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工作者的『黑色幽默』:揭開你不知道的幾條人性潛規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HR 這個行業就像是一場無止盡的真人實境秀,每天都有新的戲碼上演,劇情走向往往出乎意料。

如果你以為 HR 只是簡單的「招人、管人、發薪水」,那你一定是還沒見識過人性的幽暗角落

今天,我要帶大家來看看 HR 眼中的 幾條人性潛規則,這些規則揭示了職場的真相,也讓 HR 們能夠在這個高壓、不確定、充滿矛盾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這篇文章沒有雞湯,只有黑色幽默。

如果你是 HR,請準備好笑著流淚;如果你不是 HR,那就好好珍惜你的人生,因為你至少不用處理這些爛攤子。


1. 太過正經的 HR,真的很無趣


當 HR 剛入行的時候,總覺得這是一份充滿責任感的工作:我們要建構公司的核心價值、我們要幫助員工發展職涯、我們要成為橋樑,讓組織變得更好……

幾年後,你發現這些話聽起來像極了詐騙廣告,因為現實是:

#你設計了一套完美的績效考核制度,結果主管一聲令下:「今年績效評分大家都填一樣,別給我搞事情。」

#你花了兩個月規劃一場公司文化培訓,結果員工只關心:「有沒有免費午餐?」

#你認真分析市場行情,為公司找來頂尖人才,結果老闆只問:「這個人能不能接受 3 萬 8?」

結論是,HR 要想活得久,幽默感比專業技能更重要。不然你每天都會被這些光怪陸離的事情氣到內傷。


2. HR 眼中的「性、愛情與婚姻」——人才管理的三大分類


HR 的招聘工作,跟談戀愛其實沒什麼兩樣,甚至更像是一場「相親市場」:

  • 「性」= 短期合作,如臨時工、約聘人員:彼此沒什麼承諾,重點在於短期需求的滿足。
  • 「愛情」= 長期員工,但還不到關鍵人才:彼此相處愉快,有穩定的互動,但公司還沒決定要全力投資你。
  • 「婚姻」= 核心關鍵人才或高階主管:這類人才的獲取,涉及到更長期的承諾與利益交換。

HR 常見的錯誤就是——用婚姻的標準找短期關係,用短期的心態去管理婚姻關係。

老闆:「這個人必須 24 小時待命,最好主動加班,薪資 35K 可以嗎?」

HR(內心 OS):「老闆,你這開價是叫人來當義工?」


3. HR 的理想 VS HR 的現實


剛入行的 HR:「我要幫助公司招募優秀人才,讓大家都能快樂工作!」

3 年後的 HR:「請問薪資帳戶是中國信託還是台新?」

5 年後的 HR:「這次開的職缺是『真的缺人』,還是又是個『虛假職缺』?」

HR 的熱情,就這樣在每一次的現實打擊中,被消磨殆盡。

有些 HR 覺得自己是企業文化建設者,結果最後變成了 Excel 操作大師。



4. 30 歲後,HR 的生存難度 X 10 倍


在 HR 這條路上,30 歲是一道明顯的分水嶺。

  • 30 歲以前,你的工作重點是:行政庶務、填表、發公告,反正就是「聽話、執行、做好基礎工作」。
  • 30 歲以後,你的工作難度會倍增,因為這時候老闆開始要求你:
    • 懂數據分析,會算人力成本,能做市場薪資報告。
    • 搞定大老闆,能用專業語言讓高層滿意。
    • 處理內部政治,讓不同部門的利益平衡。

最殘酷的是,如果你到了 35 歲,還停留在「發薪資單、處理請假、招基層員工」的工作模式,那麼你的職業天花板已經出現了。


5. HR 心軟的成本很高


HR 是個極容易讓人陷入道德兩難的崗位,因為人性總是讓你不忍心,但現實卻會狠狠地教育你「心軟是種錯誤」

案例:

員工:「HR,我家裡有點困難,可以預支薪水嗎?」 心軟的 HR:「好吧,我幫你跟老闆申請。」 結果員工領完預支薪水,下個月直接提離職,然後消失無蹤。

老闆罵的是誰?

「HR,你怎麼能隨便讓人預支薪水?」

HR 的教訓:人心測不準,政策才是剛性的依據。


6. 人性的本質:你越會玩政治,越受尊重


HR 在公司裡的地位,取決於你能搞定多少麻煩事。

  • 會談判、懂政治、能搞定高層的 HR,會被視為「戰略夥伴」。
  • 只會發薪水、處理行政事務的 HR,永遠被當成「人事行政」。


案例:

主管:「HR,這位候選人我很喜歡,但薪資能不能壓低一點?」

愚蠢的 HR:「我們的薪資預算有限,可能只能給這個數字……」

聰明的 HR:「主管,這位候選人能為團隊帶來 XXX 價值,我們可以透過 XXX 方式來提高他的接受度,例如彈性福利或獎金機制。」

這時候主管才會知道,HR 不是「廉價壓榨專員」,而是「人才策略專家」。



HR 是職場上的黑暗騎士,懂人性才能生存


HR 的工作本質,就是在人性與制度間拉扯,在企業利益與員工需求之間尋找平衡點。

如果你想要長久活在這個領域,你不能太玻璃心,不能太感性,也不能太天真。

但最重要的是——HR 不能失去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因為當 HR 變成冷漠的制度機器時,這份工作才真的變得毫無意義。

最後,送給HR夥伴一句話:

「我們的工作,不是讓每個人滿意,而是讓公司活得更長久,讓人才留下來,讓不適合的人離開。」


【人資職場智慧】系列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職場上,努力並不等於成功,關鍵在於是否善用槓桿效益(Leverage Effect)。槓桿思維能讓有限資源創造最大價值,區分高效與無效勞動者。文章解析三大槓桿:時間槓桿、人脈槓桿、系統槓桿。掌握槓桿,讓你用一半的努力,創造十倍價值,不再被工作壓榨,而是成為掌控職場規則的人。
本文探討如何提升HR影響力,運用羅伯特·西奧迪尼的《影響力》一書中的七大原則:喜好、互惠、聯盟、權威、社會認同、承諾一致和稀缺,並以HR職場案例說明如何在建立關係、減少不確定性及激發行動三個面向提升影響力,讓HR從幕後走向幕前,成為企業決策的關鍵推手。
這篇文章探討職場中「感恩」的重要性,並提供如何在招聘、面試、企業文化建立等方面篩選及培養員工的感恩心態。文章以案例分析、心理學理論、面試技巧和企業文化建設等多個面向闡述,如何透過面試問題、心理測驗、公開感謝機制、感恩日記制度等方法,提升企業的感恩文化,並藉此提升員工忠誠度、降低離職率和提高工作效率。
《外電編譯》2025/02/07 一場無聲的職場革命正在進行 近來美國媒體在觀察美國企業的日常運作時,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早上八九點,員工陸續進辦公室,打卡、倒杯咖啡、與同事寒暄幾句,開個晨會,然後……...... 午後時分,辦公室卻逐漸空蕩蕩,許多人的座位上只有一杯已經涼透的咖啡和一台進入休
📢 新創業務薪資攻略:高底薪 vs. 高獎金,怎麼選? 🚀 薪資不只是數字,而是企業戰略! 不同成長階段,業務薪資模式也不同: ✅ 創業期:低底薪+高獎金,吸引「獵人型」業務開拓市場 ✅ 成長期:中底薪+穩定獎金,讓「農夫型」業務深耕客戶 ✅ 成熟期:高底薪+長期獎勵,強化品牌與客戶關係
你是否曾經像我一樣,長期在工作中、專業領域,甚至日常生活中,懷疑自己不配擁有現在的成績?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厲害」? 這種難以言喻的焦慮與不安,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甚至開始害怕新的機會與挑戰。
職場上,努力並不等於成功,關鍵在於是否善用槓桿效益(Leverage Effect)。槓桿思維能讓有限資源創造最大價值,區分高效與無效勞動者。文章解析三大槓桿:時間槓桿、人脈槓桿、系統槓桿。掌握槓桿,讓你用一半的努力,創造十倍價值,不再被工作壓榨,而是成為掌控職場規則的人。
本文探討如何提升HR影響力,運用羅伯特·西奧迪尼的《影響力》一書中的七大原則:喜好、互惠、聯盟、權威、社會認同、承諾一致和稀缺,並以HR職場案例說明如何在建立關係、減少不確定性及激發行動三個面向提升影響力,讓HR從幕後走向幕前,成為企業決策的關鍵推手。
這篇文章探討職場中「感恩」的重要性,並提供如何在招聘、面試、企業文化建立等方面篩選及培養員工的感恩心態。文章以案例分析、心理學理論、面試技巧和企業文化建設等多個面向闡述,如何透過面試問題、心理測驗、公開感謝機制、感恩日記制度等方法,提升企業的感恩文化,並藉此提升員工忠誠度、降低離職率和提高工作效率。
《外電編譯》2025/02/07 一場無聲的職場革命正在進行 近來美國媒體在觀察美國企業的日常運作時,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早上八九點,員工陸續進辦公室,打卡、倒杯咖啡、與同事寒暄幾句,開個晨會,然後……...... 午後時分,辦公室卻逐漸空蕩蕩,許多人的座位上只有一杯已經涼透的咖啡和一台進入休
📢 新創業務薪資攻略:高底薪 vs. 高獎金,怎麼選? 🚀 薪資不只是數字,而是企業戰略! 不同成長階段,業務薪資模式也不同: ✅ 創業期:低底薪+高獎金,吸引「獵人型」業務開拓市場 ✅ 成長期:中底薪+穩定獎金,讓「農夫型」業務深耕客戶 ✅ 成熟期:高底薪+長期獎勵,強化品牌與客戶關係
你是否曾經像我一樣,長期在工作中、專業領域,甚至日常生活中,懷疑自己不配擁有現在的成績?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厲害」? 這種難以言喻的焦慮與不安,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甚至開始害怕新的機會與挑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工作者喜歡與人相處,因此選擇從事HR工作。但缺乏經驗與訓練可能導致工作中的錯誤和挫折。該如何避免這些「員工親近的幻覺」呢?這篇文章提供了三種常見的幻覺和對應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
Thumbnail
公司內部管理辦法之重要性! 現代勞務關係中,因企業之規模漸趨龐大,受僱人數超過一定比例者,雇主為提高人事行政管理之效率、節省成本、有效從事市場競爭,就工作場所、內容、方式及其他應注意事項,與受僱人之差勤、退休、撫卹及資遣等各種工作條件,通常訂有共通適用之規範,俾受僱人一體遵循。 此規範即工作規則
Thumbnail
EP20 精華重點: 1.員工權益與法規 正確認列工時、加班費、請假制度等符合勞基法規定 投保勞健保是基本義務而非福利 避免固定發放獎金或津貼,以免被視為薪資 留意例假日加班的條件限制 2.激勵員工及福利 分紅制度較配股更實在 現金獎勵比零食或聚餐更受年輕員工歡迎 活動設計需鼓勵性
Thumbnail
在職場中,瞭解潛規則對成功至關重要。不得罪長官的親信、不要抱怨不公平、人脈與自身實力的重要性等等,這些都是你必須知道的。閱讀更多內容,獲得更多啟發和收穫。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
Thumbnail
許多工作者喜歡與人相處,因此選擇從事HR工作。但缺乏經驗與訓練可能導致工作中的錯誤和挫折。該如何避免這些「員工親近的幻覺」呢?這篇文章提供了三種常見的幻覺和對應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
Thumbnail
公司內部管理辦法之重要性! 現代勞務關係中,因企業之規模漸趨龐大,受僱人數超過一定比例者,雇主為提高人事行政管理之效率、節省成本、有效從事市場競爭,就工作場所、內容、方式及其他應注意事項,與受僱人之差勤、退休、撫卹及資遣等各種工作條件,通常訂有共通適用之規範,俾受僱人一體遵循。 此規範即工作規則
Thumbnail
EP20 精華重點: 1.員工權益與法規 正確認列工時、加班費、請假制度等符合勞基法規定 投保勞健保是基本義務而非福利 避免固定發放獎金或津貼,以免被視為薪資 留意例假日加班的條件限制 2.激勵員工及福利 分紅制度較配股更實在 現金獎勵比零食或聚餐更受年輕員工歡迎 活動設計需鼓勵性
Thumbnail
在職場中,瞭解潛規則對成功至關重要。不得罪長官的親信、不要抱怨不公平、人脈與自身實力的重要性等等,這些都是你必須知道的。閱讀更多內容,獲得更多啟發和收穫。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