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微創傷》(Tiny trauma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關鍵核心

作者開篇就說:

雖然微創傷不是你的錯,你卻是唯一能處理的人

許多開啟療癒旅程的人可能停滯的關卡在於,追究責怪導因於事無補,清理傷口改變自己才是關鍵。

raw-image


內容綱要

《微創傷》是那些被忽略的小小創傷。暗中醞釀成內在的大缺口,暗潮洶湧。使人產生長期的情緒與身體問題,卻難以找出原因,更難以根除。逐步削弱人的生命能量。

作者梅格亞若(Meg Arroll)博士以輔導過的個案說明微創傷的可能來源、如何長期影響一個人、表現出的症狀以及如何改善。

以3A法的各個步驟-覺察(Awareness)、接受(Acceptance)、行動(Action),帶領讀者觀察自身過往的任何”小事件”,承認創傷並做出改變已拿回人生主導權。


主要章節

第一章節:介紹微創傷定義

第二章節至第十章節:從不同角度說明微創傷在個人至社會層面衍生的現象

第十一章節:總結與建議


I.微創傷的來源:童年、親職陷阱、校園、關係、友誼、職場、社會、數位、替代性創傷。了解自己微創傷了來源,始於3A法的第一步:覺察(Awareness)。


II.從此不必過著"快樂"的生活

影響快樂的因素:

  • 生活各領域的平衡。
  • 潛在的煤氣燈效應,尤其容易被忽視的
醫療煤氣燈尋求幫助,卻因被質疑,反而認為生病是自己的錯

調整必須快樂的看法:

  • 毒性正能量:強調樂觀與光明,會讓受苦的人覺得被無視與否定。我們不需要時時快樂
  • 享樂適應理論:那些看似極大的幸運或極大的傷痛,對一個人的快樂水平影響程度其實與常人沒有太大差異。


III.安於麻木感:微創傷造成的生活常態。

  • 萎靡不振的狀態。
  • 高功能憂鬱症。
  • 說不出的感受。
  • 有毒的男子氣概。

 

IV.與生俱來的壓力:微創傷主宰壓力反應。

  • 辨別壓力與焦慮的差異,壓力是眼前的威脅,焦慮是情境觸發導致反芻過去與擔憂未來。
  • 高功能焦慮症-繁忙症詛咒。


V.弔詭的完美主義、拖延症。

  • 完美主義與拖延、網路酸民、過勞、策略性拖延的好處、完美主義非成功所必須。
  • 處理拖延的技巧:
過度單一限制不要去做什麼事沒用,不如適度納入考量
  1. 納入提前症(做其他雜事以迴避正事)所需時間。
  2. 番茄鐘。
  3. 利用早上完成雜事、降低你的期待。
  4. 現實查核表、把失敗當成回饋。


 VI.表面風光,實則?

  • 冒牌者症候群
  • 隱性偏見(微歧視)

 

VII.多吃才能舒心

  • 情緒性進食:厭食與暴食是普遍的微創傷類型,但我們常誤解,認為這是消除負面情緒的做法。食物與愛、慰藉與安全感有關,尤其與主要照顧者有關
  • 食物成為操獎勵與逞罰的代表,形成操作制約。
  • 解決方法:自我疼惜、改變身分認同。

 

VIII.這和愛有什麼關係?

  • 背叛、毒性友誼、依附型態、皮膚飢餓、羨慕忌妒等議題與微創傷的關聯
  • 處理有裂痕的友誼,可採用OWN三步驟:開放、思索、說不。

愛情可包含各種類型:情愛(eros)、友愛(philia)、親情之愛(Storage)、聖愛(Agape)。


VIIII.入眠,竟是遙不可及的夢

  • 失眠、高敏感。
  • 報復性睡前拖延症:報復白天忽視自己的核心需求,以青少年與女性最常見。

 

X.人生過渡期

  • 科學研究的性別偏見:成年人心理發展理論早期多是根據雄性生物而來。
  • 社會時鐘:微創傷來自生活在支持社會時鐘概念的環境。
到了人生某個階段就該達成某些里程碑,要是沒跨越那些階段,"沒達成目標"的感受也可能是一種微創傷。


XI.終身受用的微創傷處方,跳入深淵吧!

  • 3A法第一步:覺察

試問自己,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順應你的心。

參考發源於日本的概念:IKIGAI

raw-image

生之意義文氏圖


  • 3A法第二步:接受

你是人生電影的剪輯師。

小心"但是"與"因為"等否認用字,在日常對話或自我對話中的使用。


  • 3A法第三步:行動
早年生活如果沒有人展現出無條件的愛,你就很難愛自己,畢竟你缺乏愛的角色模範。治療、諮商、讓別人幫助你,都帶來幫助。
  1. 不必先愛自己
  2. REST的藝術:以空間和時間恢復精力(RESOTRE ENERGY WITH SPACE AND TIME)
  3. 與各式生命連結
  4. 日日感恩
  5. 從善待自己開始
  6.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個人感想

回顧自己,過去長期就是處在麻木狀態,而後開啟跳入深淵的旅程。

深有同感的部分包含高功能焦慮、完美主義拖延症、報復性睡前拖延症等大眾常見症狀。許多人可能都採許容忍或將其視為生活一部分看待,而未深入挖掘這些微創傷來自童年、或生活經驗的何處?逼迫我深入療癒的是過去曾經有幾年的心因性暴食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習、社交。而這些創傷反應很大一部分跟我與母親相處模式很有關係。

回到開頭,追究這些創傷來自母親做過什麼不重要,母親也未曾有不良的意圖。僅僅是父母教養方式與我本性差異過大,且父母也帶著自己的各種創傷在學習當父母。追溯回創傷來源後、還是得重新養育自己才能真正改變並幫助自己從創傷模式中脫離。


 


 




avatar-img
4會員
20內容數
音樂&詩詞創作。影劇書籍故事與占星學的碰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沙一世界 的其他內容
暖心版心得:透過療癒他人,同時也在療癒自己。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就會為你開另一扇窗。 寫實版心得:當我們將自我依附於特定身分或成就,就是時候透過失去與失望重新認識自己了…… (這樣講還有人想看嗎…哈哈)
--每個人都有無法逃避的高牆。 「真好啊…」這句話背後藏有多少羨慕忌妒。 否定他人付出過的努力、誇大他人擁有的先天優勢。 掩飾對於付出努力後沒有達到期望的失落與害怕。 選擇停下、觀望、愧疚、自責。 用看似輕鬆的語句,撇下對自己人生負責的義務。
5/5失憶投捕
十幾年前剛認識這部動畫,我以為這是一部預言般的科幻片。 再過幾年我以為這是一部挑起哲學反思的藝術片。 再到近年我才體會到這其實是一部充滿靈性寓意的電影…
暖心版心得:透過療癒他人,同時也在療癒自己。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就會為你開另一扇窗。 寫實版心得:當我們將自我依附於特定身分或成就,就是時候透過失去與失望重新認識自己了…… (這樣講還有人想看嗎…哈哈)
--每個人都有無法逃避的高牆。 「真好啊…」這句話背後藏有多少羨慕忌妒。 否定他人付出過的努力、誇大他人擁有的先天優勢。 掩飾對於付出努力後沒有達到期望的失落與害怕。 選擇停下、觀望、愧疚、自責。 用看似輕鬆的語句,撇下對自己人生負責的義務。
5/5失憶投捕
十幾年前剛認識這部動畫,我以為這是一部預言般的科幻片。 再過幾年我以為這是一部挑起哲學反思的藝術片。 再到近年我才體會到這其實是一部充滿靈性寓意的電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給心靈的重感冒一次診療的機會 儘管,理智上我們都知道要愛自己、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但我們仍舊會有無法放下自己失誤的時候。 即便,我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改變」,但我們仍舊無法堅定信念,仍舊會有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那種時候。 許多人會用童年時期的機制,來應對壓力與困境,然而想要駕馭心情上的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這是一趟意識之旅,在我們一邊尋覓一邊療癒自己的同時,就已經開始找回自己。 這世界充斥著記憶的聲音,你有沒有發現,小我給你的自由,就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你每天所做出的小小選擇,都是在無意識中,經由小我的預設程式所主導。 小我的預設程式就是分裂和批判。 小我會
Thumbnail
或許你已經發現,你過去所做的一切,無法帶給您美好的經驗,那是因為,了解自己所擁有的內在力量與勇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你卻經常對內在的聲音置若罔聞。 你將那些令你不悅的部分投射到外在的世界,所以你看到的這些事件,以及挑剔你的人,像是毫無所覺的在你的外面,實際上這些都是你的面向。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最近發生很多的事件,讓我們了解到,許多創傷的問題,也吵的沸沸揚揚! 到底要花多少時間、金錢,我們才走的出來所謂的經歷,那對每個人來說,程度大小,是無法用說的,可以過了就算,像有些人很敏感,他就會像是陷在一個深淵裡,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讓人一直深在苦處裡,看別人只覺得又沒什麼,但對很多創傷的人來
Thumbnail
你有說不出口的難過和痛苦、壓抑的憤怒,或是被埋藏的委屈悲傷、愧疚感?這些情緒是一道道隱形傷口,需要有人輕柔觸及才能真正癒合。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給心靈的重感冒一次診療的機會 儘管,理智上我們都知道要愛自己、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但我們仍舊會有無法放下自己失誤的時候。 即便,我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改變」,但我們仍舊無法堅定信念,仍舊會有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那種時候。 許多人會用童年時期的機制,來應對壓力與困境,然而想要駕馭心情上的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這是一趟意識之旅,在我們一邊尋覓一邊療癒自己的同時,就已經開始找回自己。 這世界充斥著記憶的聲音,你有沒有發現,小我給你的自由,就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你每天所做出的小小選擇,都是在無意識中,經由小我的預設程式所主導。 小我的預設程式就是分裂和批判。 小我會
Thumbnail
或許你已經發現,你過去所做的一切,無法帶給您美好的經驗,那是因為,了解自己所擁有的內在力量與勇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你卻經常對內在的聲音置若罔聞。 你將那些令你不悅的部分投射到外在的世界,所以你看到的這些事件,以及挑剔你的人,像是毫無所覺的在你的外面,實際上這些都是你的面向。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最近發生很多的事件,讓我們了解到,許多創傷的問題,也吵的沸沸揚揚! 到底要花多少時間、金錢,我們才走的出來所謂的經歷,那對每個人來說,程度大小,是無法用說的,可以過了就算,像有些人很敏感,他就會像是陷在一個深淵裡,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讓人一直深在苦處裡,看別人只覺得又沒什麼,但對很多創傷的人來
Thumbnail
你有說不出口的難過和痛苦、壓抑的憤怒,或是被埋藏的委屈悲傷、愧疚感?這些情緒是一道道隱形傷口,需要有人輕柔觸及才能真正癒合。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