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影音食譜〉法式洋梨杏仁塔,氣質出眾的鄉村女孩| Pear Frangipane Tart
付費限定

〈影音食譜〉法式洋梨杏仁塔,氣質出眾的鄉村女孩| Pear Frangipane Tar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洋梨杏仁塔原本是清冰箱料理?!

據說洋梨杏仁塔是法國的婆婆媽媽為了消耗盛產季節的洋梨而研發出的甜塔。因此,我原本也以為洋梨杏仁塔走的就是一個純樸鄉村路線,但其實這顆塔吃起來出乎意料地豐富。我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啊,既然需要消耗掉大量的水果,不是應該直接埋頭猛吃嗎?花老半天烤一顆精緻溜溜的甜塔也就用兩顆小洋梨,大家吃完甜點豈不是又吃不下水果本人了。這些歐洲婆媽們怎麼不乾脆承認妳們就是熱愛烤甜點、就是想卯起來做出超好吃的洋梨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3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心心好料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哈囉通心粉
19.1K會員
463內容數
2019的夏天落腳休士頓,2025年搬到灣區,生活的快樂百分比大約是87%。 我的才華寫在「心心好料理」 我的軌跡寫在「心心走跳地方」 我的觀點寫在「心心的內心戲」 我的口味寫在「開箱心玩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哈囉通心粉 的其他內容
杏仁瓦片一烤出爐,整間廚房都很香,薄薄的杏仁瓦片口感更脆!杏仁瓦片跟曲奇餅乾相比算是奶油量較少的,一次吃個一兩片有滿足感也不膩,我覺得嘴饞的時候,杏仁瓦片算是很不錯的飯後甜點!
我一直都想找機會做一個焙茶口味的甜點給自己過過癮,很高興我烤了一顆胖嘟嘟的焙茶巴斯克,切出來每片都是厚厚又綿密,一次吃這樣一片會飽!中心還是軟軟的感覺,口感濃郁滑順,很滿足!
出爐後的洋梨塔會很像裹上一層焦糖糖漿,洋梨果肉吸滿焦糖奶油,加上肉桂粉畫龍點睛,沒有不好吃的道理。但真正精采的是塔皮,尤其是外面那圈厚厚的塔皮屁股!裹滿了焦糖奶油、酥酥香香的塔皮實在太逼人!
通常我喜歡司康同時搭配奶油與果醬,不過蘭姆葡萄口味我覺得奶油就夠了,因為蘭姆葡萄本身含水又有甜度,還有濃濃的蘭姆酒香氣,不需要再加果醬來搶戲,單配有鹽或無鹽奶油都好吃!阿不過最好是再來一杯熱咖啡啦!
原本覺得打上蝴蝶結之後真的太漂亮了,有點捨不得吃。但,實在太香。趕緊先把蝴蝶結拆了,接下來一切好辦…最難的是停下來!可能我肉桂粉真的加很多,那個香味一直延續到晚上,讓我心神不寧。
杏仁瓦片一烤出爐,整間廚房都很香,薄薄的杏仁瓦片口感更脆!杏仁瓦片跟曲奇餅乾相比算是奶油量較少的,一次吃個一兩片有滿足感也不膩,我覺得嘴饞的時候,杏仁瓦片算是很不錯的飯後甜點!
我一直都想找機會做一個焙茶口味的甜點給自己過過癮,很高興我烤了一顆胖嘟嘟的焙茶巴斯克,切出來每片都是厚厚又綿密,一次吃這樣一片會飽!中心還是軟軟的感覺,口感濃郁滑順,很滿足!
出爐後的洋梨塔會很像裹上一層焦糖糖漿,洋梨果肉吸滿焦糖奶油,加上肉桂粉畫龍點睛,沒有不好吃的道理。但真正精采的是塔皮,尤其是外面那圈厚厚的塔皮屁股!裹滿了焦糖奶油、酥酥香香的塔皮實在太逼人!
通常我喜歡司康同時搭配奶油與果醬,不過蘭姆葡萄口味我覺得奶油就夠了,因為蘭姆葡萄本身含水又有甜度,還有濃濃的蘭姆酒香氣,不需要再加果醬來搶戲,單配有鹽或無鹽奶油都好吃!阿不過最好是再來一杯熱咖啡啦!
原本覺得打上蝴蝶結之後真的太漂亮了,有點捨不得吃。但,實在太香。趕緊先把蝴蝶結拆了,接下來一切好辦…最難的是停下來!可能我肉桂粉真的加很多,那個香味一直延續到晚上,讓我心神不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