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陰影:從榮格觀點看「為何好人會做壞事」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本篇心得來自於基於榮格分析師James Hollis博士的深度訪談整理
speakingofjung podcast
Episode 25 ~ May 17, 2017 ~ Why Good People Do Bad Things: Understanding Our Darker Sel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9SLS1sNbaw

你是否曾經困惑過,為什麼那些平日裡看起來善良正直的人,有時會做出令人意外的「壞事」?為什麼我們有時會對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應過度?為什麼明明知道什麼是對的,卻還是會做出不理智的選擇?

榮格分析師James Hollis博士在一次深度訪談中,為我們揭開了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他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深入探討了無意識、情結和陰影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我們該如何面對內在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無意識的隱形力量:問題從來不在表象

每天早晨醒來時,我們總是誤以為自己完全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擁有足夠的資訊做出正確選擇。但Hollis博士提醒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無意識之所以難以捉摸,就在於它是「無意識的」。

這引出了他常說的一句話:「問題不在於表象」。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兩個人為了一個停車位爭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個停車位的問題。但Hollis博士告訴我們,這只是一個「引爆點」,底下潜藏著更深層次的動力。

我們的行為並非僅僅是對當前環境的直接反應,而是受到內在被激活的「歷史」所驅動。那個為停車位暴怒的人,可能正在重新體驗過去被忽視、不被尊重或感到無力的經歷。

情結:內在的「遊行歷史」

榮格心理學將這些內在能量簇稱為「情結」(complex)。Hollis博士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情結就像「遊行的歷史」(history on parade),它們包含了我們過去的經驗、未解決的衝突、創傷以及適應機制。

當情結「接管」我們的時刻

情結具有強大的力量,它們能夠篡奪我們的意識,接管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行為。Hollis博士形容,當我們處於一個情結之中時,我們處於「短暫的精神錯亂」(transiently psychotic)。

這不是指真的精神疾病,而是說在那個時刻:

  • 我們的身份認知會被扭曲
  • 對現實的感知會改變
  • 行為會遵循一個來自久遠過去的「腳本」

最微妙的是,當情結掌控我們時,感覺上卻是完全合理的。憤怒或恐懼的能量似乎與當前情況完全吻合,直到事後我們從情結中掙脫,才可能意識到自己的反應有多麼不符合比例。

我們都有情結,這很正常

聲稱自己沒有情結的人,Hollis博士認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情結。為什麼?因為情結是我們擁有歷史的必然產物

許多情結最初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形成的。小心過馬路是一種積極的情結;為了生存而學會讀懂父母的情緒也是一種適應性情結。

但問題在於,有些過去必要的適應(如為了得到認可而變得過於順從),在今天反而可能成為一種限制。我們可能發現自己無法表達真實想法,無法拒絕不合理的要求,因為童年時形成的「討好型人格」情結仍在運作。

這就是Hollis博士所說的:「過去的保護成了今日的監獄」。"...the protections of the past are the the prisons of today..."

與情結共處:分析的真正目的

心理分析或任何形式的深度心理治療並不是要「擺脫」情結。我們的歷史不可能被抹去,它銘刻在我們的心理結構中。

分析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檢視這些內在的隱形夥伴,看看來自我們歷史的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當下的生活。榮格曾稱情結為分裂的人格(splinter personalities),而我們的任務不是消滅它們,而是學會與它們對話。

通過意識的努力,我們可以:

  • 識別情結何時被啟動
  • 理解它們想要保護什麼
  • 吸收它們的能量來擴展意識和人格
  • 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說「不」給舊有的模式

這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要「超越」它們。就像Hollis博士說他自己作為內向者,必須努力克服這個傾向,以實現他作為教育者的使命。這是一個持續的掙扎過程,但也正是成長的核心。

陰影:我們不願承認的另一面

如果說情結是個人層面的挑戰,那麼陰影(Shadow)則涉及我們更深層、更複雜的心理結構。

Hollis博士解釋,陰影包含了個體或群體中,那些當我們意識到時會感到不安、矛盾、具挑戰性或與我們的價值觀衝突的部分。

陰影不一定是「壞的」

很多人誤以為陰影就是我們內在的邪惡面。但事實上,有時我們最好的自我也會被壓抑到陰影中。比如:

  • 童年的創造力和自發性
  • 健康的憤怒和邊界設定能力
  • 領導力或者表達自己的勇氣

一個從小被教導要「乖巧聽話」的人,可能將自己的主見和獨立性壓抑到陰影中。當他們成年後需要做決定或表達立場時,反而感到焦慮和困難。

為什麼好人會做壞事?

「好人會做壞事」是因為每個人都攜帶著「人」的所有面向,包括潛藏的負面可能性。我們內在同時存在著聖人和罪人、英雄和懦夫、愛與恨。

行為的產生取決於它源自我們內在的哪個部分。當我們長期壓抑某些面向時,它們不會消失,而是在陰影中積累能量,等待適當的時機爆發。

一個平時溫和的人突然暴怒,一個誠實的人做出欺騙行為,一個關愛家庭的人有了外遇,這些都不是因為他們本性邪惡,而是因為他們的陰影找到了表達的出口。

集體陰影:社會層面的投射

陰影的概念不僅適用於個人,也適用於群體、組織甚至國家。

當我們看不見自己的陰影

Hollis博士指出,美國在歷史課本中常被描繪成「白帽英雄」(white hat,好人、正義、英雄形象),但其歷史陰影包括對原住民的摧毀和奴隸制等。當一個國家無法看到或承認自己的陰影時,就容易將其投射到其他國家身上。

當我們無法看到自己的陰影時,就會將其投射到他人身上。

這解釋了為什麼:

  • 政治辯論常常變成人身攻擊
  • 不同群體之間的對立如此激烈
  • 我們總是覺得「我們是好的,他們是壞的」

當前社會動盪的心理根源

Hollis博士認為,當前世界(特別是美國政治)的動盪反映了這種陰影的投射和集體焦慮。現代社會快速變遷,傳統固定範疇(如性別、是非觀念)被解構,這種不確定性導致巨大的焦慮。

人們傾向於固守某一方,以尋求控制感。但這種簡化實際上是一種防禦機制,幫助我們逃避內在的複雜性和矛盾。

成熟:學會容忍張力

Hollis博士提到,成熟的個體能夠容忍對立面的張力,在不確定中尋找內在的方向。

這意味著:

  • 能夠同時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光明與陰暗面
  • 不需要將世界簡化為非黑即白
  • 能夠在複雜性中保持內心的平衡(不在二分法看事情)
  • 願意面對內心的矛盾而不是急於解決它們

個人責任:世界的安全懸於意識的細線

Hollis博士引用榮格的話說,世界的安全懸於個體意識最狹窄的線之上。"...the the security of the world uh hangs by the narrowest of threads and that's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ndividual..."

這句話聽起來很抽象,但含義深刻: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檢視內在的陰影,面對內心的恐懼、防禦和無法看到他人價值的部分。

當我們能夠:

  • 承認自己內在的潛在「惡」
  • 不再需要將自己的陰影投射給他人
  • 學會與內在的複雜性共處
  • 從恐懼和防禦中解放出來

我們就是在為世界的和平做出真正的貢獻。

生命:一段值得珍惜的旅程

最後,Hollis博士提醒我們,生命不是一個需要被修好的問題或疾病,它是一段旅程。分析或內在工作的目的不是讓我們變得完美,而是讓這段旅程對自己來說更有趣,充滿挑戰和成長的機會。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外在的困難,而是內在的恐懼。恐懼和怠惰阻止我們展現真實的自我,限制了我們的可能性。

Hollis博士以榮格的話作為總結:生命是「兩個偉大奧秘之間短暫的停頓」(life is a short pause between two great mysteries)。
我們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不知道將往何處去。

既然如此,我們的使命就是盡可能地讓這段停頓充滿光輝。
方法很簡單,卻也最困難:盡我們所能,活出真實的自己。

這是我們能給予自己和他人的最大禮物。

結語:擁抱完整的自己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能會有些不安。畢竟,承認自己內在也有「陰暗面」並不容易。但這正是Hollis博士想要傳達的:

成長不是要讓我們變得完美,而是要讓我們變得完整。

當我們能夠誠實面對內在的複雜性,既不美化也不醜化自己,我們就踏上了真正的心理成熟之路。在這條路上,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為,也能夠以更大的同理心去理解他人。

畢竟,在意識到「我們都是有光明也有陰影的人類」這個事實後,我們反而能夠以更真實、更慈悲的方式去生活。

這或許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智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沙地心誌-Sandymindscape
15會員
19內容數
一個聚焦心理學與藝術的書寫空間。
2025/05/24
中年焦慮如迷霧,無形卻壓迫。這種「哪裡怪怪的」的不安,即使外在生活看起來順利、目標達成,內心深處仍常出現某種難以言喻的不一致感。
Thumbnail
2025/05/24
中年焦慮如迷霧,無形卻壓迫。這種「哪裡怪怪的」的不安,即使外在生活看起來順利、目標達成,內心深處仍常出現某種難以言喻的不一致感。
Thumbnail
2025/05/23
前言:Hollis 對當代靈性的警示 在《覺醒中年時》中,James Hollis 延續榮格心理學的脈絡,強調靈性是個體化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他在書中也不只一次提醒讀者,他所說的「靈性」並非當代流行的某些靈性形式。他曾明確指出,那些以逃避痛苦為訴求的「靈性捷徑」,其實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的陷
Thumbnail
2025/05/23
前言:Hollis 對當代靈性的警示 在《覺醒中年時》中,James Hollis 延續榮格心理學的脈絡,強調靈性是個體化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他在書中也不只一次提醒讀者,他所說的「靈性」並非當代流行的某些靈性形式。他曾明確指出,那些以逃避痛苦為訴求的「靈性捷徑」,其實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的陷
Thumbnail
2025/05/22
美國榮格分析師James Hollis在《覺醒中年》的〈靈魂的沼澤地〉中,剖析三種內疚形式: / 1.道德性的內疚 源於我們對於傷害他人(無論有意或無意)的自責。 是一種成熟心靈的表現,讓我們有機會承擔責任、道歉與修復關係,進而成長。 但若被壓抑進入無意識,未被承認的內疚反而可能以成癮、自
Thumbnail
2025/05/22
美國榮格分析師James Hollis在《覺醒中年》的〈靈魂的沼澤地〉中,剖析三種內疚形式: / 1.道德性的內疚 源於我們對於傷害他人(無論有意或無意)的自責。 是一種成熟心靈的表現,讓我們有機會承擔責任、道歉與修復關係,進而成長。 但若被壓抑進入無意識,未被承認的內疚反而可能以成癮、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學家榮格是首先提出「陰影」這個名詞的人,陰暗面指的是我們人格中某些自己無法接納的部份。 那些缺乏愛、充滿恐懼、無知和羞愧的部份。 而榮格對於「陰影」的基本觀念很簡單: 「陰影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
Thumbnail
心理學家榮格是首先提出「陰影」這個名詞的人,陰暗面指的是我們人格中某些自己無法接納的部份。 那些缺乏愛、充滿恐懼、無知和羞愧的部份。 而榮格對於「陰影」的基本觀念很簡單: 「陰影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
Thumbnail
對我來說一個人的美好都可以靠包裝,只有人性的單純假不來。
Thumbnail
對我來說一個人的美好都可以靠包裝,只有人性的單純假不來。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James Fallon 作為長期研究心理變態者大腦的科學家,卻意外發現自己的大腦圖像,與重刑犯同樣符合心理變態的特色。 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犯罪者與教授之間決定性的差異?意外發現的家庭犯罪史,又是否在生物學上暗示他天生變態?
Thumbnail
James Fallon 作為長期研究心理變態者大腦的科學家,卻意外發現自己的大腦圖像,與重刑犯同樣符合心理變態的特色。 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犯罪者與教授之間決定性的差異?意外發現的家庭犯罪史,又是否在生物學上暗示他天生變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