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沒有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工作能力也不差,卻總是卡在執行者的角色?主管做決策的時候,好像永遠輪不到自己發聲,甚至有時候,連提出建議的機會都沒有。
嗨~上次發出泰勒絲的影響力閉環後,有更多湯友想知道怎麼將閉環使用在自己的職場工作上,特地延伸出來和大家分享應用情境。
影響力也是可以嘗試在企業體制內經營的,我會和你分享成功案例與一則失敗案例。

什麼是影響力閉環?
影響力閉環簡單來說,就是讓你的價值與影響力能夠持續傳播,最終得以影響上層的決策,甚至在你離職後持續發揮影響力,讓你持續被引薦,進而獲得更多潛在的合作機會。
我們其實不只是努力把工作做好,而是透過策略性的方法,讓你的貢獻被放大、傳遞,最終成為影響組織的一股力量。
整個影響力閉環可以分成 4 個階段:
建立信任與價值輸出:讓同事、主管願意關注你
加深影響力,擴展人際網絡:從個人影響力,擴展到團隊層面
讓他人成為你的「影響力傳播者」:影響力不只靠自己推動,而是自然擴散
形成職場品牌進而影響決策層:讓你的專業,影響組織的運作與方向
接下來,我會結合自己的經歷,分享這四個階段怎麼做,還有我過去在職場上如何應用這套方法,讓自己能被主管看重並徵詢建議。

- 訂閱電子報取得1:1生涯諮詢優惠 -

建立信任與價值輸出
核心目標:讓你的價值被看見,建立初步信任
你有沒有發現在職場上,有時候認可與肯定並不是你做得好就會自然出現的?
有時候,別人不會主動發現你的價值,你需要主動創造價值,讓他們看到你的專業與思考方式。
🍵怎麼做?
精準幫助他人
:不要只是幫忙,而是找到「關鍵問題」來解決。有一次我接到要宣傳的新專案,有初步獲得主管的引導與建議,當時我額外提供另一個面向,擴大可能的宣傳族群,進而在專案結束後,為公司爭取到新的邀約。我接到任務後並非當下做完任務就好,如果有延伸可以嘗試的,我也會爭取機會。
會議上展現思考能力
:別只是被動回應,而是試著提供有價值的見解。例如我們參加會議時,不要只留意自己要被分派什麼工作,只要我們能在會議上抓到關鍵點,甚至提供一些解決方案或想法,在場觀察的同事或主管,未來有遇到問題,也很可能會想尋求你的看法。
主動建立跨部門關係
:不要只跟自己同個部門的同事互動,多去認識不同部門的人,在你未來需要跨部門合作的時候,或許你能獲得額外的協助、資源以及內部消息。
關鍵策略:先給予價值,影響力才會開始累積,但要策略性地幫助,而不是變成「職場工具人」。

加深影響力,擴展人際圈
核心目標:讓你的影響力從個別同事,擴展到整個團隊與部門
當你的價值開始被看見後,下一步就是讓影響力擴散,而不是只停留在你和幾個熟識的同事之間。
🍵怎麼做?
建立內部的個人品牌
:讓你的專業成為你的標誌。也許你會有在部門前上台簡報的機會,抓住每次上台的機會,那便是展現每次專業的關鍵,我就曾因為製作的簡報吸引其他部門同事,後來同事還自掏腰包請我協助製作商業簡報,也算是一個業內接案的經驗。這裡的關鍵就是讓別人想到某個領域時,自然就會聯想到你。
利用內部分享機會擴展影響力
:無論是內部、跨部門會議,甚至只是群組,都可以是你分享專業見解的地方,從小地方開始累積影響力,而影響力需要時間長大。
關鍵策略:你的專業價值要被「主動看見」,而不是等別人發現。

讓他人成為你的影響力傳播者
核心目標:讓你的影響力不只是自己在推動,而是讓別人幫你擴散
這一步驟的關鍵,是建立「職場盟友」,讓你的價值被更多人主動傳播,而不只是你自己不斷推銷自己。
怎麼做?
在職場中培養自己的支持者
:這裡並不是要你開始建立自己的派系人馬,而是那些你曾幫助過的人,他們會記得你的價值與協助,也許未來在關鍵時刻便會替你說好話或是引薦。
主動提升他人的影響力
:你能不能幫助別人被看見呢?不把案子的功勞全往自己身上倒,而是在主管給予肯定的時候,也點出其他團隊成員的付出,讓同事知道你是很願意分享的人。
關鍵策略:影響力真正的擴散,不是自己說自己很強,而是別人願意幫你說話。

在職場上影響決策
核心目標:讓你的影響力不只是停留在日常工作,而是影響更高層的決策
當你的影響力到了一定程度,最後一步就是讓你的價值開始能夠影響更高層的決策。
以我過去的經驗,因為大多是待在中小企業,所以我能直接影響老闆的決策,那如果你是在更大的組織,我認為你要知道自己能影響的範圍大概就是到你的主管而已。
怎麼做?
學會向上管理
:讓你的主管交代事情給你都很放心。培養信任需要時間以外,也記得要定時回報進度給你的主管,有回報跟沒回報,其實結果會差很多。
解法優先
:記得遇到問題,就先提供解方,不要把問題丟回去給主管。如果真的有不清楚,也先嘗試組織並重述一遍剛主管交代的內容,請他確認是不是正確的。
創造不可取代性
:這很吃你的個人特色和能力,所以每個人都有他的不可取代性,你需要找到你在主管心中的定位。我會建議你要轉換視角,下屬和主管是合作關係,並不是他下指令你就執行,那麼在他心中你就也只是一個好用的工具人而已 (但如果你主管控制慾很強,每個細節都要如他所想,則不在討論範圍內)。
反而你在他很煩惱的時候,提出你的想法,且還順利解決,正常來說,主管會記得你幫了他什麼忙。
關鍵策略: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只會做事,而是有辦法為主管多想一步。

- 訂閱電子報取得1:1生涯諮詢優惠 -
我的失敗案例並非是沒有建立起影響力,反倒是我當時太在乎公司的發展方向,但沒有意識到自己就只是個員工而已,所以無形中若沒有看見改變,會產生很多無力感。
想提醒大家一件事,有些公司文化是不可能憑你自己一人可以改變的,也可能牽涉到老闆對公司的發展方向和我們想的不同,也就從那次的經驗中學習到,劃好界限是很重要的一課。
結論
掌握以上 4 個階段,你的職場影響力能夠逐漸提升,從「執行者」變成「關鍵影響者」,甚至影響決策層。
最後也要做個提點,上面的方法其實並不適用所有公司文化。
1.人的變數是最大的,經過你的觀察,如果你待的職場環境較不友善,人際關係容易針對彼此、棒打出頭鳥、有強烈派系,我建議你盡快累積能力,轉到對你有正向影響的職場環境。
2.上面跟在公司刷存在感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如果你每次出手都是帶來價值與解決問題,或甚至讓專案能持續進行,理論上同事都會感謝你,不太會單純視你為刷存在感或喊喊口號的人。若你真的收到嫉妒眼紅,就看你會不會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