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攻防戰:如何向客戶、老闆、經理人成功爭取支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在上篇分享「主管不給資源?這樣提案讓他點頭」文章發佈後,我收到讀者的詢問「當他向客戶公司老闆專業經理人要資源時,如何解讀他們在想什麼?」

在職場或商場中,「要資源」是一門學問,無論向客戶爭取預算、向公司老闆請求投資,還是向專業經理人申請內部資源,每一種對話背後都有不同的決策思維。如果你能理解對方的內心話,並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你的成功機率將大幅提升。

本文將從客戶、公司老闆、專業經理人三個角度出發,探討他們在「要資源」這件事上的期待、疑惑與難言之隱,幫助你更有效地提出請求,獲得支持。


一、向客戶要資源:他們擔心的不是錢,而是風險

客戶的期待:希望你讓投資變得更有保障

  • 不要只談「需要多少錢」,而是談「投入後的回報」。
  • 提供競爭對手的案例,讓客戶看到這是市場趨勢,而非孤注一擲。
  • 減少客戶的決策壓力,設計低門檻的試行方案。

有效提案方式

錯誤說法:「這個專案需要 100 萬的預算,否則我們無法執行。」

有效說法:「這個專案需要 100 萬的預算,我們預期可為您帶來 500 萬的額外收益。且我們可以先從 20 萬的小規模測試開始,確認效果後再擴大。」

客戶的疑惑與擔憂

  1. 這筆錢花下去真的能帶來效果嗎?
  2. 這個投資會不會影響我們的短期現金流?
  3. 如果這個專案失敗,會不會影響我的職位?

客戶的難言之隱:即使有錢,也未必敢投資

  • 「我們不是沒錢,而是不確定這筆錢該不該花。」
  • 「如果能有更多市場數據或案例,我會更安心。」
  • 「我們不是不想合作,但老闆還沒點頭,我不能冒然決定。」


二、向公司老闆要資源:他們要的是成效,而不是花費

老闆的期待:希望資源能帶來長遠價值

  • 站在公司的高度思考,而不只是自己的部門需求。
  • 告訴老闆「如何省錢」,而不只是「需要更多錢」。
  • 先試小規模,再爭取大預算。

有效提案方式

錯誤說法:「我們部門太忙,需要再招兩個人。」

有效說法:「如果我們再增加兩個人力,能夠縮短客戶回應時間,提升滿意度,預期轉單率可提升 20%。」

老闆的疑惑與擔憂

  1. 這筆資源投入後,真的能帶來成效嗎?
  2. 會不會影響公司的現金流?
  3. 這個提案會不會讓其他部門覺得不公平?
  4. 這筆資源的「隱藏成本」是什麼?

老闆的難言之隱:資源有限,不是「不願意」而是「沒辦法」

  1. 「我們不是不想支持,而是這筆資源目前無法分配。」
  2. 「如果有更靈活的方案,可能會比較容易通過。」
  3. 「公司要長期發展,不是只追求短期績效。」


三、向專業經理人要資源:他們的難處是要向上級交代

經理人的期待:希望提案能幫助他順利向上溝通

  • 不要讓經理人「幫你想理由」,而是「直接給他可用的說法」。
  • 了解公司政策優先級,避免無效提案。
  • 提供數據與 ROI 分析,降低決策風險。

有效提案方式:

錯誤說法:「我們需要這筆預算來完成目標。」

有效說法:「這筆預算將讓我們提高 30% 的生產效率,並減少 15% 的人力成本,符合公司今年的降本增效策略。」

經理人的疑惑與擔憂

  1. 上級願意批准這筆資源嗎?
  2. 這筆資源真的能帶來承諾的結果嗎?
  3. 這個需求真的比其他部門更重要嗎?
  4. 我會不會被視為「幫自己部門撈好處」?

經理人的難言之隱:即使想幫你,也有無法開口的難處

  1. 「不是我不幫你,而是上級根本不想花這筆錢。」
  2. 「如果這筆預算批了,結果沒有效果,以後更難要。」
  3. 「請理解,我要顧全大局,不是針對你。」


如何有效「向上」與「向外」爭取資源?

1.向客戶爭取資源時,關鍵是「業務價值」

重點:降低決策風險,讓投資變得更有保障
  • 先了解客戶的核心KPI,確保提案與其業務目標一致
  • 用市場趨勢和競爭分析,讓客戶感受到不投入的風險
  • 提供清晰的資源運用計劃,降低客戶的抗拒心理

2.向公司老闆爭取資源時,關鍵是「組織策略」

重點2:站在公司整體利益思考,而非部門需求
  • 確保提案與公司整體目標對齊,避免被認為是局部利益
  • 強調資源分配的合理性,讓決策者理解長期價值
  • 提前考慮內部資源協調問題,降低決策阻力

3.向經理人爭取資源時,關鍵是「幫助他向上溝通」

重點3:經理人不是最終決策者,而是資源的「橋樑」,提供可執行的說法與數據。
  • 提供具體方案,如這筆資源的用途是什麼?預計產生多少影響?是否有可替代方案?
  • 考慮經理人的立場,提前準備數據,而不是只來抱怨,因為決策者想要的是量化的數據與可行方案
  • 了解公司資源優先級,不做無效提案,論述著重在不是「我要」,而是「公司需要」。
要資源,不只是為自己爭取,而是讓對方相信這筆投入值得!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switch.life.studio@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企業計畫外包市場調查或數據研究專案時,研究團隊需要充分了解專案內容、調查目標及合作方式,以確保最終產出的報告符合客戶需求。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市場調查專案啟動前,身為乙方的你不可不知的「關鍵問題檢查清單」,確保市場研究專案順利結案,獲得客戶滿意持續回購! 一、專案背景與類型 1.這
在職場上,爭取資源往往是一場心理戰,尤其當你的對象是比你更懂業務、層級更高、影響更深的決策者時,難度更是倍增。許多職場工作者明明有好的專案構想,卻因為「不懂得說服」而無法獲得預算、人力或技術支援,導致專案卡關、成長受限,甚至影響個人職涯發展。
擁有 3 年以上經驗的行銷人,你已經掌握基礎行銷策略與執行能力,並累積了許多成功的行銷專案。然而,要讓薪資與職位進一步提升,不僅需要更強的技能,還需要有策略地選擇職缺與產業。本篇將提供進階學習地圖,幫助你從行銷執行者晉升為策略決策者,並找到高薪且具前景的發展方向。
恭喜你踏入行銷領域!無論你是行銷本科系畢業,還是半路轉行的新鮮人,這個產業充滿挑戰與機會。但許多剛入行的新人對於行銷的範疇感到迷茫,不知道有哪些職缺、應該培養哪些技能、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路線。這篇文章將幫助你建立清晰的行銷職涯藍圖。
「跨世代溝通」已經不是新話題,市面上有許多討論「如何溝通」的文章,強調世代特質、溝通技巧、同理心等,因此本文將從主管及員工的視角出發,聚焦探討如何讓跨世代溝通帶來商業價值,促進人才發展,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當你被挖角或升遷為空降主管時,這不僅是一次個人成就的提升,更是一場高風險的挑戰。老闆為何找你來?是希望你解決現有問題?取代某個人?還是打造新事業?這些問題,若在 90 天內搞不清楚,你的領導之路將步步驚心。
當企業計畫外包市場調查或數據研究專案時,研究團隊需要充分了解專案內容、調查目標及合作方式,以確保最終產出的報告符合客戶需求。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市場調查專案啟動前,身為乙方的你不可不知的「關鍵問題檢查清單」,確保市場研究專案順利結案,獲得客戶滿意持續回購! 一、專案背景與類型 1.這
在職場上,爭取資源往往是一場心理戰,尤其當你的對象是比你更懂業務、層級更高、影響更深的決策者時,難度更是倍增。許多職場工作者明明有好的專案構想,卻因為「不懂得說服」而無法獲得預算、人力或技術支援,導致專案卡關、成長受限,甚至影響個人職涯發展。
擁有 3 年以上經驗的行銷人,你已經掌握基礎行銷策略與執行能力,並累積了許多成功的行銷專案。然而,要讓薪資與職位進一步提升,不僅需要更強的技能,還需要有策略地選擇職缺與產業。本篇將提供進階學習地圖,幫助你從行銷執行者晉升為策略決策者,並找到高薪且具前景的發展方向。
恭喜你踏入行銷領域!無論你是行銷本科系畢業,還是半路轉行的新鮮人,這個產業充滿挑戰與機會。但許多剛入行的新人對於行銷的範疇感到迷茫,不知道有哪些職缺、應該培養哪些技能、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路線。這篇文章將幫助你建立清晰的行銷職涯藍圖。
「跨世代溝通」已經不是新話題,市面上有許多討論「如何溝通」的文章,強調世代特質、溝通技巧、同理心等,因此本文將從主管及員工的視角出發,聚焦探討如何讓跨世代溝通帶來商業價值,促進人才發展,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當你被挖角或升遷為空降主管時,這不僅是一次個人成就的提升,更是一場高風險的挑戰。老闆為何找你來?是希望你解決現有問題?取代某個人?還是打造新事業?這些問題,若在 90 天內搞不清楚,你的領導之路將步步驚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做研究時,總會擔心計算資源不足的問題。 但是其實,你想做的研究計畫,其預期產生的價值, 跟你所能獲得的計算資源規模,是直接相關的。 人如果在業界,但是無法參與公司的核心研究組, 無法做預期價值夠大的研究計畫,也是拿不到公司的計算資源。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在職場中,理解老闆的思維和期望對於主動配合工作需求、提供有價值的反饋以及取得職業成功至關重要。本文提供五個策略,幫助你更有效地理解老闆的思維方式,並且根據這些理解行動。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資訊人員是公司的重要資源之一。 因為資訊人員以資訊專業技能支援公司各部門使用者。運用電腦系統來完成公司各項業務。好的資訊人員可以提升各部門使用者的工作品質。從而提升部門績效。 所以。資訊人員是一種資源。可用來提升公司的營運績效。 而。這也是很多公司對資訊人員的誤解。
如何向上溝通,是資訊主管一定要學會的,尤其是當企業高階主管都不太懂資訊技術時,推動資訊系統會是困難度高的業務,更不要說花了大錢,有什麼效益這種問題, 在投資資訊系統時,往往只能畫大餅給老闆充饑,讓老闆能在美好的願景下批准預算。 但,如果花了大錢最後卻得不到當初允諾的效益時,就要看平時有沒有好好維持
我跟團隊常常提及:公司請你來做什麼? 公司請你來,並不是來 「工作」, 而是來 「解決問題」!   我也常常問客戶請我們來做什麼? 客戶不能解決的問題,就請我們來解決問題。   我在面試時會問:工程顧問是幹什麼?   甲:視專案的規模進行分析、規劃、設計、採購、執行以及監造。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做研究時,總會擔心計算資源不足的問題。 但是其實,你想做的研究計畫,其預期產生的價值, 跟你所能獲得的計算資源規模,是直接相關的。 人如果在業界,但是無法參與公司的核心研究組, 無法做預期價值夠大的研究計畫,也是拿不到公司的計算資源。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在職場中,理解老闆的思維和期望對於主動配合工作需求、提供有價值的反饋以及取得職業成功至關重要。本文提供五個策略,幫助你更有效地理解老闆的思維方式,並且根據這些理解行動。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資訊人員是公司的重要資源之一。 因為資訊人員以資訊專業技能支援公司各部門使用者。運用電腦系統來完成公司各項業務。好的資訊人員可以提升各部門使用者的工作品質。從而提升部門績效。 所以。資訊人員是一種資源。可用來提升公司的營運績效。 而。這也是很多公司對資訊人員的誤解。
如何向上溝通,是資訊主管一定要學會的,尤其是當企業高階主管都不太懂資訊技術時,推動資訊系統會是困難度高的業務,更不要說花了大錢,有什麼效益這種問題, 在投資資訊系統時,往往只能畫大餅給老闆充饑,讓老闆能在美好的願景下批准預算。 但,如果花了大錢最後卻得不到當初允諾的效益時,就要看平時有沒有好好維持
我跟團隊常常提及:公司請你來做什麼? 公司請你來,並不是來 「工作」, 而是來 「解決問題」!   我也常常問客戶請我們來做什麼? 客戶不能解決的問題,就請我們來解決問題。   我在面試時會問:工程顧問是幹什麼?   甲:視專案的規模進行分析、規劃、設計、採購、執行以及監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