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真的很叛逆耶。」
孩子突然這樣說,嘴角微微上揚。 那一刻,我忍不住笑了,笑裡有一點驚訝,也有一點溫柔。
傍晚的燈光灑在書桌上,作業本與手機並排。
我看見她一邊寫、一邊偷偷滑手機。 我沒有責罵,只輕聲說:「OO,如果妳想休息滑手機,就休息吧。 只是,不用藏在桌子底下。功課還沒完成,妳也沒真正放鬆,這樣兩邊都辛苦。」
她抬頭看我,眼神裡還有一點防備。
我繼續說:「妳現在已經很努力了,成績也在理想學校的範圍內。 剩下這六週,可以選擇輕鬆準備,也可以挑戰自己,看看能衝到多遠。 選擇權在妳手裡。」
說完,我轉身離開,讓空氣留一點空白。有時,沉默比說教更能讓思緒發芽。
過了一會兒,她走進我身邊,小聲說:「我覺得我好叛逆喔。當妳說我可以放鬆時,我反而不想偷滑手機了。」那一刻,我心裡泛起一股暖流。原來,被信任的感覺,會讓人自然地想變得更好。
夜深了,我們並肩坐在床邊,聊著接下來的日子。距離最後一次模擬考三週,會考也不遠了。 我問她:「如果未來回想這段日子,妳希望自己留下什麼樣的回憶呢? 是模糊的忙碌,還是有意識地努力過的記憶痕跡?」
她想了想,眼神閃著微光。
我說:「每一次全國性的考試,就像是人生中的一次登台。 經歷一次次的試煉,有人因此站上專業舞台,也有人茫茫然度過這種挑戰與成長的機會。這些試煉,不只是分數的競賽,更是一種學會穩定呼吸、面對壓力的能力。」
她點點頭,說:「現在就像正式演出前的無數次模擬練習吧!」
於是我們一起討論,怎麼在模擬考中練習「完整演出」——
計時刷題、錯了也不停筆,之後再回看、再修正。 無數次在相似的壓力條件下,評估自己的表現,才能讓重大舞台上表現如常。那種從容的節奏,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以後的每一次登台。
最後,我輕聲說:「媽媽的工作,是照顧妳的生活:睡眠、飲食、空間。但妳想要什麼樣的學習品質,那是妳自己的選擇。 我能做的,是在睡前,幫妳把燈留著。」
燈光柔柔的,她靠在我肩上,我聽見她小小的呼吸聲。
那一刻,我明白,教育孩子有時就像養花—— 不是強光就能開花,而是點亮一盞散發著信任溫度的夜燈,不過熱也不過亮。 而我,也在學習:當我放手,孩子開始學習握住自己的方向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