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這些食物不健康,卻總是難以抗拒?別擔心,我們並不孤單!這背後藏著食品科學、行銷心理學,甚至神經科學的重重陷阱,讓我們一步步掉入超加工食品的美味深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些「食」力驚人的秘密,學習如何聰明選擇食物,不再被口腹之慾所控制!
「超加工食品」這個詞聽起來有點陌生,但其實它就潛伏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想像一下,便利商店貨架上琳瑯滿目的零食、超市冷凍櫃裡各式各樣的冷凍食品、麵包店裡香氣四溢的糕點,這些都屬於超加工食品的範疇。
這些食品之所以被稱為「超加工」,是因為它們的製作過程經過多道程序,添加了許多人工成分,例如:精製糖、反式脂肪、人工香料、色素、乳化劑等。這些成分雖然能讓食物的口感、風味更上一層樓,卻也大大降低了食物的營養價值。
更可怕的是,許多超加工食品含有高糖、高油、高鹽,長期食用容易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將超加工食品列為2A級致癌物,也就是說,有足夠的動物實驗證據顯示這些食品會增加癌症風險,但人類研究的證據有限。 因此,減少攝取超加工食品,是維護健康的必要措施。
除了上述的健康風險,超加工食品還可能影響我們的腸道菌群。腸道菌群是指生活在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它們與我們的消化、免疫、代謝等息息相關。研究發現,長期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進而增加肥胖、腸道發炎、甚至心理疾病的風險。
我們是否好奇,為什麼有些食物會讓人一吃就停不下來?這其實是食品科學的奧秘!食品製造商會利用科學方法,精準調控食物的各種感官特性,讓食物變得更「好吃」,進而刺激我們的食慾,讓我們不知不覺吃下更多。
舉例來說,許多人喜歡吃洋芋片,除了馬鈴薯本身的香氣,更重要的是那「卡滋卡滋」的酥脆口感。為了達到這種效果,食品科學家會研究不同種類的馬鈴薯澱粉含量、不同的切片厚度、不同的油炸溫度和時間,甚至連油炸時使用的油種類型都有講究。 他們會透過調整這些參數,控制洋芋片的含水量和膨脹程度,創造出最完美的酥脆口感。
除了口感,食品科學家還會利用「香氣」來吸引我們。例如市售的草莓牛奶,很多都不是用真正的草莓做的,而是添加了人工草莓香精。這些香精的成分經過精心設計,能散發出比天然草莓更濃郁、更誘人的香氣,讓我們一聞就愛上。 食品科學家還會研究不同香氣之間的交互作用,例如:將香草和巧克力結合,創造出更豐富的層次感,讓食物更令人難以抗拒。
更令人驚訝的是,食品科學家還會利用「質地」來影響我們的食慾。研究發現,柔軟、滑順的食物更容易被快速吞嚥,進而導致我們吃下更多食物。 這是因為咀嚼的過程會刺激唾液分泌,而唾液中含有消化酵素,可以幫助我們分解食物,同時也會向大腦傳遞飽足感訊號。 如果食物太軟,我們就無法充分咀嚼,飽足感訊號也會延遲傳遞,導致我們吃過量而不自知。
除了食品科學,行銷心理學也是食品製造商的秘密武器。他們會利用各種心理學技巧,影響我們的消費決策,讓我們心甘情願掏出錢包購買他們的產品。
許多零食包裝上都會印有可愛的卡通人物、鮮豔的色彩,或是使用朗朗上口的廣告詞,這些都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對產品產生好感。 他們還會利用名人代言、社群媒體行銷等方式,塑造產品的形象,讓我們對產品產生信任感。
更厲害的是,食品製造商還會利用「限時特價」、「買一送一」等促銷手法,創造一種「錯過可惜」的急迫感,讓我們衝動性地購買產品。這種手法利用了人們害怕損失的心理,讓我們在沒有仔細思考的情況下就做出購買決定。
食品製造商還會利用「包裝大小」來影響我們的食量。研究發現,如果我們面前的食物份量越大,我們就會傾向吃得越多,即使我們原本並不餓。因此許多零食都會推出「分享包」、「家庭號」等大包裝,讓我們不知不覺吃下更多。
為什麼有些人會對某些食物上癮呢?這跟我們的大腦構造和神經傳導物質有關。當我們吃下美味的食物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我們感到愉悅。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與獎勵、動機、成癮等行為有關。超加工食品中的高糖、高油、高鹽等成分,會強烈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的大腦將這些食物與「快樂」連結在一起,進而產生渴望。 長期下來,我們的大腦會對這些食物產生耐受性,需要攝取更多才能得到相同的愉悅感,這就是食物成癮的開始。
超加工食品還會影響我們大腦的「前額葉皮質」,這個區域負責決策、判斷、控制衝動等功能。當我們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時,前額葉皮質的功能會下降,讓我們更容易受到誘惑,做出不理智的飲食選擇。
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充斥著各種食物的誘惑,便利商店、速食店、手搖飲料店等。這些地方販售的食物大多是超加工食品,而且價格便宜、取得方便,讓我們很容易就掉入陷阱。 廣告、社群媒體等也會不斷轟炸我們,也讓我們對這些食物產生渴望。
除了商業環境,我們的家庭和社會文化也會影響我們的飲食習慣。例如,許多家庭會把零食當作獎勵或安慰,或是習慣在節慶時吃大餐,這些都會讓我們把食物與情感連結在一起,進而增加我們對食物的依賴。
面對超加工食品的危害,我們可以從政策法規和個人行動兩個層面著手。
政策法規方面:
個人行動方面:
羊羹學堂每天分享我多年來在投資理財、健康生活與學習力領域的實戰經驗與學習精華,這些內容不僅是我個人研究的成果,更是實際應用後的心得。這些知識與見解在其他地方難以獲得,讓這三個人生重要領域中走得更穩更遠。
課堂文章會有試閱開放期,是希望能充分了解內容是否適合自己。也歡迎直接Follow「迷途的羊羹」沙龍,以獲取最新文章通知,不錯過任何精華內容。
訂閱羊羹學堂,不僅能夠解鎖獨家文章的閱讀限制,還能享有深入的專屬會員討論,與志同道合的成員共同探討、成長。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對您長期成長的有力投資。
隨著內容與資源的增多,未來訂閱費用可能調整。但只要現在加入,將永久鎖定當前優惠價格,並享有所有會員專屬福利。
期待您成為羊羹學堂的一員,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道路上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