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表現越失常?— 當「我想把握機會」變成「我更拿不出表現」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掙扎:
心中千百次期許「這次一定要完美呈現」

然而,這份渴望卻像無形的枷鎖,隨著時間的臨近而越發沉重,最終讓你臨場失準、表現不如預期?明明已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準備,但在關鍵時刻,思緒卻像打結的毛線團般混亂,話語哽在喉嚨,手心滲出不安的汗珠,甚至眼睜睜地看着機會從指縫間溜走。

事後,強烈的懊惱與自我責備如潮水般湧來,甚至開始動搖對自身能力的信心。

但是,這我們真的僅僅是「不夠優秀」嗎?
抑或,我們不自覺地陷入了一種由過度期待和自我施壓所構築的心理困境,如同身處一個看不見的牢籠,越是掙扎,束縛反而越緊?

一、當「想表現好」變成「不能失敗」的壓力

我們都懷揣著在重要場合被矚目、被認可的渴望。但當這份「想要表現好」的期許,與「絕對不能失敗」、「這是我證明自己的唯一機會」等強烈的信念緊密相連時,我們的整個心理系統便會如同拉滿的弓弦,處於高度緊繃的戒備狀態。

在這種過度激活的狀態下,原本應自然流暢的表達和敏捷的反應,會被焦慮這股強大的力量所擠壓和凍結,如同湍急的水流被閘門阻擋,讓我們更難以自如地展現真實的能力。心理學中將這種現象精確地描述為「績效焦慮效應」(Performance Anxiety):「越是在意結果,就越容易受到干擾,導致實際表現大打折扣」。

二、背後的聲音:如果我沒做好,是不是就不被喜歡了?

這種「越想表現越表現不好」的困境,其根源往往不僅僅是表面的緊張不安,更深層地,可能牽涉到我們將表現結果與自我價值感錯誤地捆綁在一起所產生的焦慮。

當我們潛意識地將表現的成敗視為衡量自身價值的唯一標準—
例如:內心深處迴盪著「如果我這次表現不盡如人意,就證明我本質上是不夠好的」、「如果我搞砸了這個機會,別人一定會在背後嘲笑我,看輕我的為人」。

那麼,每一次需要展現自我的場合,對我們而言就不再僅僅是一次挑戰,而是一場攸關自身存在價值的嚴酷生存之戰。

這種「非成功不可」的強迫性心態,如同我們對自己下達了一道嚴厲的自我勒令,使得我們的身體和大腦都進入了過度的戰鬥準備狀態,如同驚弓之鳥,反而削弱了原本應有的靈活性和自然的反應能力。

三、你不是不夠好,而是太想證明你很好

許多人在表現不如預期之後,下意識的反應便是強烈的自我責備:「我怎麼又一次把事情弄砸了?」然而,你之所以在關鍵時刻卡殼,並非真的是能力不足,而是因為你過於在意能否成功證明「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這份深植內心的焦慮,有時源於過往被否定、被比較的負面經驗,那些曾經讓你感到渺小和無力的時刻,如同揮之不去的陰影,在每一次重要的關頭浮現。它也可能來自於對自身設定了過高的標準,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完美」,因此將每一次展現的機會都視為一場嚴苛的「驗證自身價值」的考驗。

這種沉重的心理壓力,並不會像我們期望的那樣轉化為更強大的動力,反而會讓你更加害怕犯錯、更加恐懼失敗,最終,也更難以真實而自信地發揮出自身的潛在實力。

四、轉念練習:從「我要表現好」變成「我可以允許自己自然發揮」

要掙脫這種自我束縛的心理困境,並非簡單地告誡自己「不要緊張」,而是需要學習與那份如影隨形的「緊張」和平共處,甚至將其視為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

我想和你說,下一次當你面臨重要的表現場合時,不妨嘗試在內心這樣溫柔地提醒自己:

  • 我不需要完美,我只需要真實:
    我不需要呈現一個完美的形象,我只需要展現真實的自我,盡力而為。
  • 這不是我唯一的機會,人生還有很多次機會可以練習:
    這並非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機會,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我可以從每一次經驗中學習和成長。
  • 允許自己有點緊張,也是一種溫柔的準備:
    允許自己感受到一些緊張,這也是身體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做準備,是一種溫柔的提醒。你越是願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允許內心放鬆,放下那份急於證明自己的執念,就越有可能卸下心理的重擔,讓真正潛藏的實力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

五、善待那個想被看見的自己

我們之所以渴望在他人面前有良好的表現,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渴望被看見、被認可的自我。當你因為表現不如預期而深感挫敗時,請務必提醒自己:那個為了這次機會而努力準備的你,那個鼓起勇氣站出來面對挑戰的你,其本身就已經值得被肯定和珍視。

你所經歷的並非全然的失敗,而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學習如何在壓力之下,依然溫柔地善待自己,並懷揣著勇氣,迎接下一次嶄新的機會。

結語|與其「表現好」,不如「真實地在場」

我們生命中最觸動人心的時刻,往往並非是那些完美無瑕、毫無瑕疵的瞬間,而恰恰是我們在緊張、在恐懼、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迷霧中,仍然選擇勇敢地站出來,選擇嘗試,選擇不放棄,一步一個腳印地繼續前行的姿態。

願我們都能夠放下那份急於向外界證明自身價值的焦慮,學會在每一次展現自我的機會中,更加自在地與內在的真實自我同在,享受過程,而非僅僅追求結果。

/A healing spa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蔡叡昀心理師 ☁️
20會員
86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雙碩士背景,專職以精神分析、榮格取向進行個人及伴侶/家族治療。曾任職教學醫院十餘年,後創立精神復健機構與擔任身障者美術講師;專長為心理創傷。 • 臺灣榮格心理學會|臨床會員 •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會員 •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第十屆 監事
2025/05/11
微創傷,是一種靜靜耗損內在信任感與自我價值的經驗。不像驟然襲來的重大事件那樣劇烈明確,它更像是一種日積月累的小裂痕,在生活裡悄悄擴大,滲透了我們的身心。
Thumbnail
2025/05/11
微創傷,是一種靜靜耗損內在信任感與自我價值的經驗。不像驟然襲來的重大事件那樣劇烈明確,它更像是一種日積月累的小裂痕,在生活裡悄悄擴大,滲透了我們的身心。
Thumbnail
2025/05/07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對成功意念的執著、對不能停下來的焦慮已經壓垮了身心;即使睡著了,這些內在的焦躁仍然會持續干擾,使我們被困在這「假性忙碌」之中。
Thumbnail
2025/05/07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對成功意念的執著、對不能停下來的焦慮已經壓垮了身心;即使睡著了,這些內在的焦躁仍然會持續干擾,使我們被困在這「假性忙碌」之中。
Thumbnail
2025/05/07
不是照著誰的答案活下去,而是長出屬於你人生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5/07
不是照著誰的答案活下去,而是長出屬於你人生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對目前的事態發展,感到沒有方向嗎?』 『如果這困擾使你感到壓力,試試這個技巧。』
Thumbnail
『對目前的事態發展,感到沒有方向嗎?』 『如果這困擾使你感到壓力,試試這個技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