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在第一線面對客戶:掌握溝通藝術,平衡產品與用戶|EP9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產品經理常扮演客戶與團隊中間的溝通橋樑,但當走到第一線面對客戶時,常常會面臨一個困境「答應 vs 不答應」的需求窘境,「現場答應」可能會帶回一堆無法消化的要求,「現場猶豫或拒絕」又有可能破壞客戶關係。

raw-image

一、產品經理的溝通窘境

⠀⠀

在公司角度,產品經理需要確保產品策略的一致性和資源分配,不能每個需求都接,但站在客戶角度,也能理解他們遇到的需求和痛點,這兩種角色滿常在產品經理的世界內打架。

而解決之道是培養「客戶思維」,在會議中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痛點和需求,然後用「產品思維」來引導客戶使用產品,最後創造雙贏的結果。

雖然在會議中還會有客戶經理 (AM),但在第一線面對客戶,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要非常謹慎,以下列舉可能的陷阱。

⠀⠀

(一)過度承諾的風險

初期產品經理在面對客戶時,出於保持良好關係,會不自覺地說出「這個功能我們可以做」,但這種回應對於客戶來說就類似答應需求,對於未來要談判拉扯都不方便。

因此我後來在說話時,都會說「這個需求和原本架構不太一樣,我們要內部評估一下調整範圍」、「這個剛好最近我們會改到,我們研究一下能否一起調整」,後續回去後,若要再拒絕也比較好談。

(二)直接拒絕的風險

另一種是直接拒絕客戶的需求,有些產品經理會說「這個功能我們可能沒辦法做」,但這種雖然很直接,現場也很難圓場,甚至有些客戶會直接情緒起來說「這個本來就是你們要做的」。

這種分歧一旦產生,後續的人要收場就很麻煩,因此我也很少現場直接拒絕,往往都是說「這個不在原本產品開發方向,但我們會評估一下」。

⠀⠀

二、客戶會議的溝通重點

⠀⠀

產品經理外出到客戶辦公室開會,通常會有幾個明確的會議目標,像是「問出對方使用者 OO 功能的情境」、「訂出 OO 需求的範圍」、「打探對方的需求急迫性」等。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區分「想要」與「需要」

  • 「想要」通常是基於主觀喜好的要求,客戶可能會提出競品都沒有的功能(但競品都沒有做通常會有原因)。
  • 「需要」則是基於客觀使用場景的必要功能,例如現在都是人工作業、很容易出錯。

區分「想要」與「需要」讓產品經理能夠更好排出開發順序,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能創造價值的地方(或是說最能建立客戶關係的功能),但有時候一場會議無法馬上打探出對方的需求,因此有時會透過客戶經理委婉打探「哪些是必要功能:不做就不續約」。

⠀⠀

現場甚至是一個即興發揮的焦點訪談,必須問出:

  • 對於系統的哪個環節有疑慮?(可以問出對方近期重點關注的功能)
  • 想要達成什麼目標?(可以問出對方的期待產出)
  • 現在的暫時解法?(可以透過暫解了解這個是否真的夠痛)
  • 每週操作頻率?(可以預先評估開發效益)
一個好的系統並不是滿足單一功能而已,而是能協助使用者走完完整流程的解決方案。

從客戶角度思考功能開發方向,意味著要理解客戶的成功標準,不同的客戶可能有不同的定義,有些客戶重視減少人員作業時間、有些客戶重視實質轉單、有些客戶重視個資風險,產品經理需要根據不同客戶的成功標準,調整產品的價值論述。

⠀⠀

三、不同場合的溝通策略與話術

⠀⠀

在不同會議中,產品經理可以會需要用到不同話術:

⠀⠀

(一)需求收集階段

在需求收集階段,產品經理的主要目標是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而不是立即做出承諾,因此這個階段的溝通重點是提問和傾聽。

這裡會用到「開放式問題」讓客戶更自由地表達想法,像是:

  • 能否詳細描述一下您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 這個問題解決後會對公司或產品有什麼幫助?
  • 理想中的解決方案 / 操作流程是什麼樣的?

每個需求都有其使用背景,因此為了追問,可以使用以下問法:

  • 通常是什麼角色、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這個功能?
  • 現在沒有這個功能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

這些問題能讓產品經理掌握真實使用者和需求緊迫性。

⠀⠀

(二)需求談判階段

需求收集完後,產品經理要避免立即承諾,但也不能直接拒絕,因此會用到一些緩衝話術:

  • 這個需求和原本架構不太一樣,我們要內部評估一下調整範圍
  • 這個剛好最近我們會改到,我們研究一下能否一起調整
  • 這個功能確實很多人提到,我們需要評估一下在產品路線圖中的順序

這些話術可以表達對客戶需求的重視,也為後續的評估和回應留下空間,有時甚至會直接現場提出解法:

  • 剛才提到的問題,其實我們產品可以這樣使用 OOO。
  • 我們剛好有一個類似功能正在開發中,他的路徑是 OOO,這樣有解決到您的問題嗎
  • 想再次確認您們的情境是 OO 對嗎?我們也很認同這個方法

⠀⠀

(三)時程談判階段

需求談判完之後,通常就會進到時程階段,每間公司的時程控管都不太一樣,有些完全不可以現場答應、有些可以給個範圍,通常現場都會持續在拉扯階段。

  • 我理解有多個需求都很重要,為了確保能夠提供最快速的解法,想先確認這 5 項的排序是?
  • 這個功能有沒有和哪些第三方合作單位要共同開發的?

透過一個繞道問法,可以間接問出「為什麼對方怎麼趕」

⠀⠀

四、總結:產品經理素養

⠀⠀

客戶溝通是一個不斷在「產品思維」和「用戶思維」取平衡的技巧,產品思維確保收集客戶的需求後,產品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用戶思維則確保解決方案能夠被客戶理解和接受。

產品經理在客戶溝通中的目標不僅是維護客戶關係,更是要實現從客戶成功到產品成功的轉化,將客戶的成功變成 Showcase,推動產品的持續發展。

⠀⠀

如對這系列文章有興趣可以再觀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112會員
190內容數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2025/06/24
剛入行產品經理,一定會在網路看到各種產品管理框架,像是北極星指標、User Journey Map、Persona、RICE 評估法、雙鑽石模型,這些框架看起來都可以套用,但實際工作後才發現不是每個框架都可以導入,有些是流程不適用、有些是文化不適用,這篇想記錄我目前產品工作中的框架。
Thumbnail
2025/06/24
剛入行產品經理,一定會在網路看到各種產品管理框架,像是北極星指標、User Journey Map、Persona、RICE 評估法、雙鑽石模型,這些框架看起來都可以套用,但實際工作後才發現不是每個框架都可以導入,有些是流程不適用、有些是文化不適用,這篇想記錄我目前產品工作中的框架。
Thumbnail
2025/06/17
產品經理每天都會面臨各種大大小小的決策,有時決策力並非來自於偶爾出現的重大時刻,而是每天面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決策,這些日常小決策會不自覺地帶上產品經理的個人色彩,而產品也會反映出那個產品經理的個性和價值觀。
Thumbnail
2025/06/17
產品經理每天都會面臨各種大大小小的決策,有時決策力並非來自於偶爾出現的重大時刻,而是每天面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決策,這些日常小決策會不自覺地帶上產品經理的個人色彩,而產品也會反映出那個產品經理的個性和價值觀。
Thumbnail
2025/06/10
前陣子在《產品經理最佳實務》看到一個章節在描述產品經理的道歉情境,不論是需求漏開、結論下錯、時程錯估,產品經理在各種場合有時需要作為道歉的角色,但有些情境也不一定要真的「道歉」,這篇會記錄不同場合的表達方式。
Thumbnail
2025/06/10
前陣子在《產品經理最佳實務》看到一個章節在描述產品經理的道歉情境,不論是需求漏開、結論下錯、時程錯估,產品經理在各種場合有時需要作為道歉的角色,但有些情境也不一定要真的「道歉」,這篇會記錄不同場合的表達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在面試的尾聲,提問主管、人資和執行長/副理的問題,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瞭解公司的實際運作模式。文章介紹了針對不同對象的提問策略,以及在不同階段應該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在面試的尾聲,提問主管、人資和執行長/副理的問題,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瞭解公司的實際運作模式。文章介紹了針對不同對象的提問策略,以及在不同階段應該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