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是「嚴格管理」,其實是職場PU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也曾在會議中,對部屬動怒、用高壓姿態逼對方表態?

而這些行為在當下,甚至讓你感到一種控制感與成就感,彷彿「這才叫有效率的管理」。

問題是——這種反應,真的是出於成熟的領導力?還是潛藏著過去未被處理的情緒傷痕?

那個「永遠正確」的主管

Jack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部門主管,平時工作認真,對績效要求極高。

但是團隊的離職率卻異常高,許多員工坦言:「他真的很強,但跟他開會很有壓力,犯一點錯就會被當眾質問,沒人敢提建議。」

HR深入與Jack訪談後,發現他的童年曾經歷嚴厲的父親,「我爸就是這樣教我,一錯就打,但我真的變強了啊。」他說。

Jack的故事揭示了一個重要訊號:許多領導人將「高壓式管理」視為責任感的展現,實則是在重演童年的恐懼模式,只是角色轉換了。

控制慾的背後,是「我不想再被羞辱」

童年遭遇體罰或情緒勒索的孩子,長大後若未處理創傷,常會走向兩個極端:

  1. 逃避衝突,成為過度討好型領導
  2. 反過來成為權威式的壓迫者,用控制感取代過去的無力感。

看似「為你好」的管理方式,可能只是「我只能靠恐懼才能讓人改變」的信念。

從「權威」轉向「理解與界線」

  • 練習看見背後的情緒,而不是只看行為

當員工表現不如預期時,先暫停,用「我看到你這樣的反應,有沒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開場,取代「你怎麼會這樣?」

  • 為管理者提供情緒教練與心理支持

很多管理者不是不想溝通,是從來沒被教導如何安全表達情緒。公司可以設計「管理者情緒領導工作坊」,為領導者「先補內在安全感」。

  • 設立不容妥協的身心安全界線

制定明確的管理守則:不得拍桌、不得辱罵。這不只是保護員工,更是提醒主管——權威不是來自恐懼,而是信任。


「真正的力量,是你明明可以用權威壓制對方,卻選擇以理解建立影響力。」——Brené Brown,《脆弱的力量》作者

你如何對待下屬,就是他們未來管理風格的樣子

身為主管,你的每一次語氣、每一個眼神,塑造的都不只是團隊文化,更是一次一次的人性選擇

我們都渴望成為有影響力的人,但真正的影響力,從不是透過恐懼建立的控制,而是透過理解與連結累積的信任。

試想:十年後,員工想起你時,是那個「讓我成長的導師」,還是「那個讓我做惡夢的上司」?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3K會員
489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24
許多人即使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卻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內心深處依然承載著來自家庭的批評和否定。這些未曾痊癒的創傷在成人後以自我懷疑的形式表現出來,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職業發展。作為主管,我們應該理解並關注這些潛在的心理傷痕,創造一個安全且正向的工作環境,幫助員工重建自信,讓他們能夠真正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Thumbnail
2025/05/24
許多人即使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卻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內心深處依然承載著來自家庭的批評和否定。這些未曾痊癒的創傷在成人後以自我懷疑的形式表現出來,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職業發展。作為主管,我們應該理解並關注這些潛在的心理傷痕,創造一個安全且正向的工作環境,幫助員工重建自信,讓他們能夠真正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Thumbnail
2025/05/23
在職場中,過度的「比較」常常讓員工感到自卑和焦慮,甚至迷失自我。這種文化源自於我們習慣性地將價值建立在他人標準上,無論是從家庭教育還是職場競爭中學來的。要打破這種枷鎖,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成功標準,專注於過程而非僅僅是結果。作為主管,提供支持與理解、鼓勵員工成長,創造一個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2025/05/23
在職場中,過度的「比較」常常讓員工感到自卑和焦慮,甚至迷失自我。這種文化源自於我們習慣性地將價值建立在他人標準上,無論是從家庭教育還是職場競爭中學來的。要打破這種枷鎖,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成功標準,專注於過程而非僅僅是結果。作為主管,提供支持與理解、鼓勵員工成長,創造一個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2025/05/22
職場中,一句普通的批評可能讓下屬崩潰,並非因為「玻璃心」,而是觸發了童年創傷。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情緒重現」——當權威否定工作,高敏感者聽到的卻是對自我的全盤否定。真正的領導力,是讓批評成為成長的台階,而非恐懼的枷鎖。
Thumbnail
2025/05/22
職場中,一句普通的批評可能讓下屬崩潰,並非因為「玻璃心」,而是觸發了童年創傷。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情緒重現」——當權威否定工作,高敏感者聽到的卻是對自我的全盤否定。真正的領導力,是讓批評成為成長的台階,而非恐懼的枷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做好向下管理,讓更多人為你抬轎。帶著團隊步步高升,大家一起發財吧!
Thumbnail
做好向下管理,讓更多人為你抬轎。帶著團隊步步高升,大家一起發財吧!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