炫耀「不努力」背後的思維、盤算與代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不知是否因為處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學校,每逢考試的時候,總是會聽見學生刻意地對旁人訴說著:「我都沒有唸書」。那突然拉高的語調與聲量,像是深怕別人沒聽見似的,可卻是傳遞著關於「不努力」的訊息。反覆思量,那其實是弔詭的。關於「不努力」的狀態,原本比較算是一種羞愧與自慚,甚至是害怕被發現的窘困,沒想到如今卻反倒成為一種大聲張揚的宣示。更讓人玩味的是,對有些人來說,甚至可以說樂此不疲。

若是進一步分析那背後的想法,其實當可以試著去瞭解,處在極為競爭的環境之中,那無處不在的評價與比較,往往讓人感到身心俱疲。而且整個社會所潛藏關於天才的崇拜,使得人們總是偏差地認定,天賦將會左右著成功與否的關鍵。於是乎,那關於聰明的嚮往與維持,更往往成為頂尖學子念茲在茲的核心議題。倘若再加上過往成長歷程中,不斷被洗腦的關於,「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謬誤早已深植於腦海。想當然爾,天賦的加成當會形成牢不可破的信念。而關於失敗的畏懼與逃避,更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乎,那關於不努力的炫耀,遂成了表面上解決上述困頓的最佳方案。因為倘若天賦加努力就一定會成功,那麼失敗的發生,就可能危及一直以來所仰賴的,關於聰明的支柱。於是乎,強調沒有努力,那麼如果面臨失敗,就能夠將其歸因於努力,而不會聚焦於天賦。另一方面,倘若表現還不錯,那還能為此贏得更多關於天賦的讚美。那豈非又能免於關於聰明的威脅,還有一絲機會強化天賦的卓越。

不僅如此,對於其他人來說,倘若用盡心力,表現卻仍不及那號稱「沒唸書」的同學,那豈非讓人氣餒與失落。甚至對有些人而言,那反倒開始質疑自己,否定自己。從這樣的觀點來看,那關於「不努力」的宣告,宛若又是一樁讓對手潰敗的絕妙心法。於是乎,原本當是羞愧以對的「不努力」,反而成了高聲炫耀的法寶。甚至,對有些人來說,即便戮力以赴,都還刻意謊稱己身的「不努力」,因為骨子裡已經深信此一方式當能在競賽場上達到「保己欺人」的效用。

然而,這樣的模式,是否真的就那麼好用,也許可以更深入地來剖析。先從欺人開始,其實當刻意去炫耀「不努力」的背後,就懷藏著欺人的動機。也就是說,當「不努力」原就可能存在著被批判與責難的評價,卻仍刻意去炫耀與彰顯,那背後的想法,就很難讓人單純視之。久而久之,或者旁人漸漸學會輕忽那樣的訊息,或者慢慢瞭解到那欺人的意圖,遂也逐漸在彼此之間產生隔閡與間隙。也就是說,欺人背後其實是關於競爭的看重,關於贏的需求,當這些的重要性凌駕於關係之上,往往付出的代價也會是真誠的關係。

其次回到自欺的部分,那又可以分成兩個面向來看,一是自己未必那麼清楚,自欺背後的動機。只是潛在的防衛機轉使然,也就是那因為己身過於害怕失敗,所以每每以沒有努力作為宣稱,藉此閃躲關於天賦的質疑。殊不知那樣的作為背後,遮蔽了難以面對失敗的內心課題,也逐漸在心中否定了關於努力的價值。因為看不見努力,或者即便看見也不當一回事,長此以往,關於努力將會越發有力不從心之感。

另一種狀態則是,心裡很清楚那是一個手段,關於保己的需求。那彷彿也意味著,透過否定努力的意義與價值,來免除己身天賦的威脅,那緊抱著聰明的想法,剝奪了學習的機會,遂也更加恐懼失敗的發生。那所謂的精神勝利法,閃躲著失敗的發生,或者偽裝著失敗的情境,甚而不斷告訴自己,眼下不過只是過渡。只要未來自己能夠努力,憑藉著自己的天賦當能翻轉一切。那其實是荒謬的,也就是一方面否定努力的價值,一方面卻又將希望寄託於未來的努力。

更可怕的是,當事者未必能夠真正體悟到,在那無形之中,對於努力的貶抑,對於天賦的尊崇,很容易將自己逼入死胡同之中。也就是,那不知不覺中形塑出成功的關鍵當落在天賦,而非努力。於是,面對新的課題所可能帶來的關於天賦的威脅,以及面對失敗所可能產生對己的質疑,彷彿都成為避之唯恐不及的泥淖。畢竟,努力可能很難改變什麼。人生,更往往在那樣信念的影響下,越發困在狹隘的視野之中,那豈非讓人感到惋惜。

其實,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與書寫,都強調人們高估天賦所具有的影響力,那背後關於天才的崇拜,其實肇因於逃避的需求與天賦的偏好。前者造成我們草率地認定,當我們沒有天賦,也就不需去努力,天賦往往成為逃避的藉口。後者則是那無處不在的造神需求,彷彿得以寬慰現世的不安。是故,能否試著看穿那樣的天賦陷阱,讓自己回過頭感受著努力的意義與價值。當看見己身的努力,當放下對於天賦的偏執,那麼才能在失敗與挫折的遭逢裡,學習與調整。更重要的是,也在那一刻,才終於願意去貼近與支持,那個願意努力付出的自己。而那樣的貼近與認同,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後盾啊!



延伸閱讀

關於教育現場這一系列書寫的介紹與代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70會員
174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2025/04/28
現在的學生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所以有時反倒讓他們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做出判斷,尤其是在面對生涯議題的時候,這樣的困境更加突顯。幾度與他們討論的過程中,愕然驚覺成長過程中他們往往將心力投注在滿足外在的期待,鮮少關注自己,也就很少去提問自己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28
現在的學生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所以有時反倒讓他們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做出判斷,尤其是在面對生涯議題的時候,這樣的困境更加突顯。幾度與他們討論的過程中,愕然驚覺成長過程中他們往往將心力投注在滿足外在的期待,鮮少關注自己,也就很少去提問自己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2024/11/07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價值錯亂的時代,也許越發難以釐清;在極度自由的環境裡,更加讓人誤以為緊抓著某個觀點,所有行為都被允許,甚至可以無限上綱。然則真正讓人憂心的是,在那樣的過程之中,對於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也許他們所付出的代價比他們想像中多很多。
Thumbnail
2024/11/07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價值錯亂的時代,也許越發難以釐清;在極度自由的環境裡,更加讓人誤以為緊抓著某個觀點,所有行為都被允許,甚至可以無限上綱。然則真正讓人憂心的是,在那樣的過程之中,對於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也許他們所付出的代價比他們想像中多很多。
Thumbnail
2024/11/02
    在教育的第一線,總不免有許多的感觸與想法,不論是在面對學生、家長抑或者針對眼下的教育制度。此一系列的書寫,或是想抒發內心的一些感想,或是想要分享自己在教育工作的心得。
Thumbnail
2024/11/02
    在教育的第一線,總不免有許多的感觸與想法,不論是在面對學生、家長抑或者針對眼下的教育制度。此一系列的書寫,或是想抒發內心的一些感想,或是想要分享自己在教育工作的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會考倒數,學生普遍承受著升學壓力。本文分享一位學生與老師的對話,老師以負面觀點看待考試結果,讓學生感到焦慮。作者反思這種「考砸人生就完蛋」的想法,認為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並以自身經驗及學姐的例子說明,即使會考失利,人生依然有無限可能。
Thumbnail
會考倒數,學生普遍承受著升學壓力。本文分享一位學生與老師的對話,老師以負面觀點看待考試結果,讓學生感到焦慮。作者反思這種「考砸人生就完蛋」的想法,認為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並以自身經驗及學姐的例子說明,即使會考失利,人生依然有無限可能。
Thumbnail
面對升高中的基測,我們的老師在考前丟下了一句:「不能吝嗇去教其他同學他不會的,因為你如果教不會他,你也不算會。」 十幾年前,正跟坐在我隔壁的同學互相考對方歷史,我們正在落實「互相教育對方」的共同複習,而他,幾乎能說出整個事件脈絡、甚至圖片的說明欄內容,我很好奇的隨口問:「你怎麼能唸到這麼細?不覺得
Thumbnail
面對升高中的基測,我們的老師在考前丟下了一句:「不能吝嗇去教其他同學他不會的,因為你如果教不會他,你也不算會。」 十幾年前,正跟坐在我隔壁的同學互相考對方歷史,我們正在落實「互相教育對方」的共同複習,而他,幾乎能說出整個事件脈絡、甚至圖片的說明欄內容,我很好奇的隨口問:「你怎麼能唸到這麼細?不覺得
Thumbnail
如果學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帶著"高興"的神情語調,代表他心中充滿快樂及感謝。 如果學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帶著"不屑"的態度眼神,代表他心中充滿不悅及憤怒。 會不會有學生能很"平靜"地分析一份考卷?應常不會。 因為一份考卷,在學生心中,牽涉到許多老師也可能還沒想到的算計、情緒、人際、投資、付出、代價
Thumbnail
如果學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帶著"高興"的神情語調,代表他心中充滿快樂及感謝。 如果學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帶著"不屑"的態度眼神,代表他心中充滿不悅及憤怒。 會不會有學生能很"平靜"地分析一份考卷?應常不會。 因為一份考卷,在學生心中,牽涉到許多老師也可能還沒想到的算計、情緒、人際、投資、付出、代價
Thumbnail
在成績至上的環境裡,當孩子被冠上「好學生」時,代表他符合現行教育體制的標準。 然而好學生是祝福,也是詛咒。 因為好學生符合的是制式教育的「成績KPI」,卻未必能夠習得「工作KPI」或是「經濟KPI」。 同時因為制式教育是以「標準答案」教導學生,在此成績KPI容易訓練出脆弱的「好學生」。
Thumbnail
在成績至上的環境裡,當孩子被冠上「好學生」時,代表他符合現行教育體制的標準。 然而好學生是祝福,也是詛咒。 因為好學生符合的是制式教育的「成績KPI」,卻未必能夠習得「工作KPI」或是「經濟KPI」。 同時因為制式教育是以「標準答案」教導學生,在此成績KPI容易訓練出脆弱的「好學生」。
Thumbnail
放眼世界,目前的先進國家,據我所知,沒有這樣升學率100%的 廣設大學錯了嗎? 錯了,而且問題嚴重到,目前許多教學困境,都因此而生 1.厭世代的無動力殭屍學生...
Thumbnail
放眼世界,目前的先進國家,據我所知,沒有這樣升學率100%的 廣設大學錯了嗎? 錯了,而且問題嚴重到,目前許多教學困境,都因此而生 1.厭世代的無動力殭屍學生...
Thumbnail
前文說到學生兩極化的反應,自然可以選擇不回應,或者……我要在一周內想出新的應對方式。 其實,挫折與猶豫從學期初開始累積,上學期末的評鑑顯示零星學生確實有著強大「憤怒」。但實際要去「理解」這是學生的憤怒與挫折,並不簡單。 這番話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也是學期中以前的內在工作。 終於,皆大歡喜(?)
Thumbnail
前文說到學生兩極化的反應,自然可以選擇不回應,或者……我要在一周內想出新的應對方式。 其實,挫折與猶豫從學期初開始累積,上學期末的評鑑顯示零星學生確實有著強大「憤怒」。但實際要去「理解」這是學生的憤怒與挫折,並不簡單。 這番話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也是學期中以前的內在工作。 終於,皆大歡喜(?)
Thumbnail
倘若一个人的聪明与否, 是以答卷上的分数来衡量,那么教育就失败了。
Thumbnail
倘若一个人的聪明与否, 是以答卷上的分数来衡量,那么教育就失败了。
Thumbnail
「會一直哭夭他不會的學生,通常都是沒唸書的; 會一直訐譙教育爛的酸民,通常都不是教書的。」
Thumbnail
「會一直哭夭他不會的學生,通常都是沒唸書的; 會一直訐譙教育爛的酸民,通常都不是教書的。」
Thumbnail
在高教現場第三年,我愈來愈了解老師輩的無力感。在人人都念大學的時代,卻有更多習得無助的學生進入課堂,但抗拒與防衛已經是他們的標準配備。 簡言之,學習是要從「不會到會」的歷程。但是,學生如果在進入高教以前已經被翦除自主學習的翅膀,又缺少正向心態的建立,(在某些極端情境下,)要能自行跨出自己的情緒障礙,
Thumbnail
在高教現場第三年,我愈來愈了解老師輩的無力感。在人人都念大學的時代,卻有更多習得無助的學生進入課堂,但抗拒與防衛已經是他們的標準配備。 簡言之,學習是要從「不會到會」的歷程。但是,學生如果在進入高教以前已經被翦除自主學習的翅膀,又缺少正向心態的建立,(在某些極端情境下,)要能自行跨出自己的情緒障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