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壓抑情緒,直到崩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半澤直樹劇照

半澤直樹劇照

你曾經在工作中看過這樣的主管嗎?

平常彬彬有禮、溫和理性,但當下屬出錯、專案延期,他的情緒突然爆炸,會議室氣氛瞬間凝結。

事後他懊悔道歉,但整個團隊卻再也回不到原來的信任氛圍。

情緒被壓抑的主管,最終用爆炸傷了團隊

一位科技業產品部門的資深主管Mike曾說過:「我一直認為我很理性,但其實我不敢有情緒。」

他總是給團隊留面子、避開衝突,但當業績目標失敗時,他卻會用反諷、冷言冷語釋放累積已久的情緒壓力。

下屬越來越怕他,最後整個部門流動率極高,他自己也陷入「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跟我好好說話?」的孤立感。

後來才發現,他的家庭背景—從小就知道:「只有爸媽可以發脾氣。」他若有情緒,就會被懲罰。

於是他學會忍,學會用理智包裹憤怒,直到某天情緒像壓縮彈一樣爆發——在職場、在家庭,甚至是在自己最在意的人面前「不能有情緒」是他從小的生存守則。

為什麼「情緒壓抑」的人,反而容易成為失控的主管?

因為那些沒有被允許表達的情緒,從來沒有消失。

它們只是被凍結,悄悄地累積、腐蝕,直到某個壓力點出現,便以「爆炸」或「疏離」的方式出現。

心理學家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曾說過:「一個人能否擁有穩定的自我感,取決於他在成長過程中是否被溫柔地理解和接住。」

當我們從小被教導「男生不可以哭」、「你怎麼那麼情緒化」時,我們學會壓抑、否定、切斷情緒。久而久之,就連我們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讓情緒有空間,領導力才能真正扎根

身為主管,我們不能只靠「壓住情緒」來領導,而是要學會「照顧情緒」。

你可以這樣做:

  • 認識自己的情緒歷史
    問問自己:我對發怒、悲傷、脆弱的感受,是什麼時候學會要隱藏的?這個信念,還適用在我現在的人際關係中嗎?


  • 與團隊建立「情緒容許圈」
    在團隊會議中,試著開場問:「這週大家的感受如何?」不是只談進度,而是讓感受被看見。這會比績效報表更能建立信任。


  • 面對情緒,而不是否定它
    情緒不是敵人,它是你內在真實狀態的報告。學會辨認情緒,才能避免壓抑後的爆炸。

接住自己,才接得住別人

很多領導者都有這樣的困擾:「我已經努力做得很好了,為什麼大家還是覺得我難以親近?」

也許,不是你不好,而是你還沒學會怎麼好好和自己在一起。

正如榮格所說:「與自己的黑暗和解,是通往成熟與整合的開始。」

不是要你成為一個完美的主管,而是允許自己成為一個有情緒、有傷口、也願意面對自己的大人。

而當你開始這樣做,不只你的人際關係會變得更有連結,你的領導力,也會變得更有力量。

若你覺得這篇文章說中了你心裡的某個角落,也歡迎留言或分享,讓更多壓抑情緒的大人,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9K會員
574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26
職場中,領導者若無意識地施加「心理控制」,可能無形中壓迫員工,尤其是那些傾向迎合他人需求的員工。通過過高的要求與單向的管理,員工逐漸失去自我價值認同,內心承受巨大壓力。領導者應關注員工的感受,尊重他們的獨立性,而非單純追求「順從」。真正的領導力,源於尊重與理解,而非控制。
Thumbnail
2025/05/26
職場中,領導者若無意識地施加「心理控制」,可能無形中壓迫員工,尤其是那些傾向迎合他人需求的員工。通過過高的要求與單向的管理,員工逐漸失去自我價值認同,內心承受巨大壓力。領導者應關注員工的感受,尊重他們的獨立性,而非單純追求「順從」。真正的領導力,源於尊重與理解,而非控制。
Thumbnail
2025/05/25
許多主管以「我是為你好」為名,複製童年受體罰與羞辱的經驗,在職場上用恐懼管理下屬,卻未察覺這其實是對自身無力感的反撲。真正的領導力,不是掌控與威嚇,而是理解與信任。唯有先看見自己的內在傷口,才能帶出真正有力量的團隊。
Thumbnail
2025/05/25
許多主管以「我是為你好」為名,複製童年受體罰與羞辱的經驗,在職場上用恐懼管理下屬,卻未察覺這其實是對自身無力感的反撲。真正的領導力,不是掌控與威嚇,而是理解與信任。唯有先看見自己的內在傷口,才能帶出真正有力量的團隊。
Thumbnail
2025/05/24
許多人即使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卻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內心深處依然承載著來自家庭的批評和否定。這些未曾痊癒的創傷在成人後以自我懷疑的形式表現出來,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職業發展。作為主管,我們應該理解並關注這些潛在的心理傷痕,創造一個安全且正向的工作環境,幫助員工重建自信,讓他們能夠真正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Thumbnail
2025/05/24
許多人即使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卻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內心深處依然承載著來自家庭的批評和否定。這些未曾痊癒的創傷在成人後以自我懷疑的形式表現出來,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職業發展。作為主管,我們應該理解並關注這些潛在的心理傷痕,創造一個安全且正向的工作環境,幫助員工重建自信,讓他們能夠真正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活中常常會發生令人沮喪的事情,但我們可以透過調整情緒和觀點來改善心情。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同事間風波的故事,並提供了幾個做情緒的主人的方法,包括深呼吸和說出不快的原因。
Thumbnail
生活中常常會發生令人沮喪的事情,但我們可以透過調整情緒和觀點來改善心情。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同事間風波的故事,並提供了幾個做情緒的主人的方法,包括深呼吸和說出不快的原因。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嘿!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等著你去處理,但你卻感覺自己好像被一個無形的手捆綁住了,動彈不得。你想好好地專注做完這些任務,但每每一開始,不耐煩的情緒就像是一股洶湧的潮水,將你淹沒。別擔心,你並不孤單。不耐煩情緒是許多人都會面臨的挑戰,但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學會有效地處理和面對它。讓我們
Thumbnail
嘿!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等著你去處理,但你卻感覺自己好像被一個無形的手捆綁住了,動彈不得。你想好好地專注做完這些任務,但每每一開始,不耐煩的情緒就像是一股洶湧的潮水,將你淹沒。別擔心,你並不孤單。不耐煩情緒是許多人都會面臨的挑戰,但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學會有效地處理和面對它。讓我們
Thumbnail
在高壓成為常態的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的職場、復雜的人際關係、萬物齊漲的大環境。所有人如同一個失去卸壓閥的壓力鍋,時刻經歷著情緒波動,一不留神,負面情緒如暴風般席捲而至。許多人外在的武裝看似牢不可破,但卻禁不起絲毫觸碰,可能會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間點潰堤。
Thumbnail
在高壓成為常態的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的職場、復雜的人際關係、萬物齊漲的大環境。所有人如同一個失去卸壓閥的壓力鍋,時刻經歷著情緒波動,一不留神,負面情緒如暴風般席捲而至。許多人外在的武裝看似牢不可破,但卻禁不起絲毫觸碰,可能會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間點潰堤。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