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自我檢視清單《被討厭的勇氣》教我的「這些行為,其實是錯的」|勇氣心理學練習0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為《勇氣心理學練習》第8篇

雖然《被討厭的勇氣》一貫反對用道德審判壓迫個體,但針對會破壞共同體感、阻礙自我成長的行為與信念,書中常以違反、否認、譴責、人生謊言或錯誤的生活型態等方式揭示其問題,幫助我們意識到哪些行為會使自己脫離幸福的方向,進而能當下煞車、修正行動,活出更自由的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並不直接以「錯誤」一詞全盤界定上述行為,因此本文所納入的「錯誤範圍」係筆者整理書中相關語境所歸納,提供讀者作為參考,亦建議可再次細讀原書,以深化理解。


📻 建議閱讀氣氛

可搭配溫暖舒緩的鋼琴曲,陪自己用平穩心情細讀本篇。 避免搭配重節奏或激昂情緒類音樂,容易干擾理性思考喔~


在這個「人人都說要活出自己」的時代(咦?我舞出和平共處圓禿曲?)

你是否也曾經有過這種感覺:

我已經很努力做到「課題分離」了,

為什麼還是覺得活得綁手綁腳、情緒耗盡?

更殘酷的現實是,

很多我們以為「是我為自己負責、活出主體性」的行為,

其實早已踩進了《被討厭的勇氣》裡明示為「錯」的地雷。


因為真正的自由,不是無止境做自己,

而是避免那些會破壞自己與他人幸福感的錯誤行動模式。

本篇文章就教你,超簡單的「懶人自檢法」,

幫你一次整理出《被討厭的勇氣》中明示為「錯」的行為, 也順便檢視一下自己,以下6點有沒有不小心誤踩。


1️⃣ 發動攻擊,是錯的

這是一條零模糊空間的界線。

無論被挑釁多少、對方有沒有做錯,

只要你選擇主動攻擊(言語攻擊、行為攻擊),就是錯的。(方唐鏡:來打我呀?)

《被討厭的勇氣》裡寫得很清楚:

「無論在哪種情況下,只有發動攻擊的那個人才是有問題的。」

👉 行動的責任在行動者,沒有人能為你的攻擊買單。

自檢一下:當你氣到爆炸時,是否用言語傷人? 是否曾因「他先不對」而覺得自己攻擊是合理的?只要答案是Yes,記得:這是需要當下煞車的行為。


2️⃣ 跨入他人的課題,是錯的

「我只是為他好。」

「我看不下去,他一定要改。」

這些話聽起來像關心,實際上往往是跨入別人的課題。

書中明說:「不要去干涉別人的課題。」

跨入別人課題,會破壞橫向關係,導致權力鬥爭。

你以為自己在幫助,對方只覺得你在控制。


自檢一下:你是否常忍不住代替他人做決定? 是否常因為對方沒聽你的而惱怒?

如果是,這部分就是你的修正空間。


3️⃣ 追求優越感,是錯的

《被討厭的勇氣》裡一再強調:追求卓越(自己比昨天更好)是正向的,

追求優越感(我比別人更好)是錯的。

追求優越感會導致比較心態,破壞共同體感,讓你孤立。

自檢一下:當你成就感高漲時,是想分享,還是想證明比別人強? 當你看見別人成功時,是欣賞,還是心生酸意?

別讓優越感偷走了你的幸福感


4️⃣ 以「被他人認可」作為人生目標,是錯的

這幾乎是最常見的現代人錯誤方向之一。

書中說得很直接:「將人生目標放在被他人認可上,會讓人活得不自由。」

為了被喜歡而活,最終會變成為了活而演戲。

自檢一下:你是否常被「別人會怎麼想」綁住? 是否做決定時,腦中浮現「他會不會不喜歡我」?越在意他人認可,你的自由空間就越小。


5️⃣ 試圖操控他人行為,是錯的

用讚美、責備、獎懲、恐嚇、悲情訴求操控他人,是書中明確指出錯誤的行為。

因為這違反了課題分離,剝奪了他人的行動自由。真正的鼓勵,是承認他人的選擇與責任。

自檢一下:你是否常用「如果你不…我就…」來影響他人? 是否在不知不覺中,把讚美變成期待對方做某件事?

操控的背後,其實是對他人不信任的心態


6️⃣ 把自己活成「過去的受害者」,是錯的

《被討厭的勇氣》直接反駁原因論:「不是因為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你才這樣活,而是你選擇用這樣的方式活。」把自己的人生故事永遠綁在過去,是錯的。

因為你才是當下行動的主體,沒有人能替你決定如何活。


自檢一下:你是否常說「我就是因為以前…所以現在才會這樣」? 是否用過去為自己當下的行為開脫?

選擇當下,才是走出自由的起點


END:錯不是為了自責,是為了活得更自由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踩中了其中一兩條,請記得:

不是要你自責,而是要你有意識地煞車,調整行動。

錯的行為不是誰該羞恥的標籤,

而是提醒自己:我還有空間,還能更自由地活。

與其一味強調「我沒有錯」,

更有力量的是學會說:「我選擇不再這樣。」

因為幸福的人生,不是靠證明自己沒錯,而是靠持續修正行為,擁抱自由。

👉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也曾誤踩其中幾項呢?


湖面小卡

湖面小卡

歡迎留言聊聊,讓我們一起練習走向更自由的人生。

想像湖面的平靜,波紋自然擴散又歸於平穩。

情緒有波動,是自然的,不需抗拒。

閱讀本篇的每一段話,也是一場自我覺察的旅程。


如果你也渴望用書寫來療癒自己,或是想試著認識、照顧那個真實的自己,歡迎預約我的1對1免費書寫引導。讓我們一起,把情緒寫下來,把愛自己活出來。

📬 有興趣歡迎私訊預約,讓書寫成為你照顧自己的第一步。


👉 下一篇,我會分享:「再努力說話也沒用,溝通能省力才是王道」——破解高低心智差距,帶你學會4大溝通投入策略,減少關係內耗,活出更自在的人際節奏。敬請期待!


註:雖然《被討厭的勇氣》一貫反對用道德審判壓迫個體,但針對會破壞共同體感、阻礙自我成長的行為與信念,書中常以違反、否認、譴責、人生謊言或錯誤的生活型態等方式揭示其問題,提醒我們覺察、修正,活出更自由的自己。書中並不直接以「錯誤」一詞全盤界定上述行為,本文所納入的「錯誤範圍」係筆者整理書中相關語境所歸納,提供讀者作為參考,亦建議可再次細讀原書,以深化理解。

若讀者對「錯誤」一詞感到不適,亦可自行以「明確否認」等表述方式取代之,重點在於增進自我覺察,而非落入道德批判。

📚 本文為📘【心理學練習】8篇,想從頭閱讀系列文章 👉📘這本書讓我走上心理修復|勇氣練習01

你可能也會想看 📗【斷食日記01】這本書讓我開始療癒自己 📒當早療開始後|育兒日記01、📕寫給過去的我|乳癌與我01📙當圓禿來臨|圓禿曲01、📓自我介紹|AI筆記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靠近重建的路上
30會員
138內容數
我是32歲的護理師媽媽,歷經癌症與育兒後,走上療癒與創作之路。每一次療癒,都在靠近一個更大的共同體。這裡是我與你、與宇宙、與彼此靠近的路上。
靠近重建的路上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明明只是想輕鬆聊聊,對方卻突然臉色一沉、冷回應,甚至翻白眼?在《被討厭的勇氣》的觀點裡,情緒化溝通背後,其實藏著生活型態與目的論的影響。這篇文章拆解為何「說說而已」仍會觸發防衛情緒,教你用課題分離+橫向態度穩住自己,打造真正自由的對話空間。不是你的錯,是對方的生活型態在作祟——你可以學會優雅應對。
Thumbnail
2025/07/13
明明只是想輕鬆聊聊,對方卻突然臉色一沉、冷回應,甚至翻白眼?在《被討厭的勇氣》的觀點裡,情緒化溝通背後,其實藏著生活型態與目的論的影響。這篇文章拆解為何「說說而已」仍會觸發防衛情緒,教你用課題分離+橫向態度穩住自己,打造真正自由的對話空間。不是你的錯,是對方的生活型態在作祟——你可以學會優雅應對。
Thumbnail
2025/06/19
「我只是開玩笑啊!」當一句句「玩笑」讓你心裡發酸,別急著自我懷疑。《被討厭的勇氣》教我們:行為背後有目的,學會辨識「討厭你 vs. 開玩笑」,才是守住心理邊界的關鍵。本篇整理簡單判斷公式,帶你看懂什麼時候是真玩笑,什麼時候是包著玩笑皮的權力鬥爭或逃避行為,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減少內耗,活得更清明。
Thumbnail
2025/06/19
「我只是開玩笑啊!」當一句句「玩笑」讓你心裡發酸,別急著自我懷疑。《被討厭的勇氣》教我們:行為背後有目的,學會辨識「討厭你 vs. 開玩笑」,才是守住心理邊界的關鍵。本篇整理簡單判斷公式,帶你看懂什麼時候是真玩笑,什麼時候是包著玩笑皮的權力鬥爭或逃避行為,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減少內耗,活得更清明。
Thumbnail
2025/06/17
自卑感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怎麼用。勇氣心理學練習05,整理《被討厭的勇氣》中關於自卑感、追求卓越、自卑情結、優越情節、炫耀不幸的完整概念圖,幫助你自我檢視目前的心態狀態,學會將自卑感轉化為成長動力,走向更自由、更有貢獻感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6/17
自卑感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怎麼用。勇氣心理學練習05,整理《被討厭的勇氣》中關於自卑感、追求卓越、自卑情結、優越情節、炫耀不幸的完整概念圖,幫助你自我檢視目前的心態狀態,學會將自卑感轉化為成長動力,走向更自由、更有貢獻感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當「被討厭的勇氣」變成「做我想做的」 還記得那本曾風靡一時的《被討厭的勇氣》嗎?書中鼓勵我們活出真實的自我,勇敢面對被討厭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對書中的精髓漸漸模糊? 閱讀前哨站幫我們道出了書的核心: 用新的思維思考人際關係,有"勇氣"去改變思維及行動,馬上就能獲得
Thumbnail
當「被討厭的勇氣」變成「做我想做的」 還記得那本曾風靡一時的《被討厭的勇氣》嗎?書中鼓勵我們活出真實的自我,勇敢面對被討厭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對書中的精髓漸漸模糊? 閱讀前哨站幫我們道出了書的核心: 用新的思維思考人際關係,有"勇氣"去改變思維及行動,馬上就能獲得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負向人格」?不論對什麼事情總是提不起勁,對所有事情都抱持著負向的態度去思考——你是否也在被欺負自己的壞習慣折磨呢?這次收到了《擺脫欺負自己的壞習慣》,書中舉出了 40 個生活中常見的負面情境,並分門別類成生活、工作、內心和日常層面,每個問題都有提供相對應的想法和解決之道。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負向人格」?不論對什麼事情總是提不起勁,對所有事情都抱持著負向的態度去思考——你是否也在被欺負自己的壞習慣折磨呢?這次收到了《擺脫欺負自己的壞習慣》,書中舉出了 40 個生活中常見的負面情境,並分門別類成生活、工作、內心和日常層面,每個問題都有提供相對應的想法和解決之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