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親密關係是動態的,需要持續的投入和經營;幸福不是終點,而是需要共同努力的過程。
《如何正確吵架》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婚姻諮詢專家朱迪絲·賴特(Judith Wright)和她的丈夫、教育家鮑勃·賴特(Bob Wright)。他們在婚姻與關係諮詢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致力於幫助伴侶們建立更健康、更親密的關係。
這本書的一個核心重點是:爭吵並非破壞親密關係的敵人,相反,正確地進行爭吵可以成為增進彼此理解和親密度的有效工具。作者認為,伴侶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但透過積極、健康的爭吵,雙方可以揭示內心深處的渴望和需求。例如,透過爭吵來發現彼此未被滿足的願望,理解童年經歷對當下關係的影響,並共同努力打破舊有的行為模式,建立更強大的聯繫。
在《如何正確吵架》一書中,作者茱蒂絲·賴特和鮑勃·賴特指出,人們對於親密關係和幸福存在一個普遍的誤解,即認為一旦確立了親密關係或婚姻,兩個人就能自然而然地享受「一勞永逸的幸福」。這種觀念就像童話故事中所描繪的——「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但這並非現實。
作者透過吉娜和萊利這對夫妻的例子,生動地闡述了這一誤解的影響:
· 表面完美的關係: 吉娜和萊利外貌出眾、條件優越,在旁人眼中是理想中的「神仙眷侶」,彷彿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
· 激情消退後的危機: 蜜月期結束後,他們的激情逐漸減退。吉娜覺得萊利性格自大,刻意與她保持距離;萊利則感到吉娜對他冷淡,親密行為的次數減少,甚至開始尋求婚外情。
· 對幸福的錯誤期待: 他們原以為結婚後幸福會自動延續,沒有意識到婚姻需要持續的投入和努力。他們對「幸福」的理解停留在理想化的階段,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挑戰。
· 轉變與成長: 在作者的引導下,吉娜和萊利開始意識到問題的根源。他們明白蜜月期的激情無法永久維持,但可以通過共同努力來改善關係。他們開始增加共同活動,坦誠面對彼此的需求和自身的不足,努力改變相處模式。
這個例子體現了普遍的誤解:
1. 幸福是靜態的、永久的: 很多人認為,一旦找到「對的人」,幸福就會自動降臨,且不需額外努力就能維持。
2. 迴避矛盾和爭吵: 為了維持表面的和諧,他們選擇壓抑內心的真實感受,避免直接溝通,導致問題積壓。
3. 缺乏成長與改變: 他們認為愛情應該接受彼此的原樣,不需要為對方做出改變,忽視了親密關係中的共同成長和調適。
作者的觀點是:
· 親密關係是動態的,需要持續的投入和經營。
· 矛盾和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正是通過正確地處理這些矛盾,伴侶才能深入了解彼此,滿足深層次的渴望。
· 幸福不是終點,而是需要共同努力的過程。
透過吉娜和萊利的故事,作者提醒我們,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坦誠的溝通、勇於面對問題,以及共同的成長與改變。只有打破對親密關係的錯誤幻想,積極地處理矛盾,我們才能建立真實、穩固且持久的關係。
賴特夫婦在《如何正確吵架》一書中,總結了幾個關鍵技巧,將看似破壞性的吵架轉化為增進伴侶親密和共同成長的機會。透過實際案例,他們展示了這些技巧如何在現實中運用。
1. 喚醒渴望:
案例:鮑勃與茱蒂絲自身的經歷
鮑勃在婚姻中展現出強烈的控制欲,對妻子茱蒂絲的生活細節事無巨細地干涉,例如要求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做飯和整理廚房。這導致了頻繁的爭吵。透過深入溝通,他們發現彼此的憤怒背後,其實是未被滿足的深層渴望。鮑勃渴望與妻子建立更深的聯繫,增進親密感;茱蒂絲則希望被尊重和傾聽。了解這些後,他們開始在爭吵中尋找彼此的渴望,從而改善了關係。
2. 緊密而積極的互動:
案例:傑克和薩迪
傑克因工作繁忙,回家後常常忽略妻子薩迪的感受,而薩迪在家照顧孩子,一整天都渴望與丈夫分享。結果,每當傑克回家,兩人就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而爭吵。在賴特夫婦的指導下,他們意識到過去的互動多是指責和抱怨,缺乏積極性。之後,他們開始練習積極互動:傑克回家後主動關心薩迪的日常,薩迪則以理解的態度對待傑克的疲憊。他們的交流變得更加真誠,爭吵也大大減少。
3. 揭露問題:
案例:麥可和薩莉
麥可對妻子薩莉的獨立和強勢感到憤怒,兩人經常為此爭吵。透過深入探討,發現麥可的情緒來源於童年對父親的負面經歷。他的父親專橫固執,給他帶來了心靈創傷。當薩莉表現出類似的特質時,喚起了麥可潛意識中的痛苦記憶。理解這一點後,麥可能夠區分過去與現在,薩莉也更體諒他的情緒反應。他們共同努力,減少了因誤解帶來的衝突。
4. 解放自我,重建信念矩陣:
案例:康妮和艾德
康妮在爭吵中常常失控,對丈夫艾德進行指責和羞辱。她意識到這種行為來自於自身內心的恐懼和過去的傷害。為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康妮決定解放自我,改變應對方式。當艾德遲到時,她先給予一個擁抱,表達對他的思念,然後再討論遲到的問題。這種新的互動模式讓他們的關係變得更加積極,衝突也逐漸轉化為理解和支持。
5. 建立新的行為模式:
案例:喬治和麗塔
喬治有潔癖,家裡一有一點散亂就感到焦慮;麗塔則比較隨性。兩人為此爭吵不休。透過溝通,麗塔了解到喬治對整潔的需求來自於童年的不安全感。她開始體諒並主動維持家庭的整潔。而喬治也意識到自己的要求給麗塔帶來壓力,學會了放鬆對完美的追求。他們共同建立了新的生活習慣,讓彼此都感到舒適。
總結:
賴特夫婦透過這些技巧讓伴侶們:
· 深入理解彼此的內心渴望,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爭吵上。
· 進行積極而緊密的互動,讓溝通成為增進感情的橋樑。
· 揭露潛在的問題和創傷,共同面對並治癒過去的傷害。
· 解放自我,重建信念,打破不良的行為模式,建立健康的相處之道。
透過這些方法,原本看似破壞性的吵架,成為了伴侶之間增進理解、加深感情的有力工具。他們不僅化解了矛盾,還共同成長,讓關係更加穩固和幸福。
茱蒂絲和鮑勃強調,適度的爭吵其實是婚姻和親密關係中的重要工具,猶如探雷器或安全閥。許多人本能地畏懼與伴侶爭吵,這源於他們對婚姻和親密關係的錯誤期待——認為幸福是靜止的、一勞永逸的。只要找到「對的人」,就能毫不費力地享受永恆的平靜和不斷升級的快樂。然而,現實中,婚姻和親密關係如同生命體,從誕生起就充滿了矛盾和衝突,內含各種缺陷。唯有不斷地呵護、調整和升級,才能使關係持續成長、日益繁盛。
當然,再好的理論和方法,若不付諸實踐,也難以見效。作者在書中後半部分強調,這四項旨在改善親密關係的健康爭吵技巧,必須由伴侶雙方共同、持之以恆地實踐和探索,才能發揮真正的效力。這與我們提倡的「終身學習者」理念不謀而合。
許多人匆匆步入親密關係和婚姻,僅僅是因為「順其自然」。在此,所謂的「順其自然」帶有貶義,意味著伴侶之間缺乏深思熟慮和長遠規劃,僅因便利就選擇在一起,誤以為這種生活方式會一直延續下去。然而,正如俗話所說:「相愛容易,相處難。」正如工匠和運動員需要不斷打磨自身技藝,維繫關係也是一門需要持續錘煉和升級的愛的藝術,絕不能忽視。在作者看來,提升愛的技巧,首先要從積極、健康的爭吵開始。唯有坦露矛盾,才能讓彼此發現內心的渴望和心理缺陷,最終制定出解放自我、重建信念矩陣的道路。
******【免費下載試讀中】艾螽斯的第一件電子書商品,歡迎免費下載: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products/e-book-01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