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當主管要求你加班,你明明已經連續超時工作,卻還是忍不住問自己:「是不是我不夠努力?」當同事甩鍋給你,你雖然知道不公平,卻還是會想:「是不是我真的哪裡做錯了?」
明明對方的要求不合理,你卻依然焦慮不安,擔心自己是不是不夠好,害怕自己「對不起別人」。如果你有這樣的感受,那麼你可能正陷入 自我懷疑的深淵,而這很可能並非你的錯。
自我懷疑的心理根源:你為什麼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心理學家認為,自我懷疑往往源自 過去的經驗與內在信念,特別是在童年或早期職場環境中形成的模式。例如:
- 成長經驗的影響:
小時候,你是否常被教導「乖孩子要聽話」「不能讓別人失望」?這種價值觀會讓你習慣於依賴外界評價來判斷自己的價值。
- 過度自省的陷阱:
自省本來是一種優勢,能讓我們持續成長,但當自省變成無止盡的自責,就會削弱自信,讓我們在面對挑戰時更容易產生自我懷疑。
- 情緒勒索與環境操控:
有些主管或同事會刻意利用你的自我懷疑,透過「你這樣做不夠專業」或「大家都很努力,只有你還不夠好」這類話語,讓你感到愧疚,從而操控你的行為。
這些心理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我們習慣性地質疑自己,即便已經付出極大努力,仍然感到不夠好。
自我懷疑如何影響你的表現?
高績效卻低自信的主管
Amy是一位專案主管,過去五年她的團隊績效一直名列前茅,客戶滿意度極高。然而,每次開會時,當老闆對某些細節提出質疑,她的第一反應總是:「是不是我真的沒有考慮周全?」
即使團隊成員告訴她,「妳已經做得很好了」,她仍然忍不住加班修改提案,最終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長期的自我懷疑不僅讓她身心俱疲,也讓團隊成員對她的決策缺乏信心,因為他們發現,即便提案已經足夠完善,她仍然會反覆推翻自己的想法。
如何打破自我懷疑的枷鎖?
- 自省應該是幫助我們學習,而不是讓我們無限懷疑自己。
- 問問自己:「這是我真的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是只是別人施加的壓力?」
- 記住:別人的評價,不等於你的價值。
- 你可以寫下自己過去的成就與優勢,提醒自己:「我已經做得很好了!」
- 如果有人總是讓你懷疑自己,可以試著問:「這是我的責任,還是對方的不合理要求?」
- 設立界限,例如:「這是我能做到的範圍,超出部分需要額外資源或時間。」
- 不是所有的批評都是有價值的,選擇真正了解你、能夠給予建設性回饋的人。
「當你取悅所有人時,你就是在背叛自己。」--心理學家Brené Brown
最重要的問題:你對得起自己嗎?
我們總是擔心自己對不起別人,卻很少問自己:「我對得起自己嗎?」
當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請記住:
-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 你的價值,不應該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
- 不合理的要求,不是你該承擔的責任。
停止無止境的自我懷疑,給自己更多肯定,因為 你,值得被看見!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