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就改不了:成長從自我期待開始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解鎖卡點高光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 小瑕疵,卻沒人說出口

「欸,你這簡報……好像有點不太清楚。」
下班路上,一位同事輕聲提醒我,語氣小心翼翼,像怕我受傷。

我愣了一下,心裡卻冒出:「我昨晚還改到凌晨耶。」
那瞬間,有點委屈、有點不甘,也有點防衛。

畫面閃回到早上的會議。

主管聽完我報告後,只簡單回了一句:「你再回去想一想好了。」
當下我只覺得他太挑剔,心想:「應該還行吧?大家也沒說什麼。」

但現在想想,那個皺眉、那句話、那片刻沉默,
也許不是沒問題,而是我一直不願去看問題在哪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努力,而是沒看見自己其實還有進步的空間

而這,就是職場最難突破的盲點。

raw-image

🔍 一、你無法改善你沒看見的東西

有些卡點,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你從來沒意識到那是「卡」。

你覺得報告已經改很順了,主管卻說沒抓到重點;
你認為自己講話很客觀,卻總讓對話冷場;
你努力支援同事,對方卻說你掌控慾太強。

這些差距,不一定有人會明說。

有時是一句含糊的評語,有時是一種冷淡的反應,
有時什麼都沒有,只有你心裡隱隱的不確定。

就像走音卻不自知、煮菜味道怪卻說「我照食譜做的啊」。

沒看見問題,就無從調整;不覺得卡住,就只會原地繞圈。


🎯 二、真正的成長,從「我值得更好」開始

要看見卡點,有個前提:你得願意相信,自己可以更好。

當我們對現狀感到「還行啦」、「差不多就好」,
我們會自動忽略那些模糊的、微小的、不舒服的訊號。

但一旦你拉高自我期待,一切就開始不一樣了。

你開始覺得:「我能不能講得更清楚?」「這次提案能不能更打動人?」

這不是責備自己,而是給自己多一點成長的空間與可能性

「不是挑毛病,是打開可能。」

每個你沒看見的盲點,可能都藏著你還沒打開的天賦。


🔄 三、期待,是打開覺察的鑰匙

當你開始期待自己可以更好,你的感官會變得敏銳,
你開始聽懂別人的話中有話,看懂回饋背後的真實訊號。

你會開始想問:

  • 「為什麼我的報告總是改來改去?」
  • 「為什麼我覺得溝通順利,對方卻總沒回應?」
  •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主管卻總說我可以更好?」

這些提問,就是改變的起點。

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因為你開始願意更好。


✨ 四、讓期待變成溫柔的推力

有些人怕拉高期待,怕壓力、怕失望。

但真正有力量的期待,不是嚴厲的自我逼迫,而是溫柔的自我提醒

「我不是現在不好,我只是還沒看到可以變得更好的地方。」


把自己當成值得投資的對象,
每一次調整、每一次看見,都讓你比昨天多一點力量。

你會發現,很多你以為的極限,其實只是沒被看見的盲點。


✅ 結語|看見自己,是改變的第一步

你能看見多深,就能調整多精準。

所以——

成長從來不是「發現缺點」這麼簡單,

而是願意拉高一點點對自己的期待

靜下來,看見那些原本視而不見的落差與可能。

看不見,就改不了。期待自己,就有機會打開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06會員
413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5/13
你真的累了嗎?還是,其實只是「心理營養」不夠了? 工作上的煩、悶、累,往往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內在的某些需求沒被照顧。 CARE-SC 六種需求:連結、自主、認可、投入、安全、好奇——每一種都會影響你的情緒與動力。 理解它們,才能知道自己真的要什麼,不再硬撐,找回平衡與活力。
Thumbnail
2025/05/13
你真的累了嗎?還是,其實只是「心理營養」不夠了? 工作上的煩、悶、累,往往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內在的某些需求沒被照顧。 CARE-SC 六種需求:連結、自主、認可、投入、安全、好奇——每一種都會影響你的情緒與動力。 理解它們,才能知道自己真的要什麼,不再硬撐,找回平衡與活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再被他人的話語輕易傷害,是一種成長。家人常開著似有似無的玩笑,說我「能力不行、很差」、或是「就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才回家裡上班」。這些話語曾經深深刺痛我,也無法避免地反駁,也因此讓家人間的感情產生嫌隙。我總是思索,究竟該如何才能符合他們心中的期待。
Thumbnail
不再被他人的話語輕易傷害,是一種成長。家人常開著似有似無的玩笑,說我「能力不行、很差」、或是「就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才回家裡上班」。這些話語曾經深深刺痛我,也無法避免地反駁,也因此讓家人間的感情產生嫌隙。我總是思索,究竟該如何才能符合他們心中的期待。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大概前幾年開始,我了解提升自己的重要性,會去閱讀、看提升認知的影片等... 但那時看完,都沒實際去行動,總抱持著「今天有成長了很滿足,明天再來操作」的想法,而最終一拖再拖。後來才意識到,這只是「自我感動」罷了!
Thumbnail
大概前幾年開始,我了解提升自己的重要性,會去閱讀、看提升認知的影片等... 但那時看完,都沒實際去行動,總抱持著「今天有成長了很滿足,明天再來操作」的想法,而最終一拖再拖。後來才意識到,這只是「自我感動」罷了!
Thumbnail
你過得如何?除了家人,有誰真正在在意呢?一切都是自己的心裡作祟。 真切的狀況是自己在意自己的樣子,在意別人的眼光,一直『活成別人眼中理想的樣子』
Thumbnail
你過得如何?除了家人,有誰真正在在意呢?一切都是自己的心裡作祟。 真切的狀況是自己在意自己的樣子,在意別人的眼光,一直『活成別人眼中理想的樣子』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我覺得好像什麼事情幾乎都做不好,無法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Thumbnail
我覺得好像什麼事情幾乎都做不好,無法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