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基本構造,每個脊椎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前方椎體
椎體是脊椎的主要承重結構。從頸椎到腰椎,椎體的大小和質量會逐漸增加,以適應逐漸增加的負載。
後方椎弓
椎弓連接到椎體,並包含以下結構:
- 椎弓根:連接椎弓和椎體的部位。
- 上關節突:與下位椎骨的下關節突形成關節面(小關節)。
- 橫突和棘突:提供肌肉附著的部位。
不同區域脊椎的特徵
雖然脊椎的基本設計相同,但不同區域的脊椎具有獨特的特徵:
頸椎
C1(寰椎)和 C2(樞椎)是非典型的頸椎:
- C1(寰椎)的特徵是沒有椎體。
- C2(樞椎)的特徵是C1 的椎體與 C2 產生胚胎融合,在 C2 的表面形成一個突出的柱狀結構,稱為齒突或樞椎齒(odontoid process or dens)。
- 每個椎體的主要滋養孔位於後面的中心,並且在原位被後縱韌帶覆蓋。
頸椎第二至七節(C2-C7)
具有鉤突(uncinate processes)。橫突上有椎動脈穿過的椎間孔(foramina transversarii)。鉤突是位於頸椎上的一種特殊結構,這些突出部分位於頸椎體上方,有助於我們進行靈活且精準的頭部和頸部運動。
主要功用包括:
- 增加穩定性:鉤突與上方椎體的下表面形成一種鉤狀關節,稱為uncinate joints或joint of Luschka。這種結構幫助穩定頸椎,防止椎體間側向滑動。
- 保護神經:保護從椎間孔中出來的神經根,減少神經受壓風險。
- 促進運動:可以增加結構穩定性,但其特殊形狀也允許頸椎在保持穩定的同時進行一定範圍的運動,特別是彎曲和旋轉。
胸椎
胸椎是構成脊椎中部的一組椎骨,主要特點是與肋骨相連接,支持胸腔並保護內部器官,如心臟和肺。胸椎的特徵和特殊解剖功能如下:
特徵
- 椎體(Vertebral Body):胸椎的椎體較頸椎大,但較腰椎小。其形狀略呈心形,這有助於承受來自胸部的重量。
- 肋骨關節面(Costal Facets):胸椎的一大特點是在椎體和椎弓的橫突上有肋骨關節面,用於與肋骨頭和肋骨結節形成關節,這種結構是胸椎獨有的。
- 橫突(Transverse Processes):胸椎的橫突較短,且末端有關節面,與肋骨的結節連接。
- 棘突(Spinous Process):向下和後傾的棘突,這使得在胸部的椎骨之間能夠有一定的重疊,這種設計有助於保護脊髓和支持背部的肌肉。
特殊解剖功能
- 支持和保護:胸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上身並保護心臟、肺等胸腔內的重要器官。其椎體的結構堅固,能承受來自身體中段的壓力。
- 肋骨連接:胸椎與肋骨的連接為胸部提供了結構的完整性,使得肋籠能夠在呼吸時上下移動,助於呼吸過程中的肋骨擴張和收縮。
- 靈活性與穩定性的平衡:雖然胸椎的運動範圍不如頸椎和腰椎那麼大,但其設計允許進行必要的轉動和彎曲,同時維持足夠的穩定性,保護內部器官。
腰椎
腰椎是人體脊椎中承受最大重量的部分,位於胸椎和脊椎之間,主要功能是支撐上半身的重量並允許複雜的運動和靈活性。
特徵
- 椎體(Vertebral Body):腰椎的椎體比胸椎和頸椎更大、更寬,形狀近似橢圓形,這是為了支撐更多的體重和壓力。
- 橫突(Transverse Processes):腰部的橫突較大且堅固,向外側擴展,提供了肌肉和韌帶固定的附著點,特別是用於脊柱的側彎和旋轉運動。
- 棘突(Spinous Process):椎腰的棘突短而粗,向後突出,方便肌肉和韌帶附著。
- 乳突(乳頭突):是腰椎上橫突的一個特殊結構,位於橫突的背側。乳突為多裂肌(multifidus muscle)的附著點,該肌肉在維持脊柱穩定和控制脊柱微小動作中起關鍵作用。
特殊解剖功能
- 承重與支撐:腰椎的主要功能是承受和分散來自身體上半部的重量,特別是在站立和行走時。
- 運動穩定性:腰椎之間的關節和椎間盤結構允許脊椎進行屈伸、側彎和旋轉運動,但其運動範圍受到椎間關節的形狀和排列的限制,確保在靈活性和穩定性之間保持平衡。
- 肌肉附著:腰椎的乳突和其他突起為許多重要的腰背部肌肉提供附著點,這些肌肉協助脊椎運動時維持姿勢。
薦椎
薦椎(Sacral vertebrae)是脊椎的關鍵部分,由五個原本獨立的椎骨逐漸融合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結構,稱為薦骨(Sacrum)。薦骨位於脊椎的下端,介於腰椎和尾骨之間,與髖骨相連,形成骨盆的後部。薦骨的特徵和解剖功能如下:
特徵
- 形狀與結構:骶骨呈倒置三角形,頂部寬而底部窄。這種獨特的形狀有助於支撐上身的重量並分散到髖關節。
- 椎孔(Sacral Foramina):薦骨兩側有一系列的孔洞,稱為薦椎孔,這些孔為脊神經提供出口,這些神經分支支配下肢和骨盆器官。
- 融合的椎骨:隨著年齡的增長,五個骶椎逐漸融合成一個整體,增強了整個結構的穩定性。有助於維持人體直立姿勢和整體機械平衡。
- 關節:骶骨透過薦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s)與髖骨相連,這些關節支撐重量並允許有限的運動,對於行走和站立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 薦管(Sacral Canal):骶椎孔內部形成通道,是脊髓的延續部分,脊髓在此結束並轉變為馬尾神經叢。
- 生殖、泌尿和排便功能:經由薦骨出來的神經影響骨盆區域的肌肉和器官,參與控制排尿、排便和生殖功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不僅節省時間,也幫助你在治療的路上走得更長久更安全。這些是我每天必使用的治療神器:
資料來源: Management of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