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跟B2B沒關係。
公司有員工最近在吵著要加薪,我很不巧地介於中間看故事,因此分享兩側的觀點。
緣由
公司A部門的員工M同事被同行看中,邀請去面試並拿到OFFER。對方給的薪水是現職的兩倍以上,缺點是他需要搬家到另一個城市去。此外A部門的新同事薪水比他高,對此他也覺得難受。M同事說法
我在公司這麼多年了,A部門這幾年是由我撐起來的,你說我是非常重要的,也給我很多承諾,但這些承諾至今都還沒有兌現。我喜歡我的工作,但我認為目前公司給我的待遇並不符合我的身價。
老闆說法
我不希望你離開,我認為你是公司未來重要的一員,關於您的要求,針對這些年您的貢獻我認為是合理的。我會跟HR擬定一個新的合約,符合您的期待待遇。
新合約出爐
M同事加薪了,但是要完全符合M同事的期待的薪水,需要達成一些出門的條件,比如說要每月拜訪多少客戶之類的。
M同事感想
我不滿意這份合約,如果我沒辦法達成這個條件,稅後薪水只加了XXX元(大概是30%)。如果我想拿到我想要的薪水,我需要拜訪比目前多2倍的客戶才有可能達成。這不是一份合理的合約。老闆說我很重要,但這份新合約我認為我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我想我會離開這間公司。
老闆說法
我本來要多花一點時間跟HR討論,如何建立一個對大家都公平,又能符合M同事期待的新的薪酬方案。但M同事一直催,我們只能提前給他這個方案。因此目前的方案並非最完美的,但我與HR認為整個大方向是正確的。M同事想要高薪,就得負擔更多的責任。如果M同事不滿意,我也不強留只能祝福他。
思考
該走還是該留
以我來說,如果我是M同事那個年紀與生活狀況,年輕與單身,我會離開到新公司去試試看,因為薪水可是差了兩倍以上。M同事拿到新合約後有問我的意見,主要是針對條件部分,我也很老實跟他說我如果是你的現狀,我不會接受公司的這份新合約,但我們考量的點不同,因此你要自己想一想,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
老闆沒有誠意嗎?
我認為老闆是有誠意的,所以才會擬定特殊方案讓M同事有機會拿到他想要的薪酬。但因為有時間壓力,因此方案擬定的很倉促,HR可能又沒有很好的跟M同事說明或討論擬方案的背景與可達成的可能性。
身為第三者的視角
我私下問M同事,你現在很不滿意這個OFFER,我聽起來也不是很合理,但是我猜會不會方案其實是想要你跟公司雙贏,但文字化之後變成了所謂的"條件",對此你不會疑惑嗎?你有去問過老闆嗎? M同事說:沒有。
我私下問老闆,我覺得M同事看起來很失望,你有跟M同事說明過方案背後的想法嗎? 老闆說:沒有,可能M同事害怕跟我討論這個。而且M同事在合約出來之前,在公司內部到處說他要加薪很多了,這不是一個被樂見的情況。
...你們為何不討論一下咧?
最後結果
最終M同事接受了公司提供的新合約,他決定當一個普通的員工,做跟以前相同的事情就好,而不是一個努力的員工,努力達成多拜訪客戶的新目標。理由是他很滿意他在目前公司所有擁有的POWER與被信任的程度。
M同事從不滿到決定留下來的主因?
我沒有直接問他,但我推測
- M同事由於手中有其他間的OFFER,因此這個OFFER堆高了他原本期望的加薪幅度。他原本可能期望是30~50%,但由於拿到一個超過100%幅度的OFFER,因此心態變成我有這個高價值,公司給我的至少不能差這個太多吧。從這個100%往下推算,可能是80%之類的,
- 公司實際給的OFFER符合原本的期望,但與手中的另一份OFFER相比,感覺不好。也許當下情緒退去之後冷靜想想,這已經達到他原本的目的了。
- 他部門的主管已經半退休狀況,可以預期之後是他接管部門。
- 他喜歡目前的工作內容。
- 他覺得目前這個小鄉鎮很好,也是家鄉,不想搬家。
結論
我覺得德國這邊談薪水跟台灣沒啥差別,不主動開口就別想要大幅的調薪。薪水談判其實重點一直以來都只有一個:
我認為我帶給公司的貢獻 是否等於 公司認可我帶來的貢獻。
我替公司帶來的價值,這才是我們身為雇員最重要且唯一的談判籌碼。本案的M員工,他有貢獻,公司也認可他的貢獻。所以他有籌碼談薪水。他也有本錢(別間OFFER)談薪水。剩下的就是找到中間的平衡點。
我很努力,我很認真,我競競業業,我很少犯錯都不是一個容易獲得加薪的理由。
閱讀完點個讚~祝福您有個美好的一天。
【完】
【關於本專欄】
持續的分享在B2B業務職涯中,實務上會遇到的案例、實作方法與業務觀念、工作觀念。
穿插分享一個台灣人在德國機械業工作的日常。
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