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對外塑造有利台灣的史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近日偶然又看到法獨派的論述主張,驚訝地發現該主張之一竟然是將中華民國認定為繼承清帝國。兩者都是中國,只是名字換了而已。(參考資料 1參考資料 2 的第 5 點)

這也不枉筆者一直以來都認定法獨派本質空心,因為其所信仰的史觀和文化觀,依然深深卡在中華民族主義的敘事而無法自拔。如果連基本國家文化認同的共識都沒有,法律是要怎麼修咧?(史觀亦屬於文化認同,被筆者在《解構中華系列》中歸類為『時間』)

嘉義南故宮展品。

嘉義南故宮展品。

中國連續史觀的政治性

​筆者在解構中華系列中《虛構的時間》一文,已經提及現代中國一直都以歷史主張(時間),合理化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島弧國家的領土主權(空間)。在國共兩黨的文化敘事當中,『清朝』是中國的朝代之一,因為台灣過去被清朝統治約200 年,所以台灣變成『自古以來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

類似的邏輯論述,中國也不是沒用在沖繩(朝貢國:琉球)和韓國(朝貢國:朝鮮)身上。如果這種歷史主張講的通的話,那今日中國還可以全力追索部分俄羅斯和蒙古國的主權。所謂的中國朝代史再往前追個幾百年,恐怕連北越都可以收進中國的口袋?

就如同現在百花齊放的歐洲,東亞大陸的歷史舞台也曾存在許多不同語言文化的國家,不管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或是宋、遼、金、西夏等眾國分天下,在東亞大陸並不少見,而且也存在過類似今日的國際互動體系。彼此互相敵對和征伐,何來的繼承關係?

嘉義南故宮展品。

嘉義南故宮展品。

台灣從未受到『中國』統治

不管是唐朝、宋朝、明朝,彼此之間並沒有法統繼承的關係,故應被正名為唐帝國、宋帝國和明帝國。更不用說所謂的元朝、清朝,其統治者根本就不是所謂的漢人,而是非中原的外族,把他們在東亞大陸的歷史視為中國史的延伸,最早是從20世紀初的梁啟超才發明的史觀。

以關乎台灣主權地位的《馬關條約》為例,封面寫的就是『大清帝國』而非『中國』(內文則混用)。大清帝國並不等於中國,反倒是中國、東突厥、圖博、蒙古、台灣,皆是大清帝國的一部份。具有現代主權意義的中國,要到 AC 1911 年,由 ROC 推翻滿清之後才有。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屬於公有領域,已無版權。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屬於公有領域,已無版權。

台灣在歷史上的確曾是『大清帝國』的一部份;戰後被『中(華民)國』違法佔據;而圖謀侵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從未統治過台灣。我們歷史課本學的『朝代史觀』之所以致命,是因為它透過強調時間的連續性,模糊了台灣和這三個不同國家之間的關係。而這種連續的模糊性,對於強化『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份』有莫大的助益。

法獨派認定從『大清帝國』到『中(華民)國』並無出現新國家,或是兩者皆為『中國』,等於間接接受中華民族史觀編造的連續性,並把不同的國家以『現代中國』創造的時間軸並列。若『過去』的滿清,可以銜接到『現在』的 ROC,那會不會也能直通想要奪取台灣『未來』的PRC 呢?

『時間』雖是無形,但對於人類的文化和史觀的影響,既幽微卻又無比強大。台灣若要脫離中國的思想控制,必得在史觀上面投入更多更深的力道。因為台灣無法系統性地處理自己的『過去』,導致『現在』的政局和國家的不安,遑論創造美好的『未來』呢?更多的舉例和論述,請參考:《解構中華(1):虛構的時間》。

雙層殖民的困境

​BUT,上面這套論述之所以難以信服,很多時候也未必是因為中國的大外宣。往更深層來看,甚至和歐美等西方文明看待中國的視野脫不了關係。東亞大陸的諸帝國,在台灣熟知的的語境當中有數個不同的名字(唐宋元明清…等),但切換到普羅大眾的歐語,卻只能對應到 China。

就如同16世紀由葡萄牙戰俘撰寫的《大明行紀》紀載,當年的東亞大陸居民,並不存在『中國』的國家概念,更沒有自稱中國人,而是自稱『Tamenjin』(大明人),並認定自己的民族叫『Tamen』(大明),而不是這些西方舊帝國主義口中『China』或『Chins』。(參考資料:十六世紀葡萄牙戰俘眼中的中國:佩雷拉《大明行紀》殖民之後? 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

荷蘭阿姆斯特丹海事博物館的展品。

荷蘭阿姆斯特丹海事博物館的展品。

另外,現代主權國家概念,也是隨著西方列強的進擊,才漸漸普及東亞至今。在清帝國中葉,東亞仍是『天下秩序觀』在運轉。東西方對於何謂國家和主權,有不小的概念落差。當年東亞是清帝國的『天下』,只有內服(如:西台灣)、外服(如:朝鮮、琉球等),只有上下尊卑之分,並無現在聯合國票票平等的觀念。

China 一字開始在東亞大陸從地理概念,轉變成超民族文化、乃至主權國家的概念,已經是清末的事了;而西方國家自過去幾個世紀來,對 China 所累積的誤解和模糊命名,某種程度也被現代的中國所利用,並鞏固或創造了各種我們台灣人厭惡的大中國敘事。

​身為弱小民族的台灣人,要面對的一直都是兩層的後殖民敘事。需要被反抗的不僅僅是中國的統戰論述,還有更外一層的西方思想的制約。許多進步派對於前者大加撻伐,卻對後者奉為圭臬、深信不疑。渾然不察前者的論述基礎,如:民族主義(同文同種)、主權國家、共產主義,皆非中國首創,而是源自西方的理論

羅馬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羅馬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對外塑造有利台灣的史觀

前幾天剛好在臉書看到有網友分享台灣故宮新館啟用,倒是讓筆者想到,故宮文物雖然不是直接展現台灣土本的文化,但卻仍然可以為台灣國族主義所用。

尤其在前述提到的史觀方面,如果故宮把 dynasty(朝代)從這些文物的標籤移除,取而代之以 country(國家)的標籤重新分類行銷。藉這一大批高名望、高聲量的世界級文物,來破除世界大眾對於『中國史具有連續性』的錯誤理解

以此將被濃縮成中國史的各個東亞大陸歷史,拆解為各自獨立的國家,例如『唐朝』改成『唐帝國』。同時也能加大力道製造滿清帝國史和現代中國的斷裂性,藉此裂解掉現代中國奪取台灣的歷史依據故宮這批世界級的文物,台灣應拿來宣揚和強化,與中國對立的史觀

彰化市美術館龍年的特展<請眾先迎神宮廟藝術展>

彰化市美術館龍年的特展<請眾先迎神宮廟藝術展>

從中國史解放的東亞大陸也可以延伸敘述,其對於東亞島弧如:韓國(明帝國)、日本(唐帝國)、越南等的文化影響,並反過來塑造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受滿清帝國、日本帝國和西洋文化影響),映襯出台灣如同日越韓,也存文化乃至國家獨立的合理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文化鬥陣
47會員
56內容數
關於台灣文化,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保留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精隨』、『只有原住民文化能代表台灣』、『台灣沒有文化』等等,真的是這樣嗎?面對中國不間斷地文化統戰,許多台派並不是特別關心文化這一塊;或是就算關心了,也鮮少有人能提出『跳脫中華』的論述系統。這裡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台派一個思考自身文化窗口。
台灣文化鬥陣的其他內容
2025/03/24
前兩章節從『時間』和『空間』的面向,解構『台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統戰咒語。這章節討論的『人間』參數,則涉及中國文化統戰所主張的『同文同種』魔咒,找回台語是破除的唯一方法。至於,台灣的祖先是否從中國來?也會在這裡探討。不去辯論宏觀的歷史,而是回歸到你我自身的家庭經歷。
Thumbnail
2025/03/24
前兩章節從『時間』和『空間』的面向,解構『台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統戰咒語。這章節討論的『人間』參數,則涉及中國文化統戰所主張的『同文同種』魔咒,找回台語是破除的唯一方法。至於,台灣的祖先是否從中國來?也會在這裡探討。不去辯論宏觀的歷史,而是回歸到你我自身的家庭經歷。
Thumbnail
2025/02/28
什麼是台灣文化?如果不用珍珠奶茶當例子的話,你能思辯到什麼地步呢?台灣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嗎?抑或是,中華文化才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本文將探討中華文化的框架,如何限制我們對於台灣文化的想像。此篇僅是前篇,更多的細節和案例,會放到其他文章探討。
Thumbnail
2025/02/28
什麼是台灣文化?如果不用珍珠奶茶當例子的話,你能思辯到什麼地步呢?台灣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嗎?抑或是,中華文化才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本文將探討中華文化的框架,如何限制我們對於台灣文化的想像。此篇僅是前篇,更多的細節和案例,會放到其他文章探討。
Thumbnail
2025/02/23
台灣是中國『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一直都是中國一直以來大外宣的論述。雖然多數理智的台灣人對此又好氣又好笑,不予置評。大概也只有筆者會這麼無聊,去分析這句話背後的組成,結果卻意外發現這和《解構中華系列》文章所提到的概念不謀而合。
Thumbnail
2025/02/23
台灣是中國『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一直都是中國一直以來大外宣的論述。雖然多數理智的台灣人對此又好氣又好笑,不予置評。大概也只有筆者會這麼無聊,去分析這句話背後的組成,結果卻意外發現這和《解構中華系列》文章所提到的概念不謀而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新臺灣史運動和臺灣吧 - Taiwan Bar。出現在我的FB上,已感覺台灣獨立運動就差最後那一步了! 可能那將是聯合國出現的一個新國家,名為台灣共和國 ,嚴格的算,台灣歷史的長短可能比美國建國200年歷史還長。 台灣有其真正的歷史嗎? 台灣的歷史從哪時開始?
Thumbnail
新臺灣史運動和臺灣吧 - Taiwan Bar。出現在我的FB上,已感覺台灣獨立運動就差最後那一步了! 可能那將是聯合國出現的一個新國家,名為台灣共和國 ,嚴格的算,台灣歷史的長短可能比美國建國200年歷史還長。 台灣有其真正的歷史嗎? 台灣的歷史從哪時開始?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之前我有回應過留言,想說特地發一篇,之後可以直接複製貼上。 #高格孚 法國學者是政治學者,不是國際法學者,仔細看以後發現他沒有提到 #國家法人格,而且他對「#滿洲帝國」(#大清帝國)的看法是它統治殖民了中國那塊地,但是大家記得 #宣統退位詔書 嗎? 並沒有發生過中國殖民地從殖民母國中獨立的事情喔!
Thumbnail
之前我有回應過留言,想說特地發一篇,之後可以直接複製貼上。 #高格孚 法國學者是政治學者,不是國際法學者,仔細看以後發現他沒有提到 #國家法人格,而且他對「#滿洲帝國」(#大清帝國)的看法是它統治殖民了中國那塊地,但是大家記得 #宣統退位詔書 嗎? 並沒有發生過中國殖民地從殖民母國中獨立的事情喔!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Thumbnail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Thumbnail
孫文 (孫中山) 在《建國方略·知行總論》曾經講道「三代以前,人類混混噩噩,不識不知,行之而不知其道。」。然而,個人卻覺得,現代中文漢字文化在孫文等先人急躁的革命意識領導之下,其相關於「中國」一名的政治架構之基本觀念已經完全扭曲偏離了漢字文化一脈相傳的正統概念和正道陳述,......
Thumbnail
孫文 (孫中山) 在《建國方略·知行總論》曾經講道「三代以前,人類混混噩噩,不識不知,行之而不知其道。」。然而,個人卻覺得,現代中文漢字文化在孫文等先人急躁的革命意識領導之下,其相關於「中國」一名的政治架構之基本觀念已經完全扭曲偏離了漢字文化一脈相傳的正統概念和正道陳述,......
Thumbnail
撰寫:鄭文翔 “台灣文化”是什麼? 若要分析什麼是台灣文化,或許該從對“文化”的定義開始。簡單來看,文化就是社會中的語言、文字、風土民情、生活習慣、思想、以及綜合實力的加總,分別從物質、制度與精神層次構築而成。 比如說,從中國大陸沿襲至今仍在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教學與正體漢字、香火鼎盛的廟宇祭祀
Thumbnail
撰寫:鄭文翔 “台灣文化”是什麼? 若要分析什麼是台灣文化,或許該從對“文化”的定義開始。簡單來看,文化就是社會中的語言、文字、風土民情、生活習慣、思想、以及綜合實力的加總,分別從物質、制度與精神層次構築而成。 比如說,從中國大陸沿襲至今仍在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教學與正體漢字、香火鼎盛的廟宇祭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