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母語者往往會無意中傳遞錯誤的語音習慣,在陪伴孩子學語言時要特別小心。
孩子學英文的過程中,家長絕對是最重要的陪伴者,這點無庸置疑。但當我們試圖親自「教」孩子英文發音時,就得特別小心,因為非母語者往往會無意中傳遞錯誤的語音習慣,反而造成孩子的混淆與抗拒。
真實經驗:從一個單字開始的警覺
我會開始思考「家長在外語學習中的角色定位」,其實來自一個親身經歷。
起初,我和先生並不打算讓孩子太早接觸英文。我們認為孩子應該先把中文打好基礎,英文慢慢來就好,不急。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
隨著孩子開始看卡通,其中不少內容都有英文。她自然對英文產生興趣。而這時,我的爸爸(孩子的外公)也常在相處時,順口教她幾個英文單字。畢竟他大學讀的就是外文系,對他來說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有一天,我發現女兒不斷地說著「apple」,興致勃勃地重複。我一聽,卻愣住了:她完美模仿了外公說的「啊-pull」發音。
說真的,那發音真的非常「台」。但這不是最糟的——我想糾正她時,她才兩歲左右,完全不能理解我為什麼一直打斷她。她的反應是:惱怒、生氣。
這件事讓我警覺:孩子學英文的黃金期,模仿力太強了,我們大人有什麼口音,他們就學什麼口音。這並不是一個可以隨便放手去教的語言技能。
因此,我和先生後來決定:語言的學習,我們可以陪伴,但發音的教學,一定要小心。
非母語家長若想幫助孩子學英文,最穩妥的方式有兩種:
使用母語者錄音:選擇有專業發音的英文繪本、有聲書、兒歌等。
找外師上課:不一定要密集,但至少讓孩子能有定期接觸母語者發音的機會。如果覺得一對一的課程太昂貴,也可以找找附近有沒有外師教學的故事班或唱跳班。
尤其幼兒如同小鸚鵡,模仿能力強到驚人。若一開始學的就是錯誤發音,等到日後被老師糾正,孩子可能會困惑、甚至受挫,反而打擊學習動機。
至於我們後來是如何挑選教材與老師、怎麼陪伴孩子進入英文世界,我已在其它文章中分享,有興趣的話請點選以下連結:
從字母與自然發音開始,孩子英文學得更快!
不花大錢也能學好英文!我怎麼幫女兒找到適合的英文歌與故事書
如何幫孩子挑對英文外師?我用過的4個實用步驟(線上/面對面都適用)
(圖片為AI生成,稿子有用AI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