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不能解決煩惱,你的情緒比你想像中更多垃圾。
把頭腦不清不楚的狀態視為理所當然的人,請你們特別要有危機意識。
例如:
經常覺得思緒模糊不清、亂成一團的人。
必須讓身心保持緊繃才能集中精神工作或唸書的人。
不用喝咖啡、抽菸或化全妝等方式提神就無法專心的人。
簡單來說,這些就是為了消除煩惱、保持專注,必須繃緊神經,逼自己進入某種特殊狀態的人。
這些人的腦袋裡堆滿了不需要的垃圾。
真正的專注是放鬆的、是安靜的。
不用特別努力、緊張兮兮或大喝一聲鼓舞自己,也能自然進入狀態,在工作上進展神速,在唸書時一目十行。
這才是真正的專注。
降低你的集中力、思考力、生產力及人生充實感的元兇是「腦袋裡的垃圾」。
丟掉這些垃圾,你才能全心投入工作、讀書或興趣之中,擁有清晰的思路,進而湧現之前想不到的好點子。
讓我們開始幫腦袋大掃除吧!
被情緒支配的狀態稱為「沉浸在情緒之中」。
失戀的人沉浸在失去愛情的傷痛裡,失敗的人沉浸在受挫的情緒裡。
其實,「沉浸在情緒之中」對你一點意義也沒有。
因為情緒只不過是隨著環境變化所產生的生理反應。
無論是想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想創業享有功成名就,還是讓日前參與的企畫案成功過關,都屬於目標。
只要時時刻刻把真正重視的目標放在心上,朝著那個目標筆直前進, 腦袋裡的垃圾就會大幅減少。
「不開心的事情一直讓我耿耿於懷」、「我總是心情低落」,有這些想法的人,應該要先捫心自問:
你有時時刻刻把目標放在心上嗎?
你有正在為了目標而行動嗎?
因為沒有目標,你的每分每秒不是為了目標而活,所以才會被情緒耍得團團轉。
你應該當成目標的不是「快樂」、「開心」或「幸福」這些心情。
而是真正的人生目標。
在前往自己所選人生目標的道路上,有許多敦促你前進的事物以及比較小的目標。
遇到這種「對達成目標有價值的事物」時,你應該會感到「快樂」、「開心」或「幸福」吧?
你可以盡情感受這些情緒,但是千萬別就此停下腳步。
請你不斷告訴自己「不准擁有對目標沒有意義的情緒」,讓前額葉皮質的資訊處理功能進行干涉。
光是這麼做,對目標沒意義的情緒垃圾就會慢慢消失。
去掉情緒垃圾的訣竅是:
「把所有的情緒當成娛樂。」
「捨棄對目標沒意義的情緒,只感受對目標有意義的情緒。」
讓裝滿垃圾的「過去的自己」歸零重來,並且用自己的標準重新選擇真正想要的事物。
這才叫作「改變自己」。
很多「想改變自己」、「想變得不一樣」的人之所以不能如願以償,是因為他們雖然嘴上這麼說,仍不肯放下過去的自己。
而不肯放下的原因在於,因為仰賴他人灌輸給自己的標準比較輕鬆,因為丟掉過去的標準很麻煩;換句話說,是因為維持現狀的體內恆定在作怪。
我再說一次。
若想度過沒有後悔的人生,就必須要有將「過去的自己」徹底捨棄的覺悟。
~苫米地英人/認知科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卡內基美隆大學博士(Ph.D.)、卡內基美隆大學CyLab兼任院士。同時為株式會社DOCTOR苫米地WORKS代表、Cognitive Research Labs.株式會社總監、角川春樹事務所顧問、中國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全日本氣功師會副會長、美國公益法人The Better World Foundation日本代表、美國教育機構TPI International日本代表、天台宗夏威夷分院國際部長、財團法人日本催眠術協會代表理事。
~《煩惱斷捨離:讓思慮更澄淨的腦內垃圾掃除法》
~《「頭のゴミ」を捨てれば、脳は一瞬で目覚める!》
#煩惱斷捨離 #煩惱 #斷捨離
#閱讀 #閱讀筆記 #讀書 #讀書筆記
#書摘 #精選書摘 #書摘分享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e8c0f0efd89780001c4bfee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