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勇氣心理學練習》第8篇
雖然《被討厭的勇氣》一貫反對用道德審判壓迫個體,但針對會破壞共同體感、阻礙自我成長的行為與信念,書中常以違反、否認、譴責、人生謊言或錯誤的生活型態等方式揭示其問題,幫助我們意識到哪些行為會使自己脫離幸福的方向,進而能當下煞車、修正行動,活出更自由的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並不直接以「錯誤」一詞全盤界定上述行為,因此本文所納入的「錯誤範圍」係筆者整理書中相關語境所歸納,提供讀者作為參考,亦建議可再次細讀原書,以深化理解。
📻 建議閱讀氣氛
可搭配溫暖舒緩的鋼琴曲,陪自己用平穩心情細讀本篇。 避免搭配重節奏或激昂情緒類音樂,容易干擾理性思考喔~
在這個「人人都說要活出自己」的時代(咦?我舞出和平共處圓禿曲?)
你是否也曾經有過這種感覺:
我已經很努力做到「課題分離」了,
為什麼還是覺得活得綁手綁腳、情緒耗盡?
更殘酷的現實是,
很多我們以為「是我為自己負責、活出主體性」的行為,
其實早已踩進了《被討厭的勇氣》裡明示為「錯」的地雷。
因為真正的自由,不是無止境做自己,
而是避免那些會破壞自己與他人幸福感的錯誤行動模式。
本篇文章就教你,超簡單的「懶人自檢法」,
幫你一次整理出《被討厭的勇氣》中明示為「錯」的行為, 也順便檢視一下自己,以下6點有沒有不小心誤踩。
1️⃣ 發動攻擊,是錯的
這是一條零模糊空間的界線。
無論被挑釁多少、對方有沒有做錯,
只要你選擇主動攻擊(言語攻擊、行為攻擊),就是錯的。(方唐鏡:來打我呀?)
《被討厭的勇氣》裡寫得很清楚:
「無論在哪種情況下,只有發動攻擊的那個人才是有問題的。」
👉 行動的責任在行動者,沒有人能為你的攻擊買單。
自檢一下:當你氣到爆炸時,是否用言語傷人? 是否曾因「他先不對」而覺得自己攻擊是合理的?只要答案是Yes,記得:這是需要當下煞車的行為。
2️⃣ 跨入他人的課題,是錯的
「我只是為他好。」
「我看不下去,他一定要改。」
這些話聽起來像關心,實際上往往是跨入別人的課題。
書中明說:「不要去干涉別人的課題。」
跨入別人課題,會破壞橫向關係,導致權力鬥爭。
你以為自己在幫助,對方只覺得你在控制。
自檢一下:你是否常忍不住代替他人做決定? 是否常因為對方沒聽你的而惱怒?
如果是,這部分就是你的修正空間。
3️⃣ 追求優越感,是錯的
《被討厭的勇氣》裡一再強調:追求卓越(自己比昨天更好)是正向的,
追求優越感(我比別人更好)是錯的。
追求優越感會導致比較心態,破壞共同體感,讓你孤立。
自檢一下:當你成就感高漲時,是想分享,還是想證明比別人強? 當你看見別人成功時,是欣賞,還是心生酸意?
別讓優越感偷走了你的幸福感。
4️⃣ 以「被他人認可」作為人生目標,是錯的
這幾乎是最常見的現代人錯誤方向之一。
書中說得很直接:「將人生目標放在被他人認可上,會讓人活得不自由。」
為了被喜歡而活,最終會變成為了活而演戲。
自檢一下:你是否常被「別人會怎麼想」綁住? 是否做決定時,腦中浮現「他會不會不喜歡我」?越在意他人認可,你的自由空間就越小。
5️⃣ 試圖操控他人行為,是錯的
用讚美、責備、獎懲、恐嚇、悲情訴求操控他人,是書中明確指出錯誤的行為。
因為這違反了課題分離,剝奪了他人的行動自由。真正的鼓勵,是承認他人的選擇與責任。
自檢一下:你是否常用「如果你不…我就…」來影響他人? 是否在不知不覺中,把讚美變成期待對方做某件事?
操控的背後,其實是對他人不信任的心態。
6️⃣ 把自己活成「過去的受害者」,是錯的
《被討厭的勇氣》直接反駁原因論:「不是因為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你才這樣活,而是你選擇用這樣的方式活。」把自己的人生故事永遠綁在過去,是錯的。
因為你才是當下行動的主體,沒有人能替你決定如何活。
自檢一下:你是否常說「我就是因為以前…所以現在才會這樣」? 是否用過去為自己當下的行為開脫?
選擇當下,才是走出自由的起點。
END:錯不是為了自責,是為了活得更自由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踩中了其中一兩條,請記得:
不是要你自責,而是要你有意識地煞車,調整行動。
錯的行為不是誰該羞恥的標籤,
而是提醒自己:我還有空間,還能更自由地活。
與其一味強調「我沒有錯」,
更有力量的是學會說:「我選擇不再這樣。」
因為幸福的人生,不是靠證明自己沒錯,而是靠持續修正行為,擁抱自由。
👉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也曾誤踩其中幾項呢?

湖面小卡
歡迎留言聊聊,讓我們一起練習走向更自由的人生。
想像湖面的平靜,波紋自然擴散又歸於平穩。
情緒有波動,是自然的,不需抗拒。
閱讀本篇的每一段話,也是一場自我覺察的旅程。
如果你也渴望用書寫來療癒自己,或是想試著認識、照顧那個真實的自己,歡迎預約我的1對1免費書寫引導。讓我們一起,把情緒寫下來,把愛自己活出來。
📬 有興趣歡迎私訊預約,讓書寫成為你照顧自己的第一步。
👉 下一篇,我會分享:「再努力說話也沒用,溝通能省力才是王道」——破解高低心智差距,帶你學會4大溝通投入策略,減少關係內耗,活出更自在的人際節奏。敬請期待!
註:雖然《被討厭的勇氣》一貫反對用道德審判壓迫個體,但針對會破壞共同體感、阻礙自我成長的行為與信念,書中常以違反、否認、譴責、人生謊言或錯誤的生活型態等方式揭示其問題,提醒我們覺察、修正,活出更自由的自己。書中並不直接以「錯誤」一詞全盤界定上述行為,本文所納入的「錯誤範圍」係筆者整理書中相關語境所歸納,提供讀者作為參考,亦建議可再次細讀原書,以深化理解。
若讀者對「錯誤」一詞感到不適,亦可自行以「明確否認」等表述方式取代之,重點在於增進自我覺察,而非落入道德批判。
📚 本文為📘【心理學練習】8篇,想從頭閱讀系列文章 👉📘這本書讓我走上心理修復|勇氣練習01
你可能也會想看 📗【斷食日記01】這本書讓我開始療癒自己 📒當早療開始後|育兒日記01、📕寫給過去的我|乳癌與我01、📙當圓禿來臨|圓禿曲01、📓自我介紹|AI筆記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