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別人是不是在「假開玩笑真攻擊」?|勇氣心理學練習0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為《勇氣心理學練習》第6篇

「我也不知道他是真的討厭我,還是在開玩笑。」

「唉呦你又換新興趣了哦?」

很多人在人際關係裡,會遇到這樣的困惑。

明明是朋友、同事、親密伴侶,卻常常在輕描淡寫的玩笑中感受到刺痛。 但自己又不敢說破,怕被回一句:「你太敏感了啦~我只是開玩笑啊!」

那到底什麼時候是「真的開玩笑」?

什麼時候其實是「包著玩笑皮的權力鬥爭」? 《被討厭的勇氣》裡的目的論思維,給我們一個很有力的拆解框架。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用簡單的判斷公式

教你學會分辨「討厭你 vs. 開玩笑」, 幫你守住心理邊界,減少無謂內耗。


📻 建議閱讀氣氛

可搭配輕柔的鋼琴曲或白噪音,陪自己用溫柔心情細讀本篇。 因為這篇不是教你去反擊別人, 而是幫你看清行為背後的目的,選擇更自由的行動策略


1.【目的論核心】行為是出於目的,不是情緒驅動

在《被討厭的勇氣》中,哲學家強調:

👉「不是因為我生氣所以攻擊你,而是我有目的要攻擊你,所以選擇用生氣的行為。」

👉 同理,不是因為我開心所以開玩笑,而是我想透過開玩笑達成某種目的

所以關鍵不在行為形式(玩笑 vs. 討厭),

而在於行為背後的目的性


2.【健康目的】促進共同體感 → 真正的開玩笑

健康的開玩笑,目的是促進共同體感。

👉 目的是拉近彼此距離 → 讓關係更輕盈、更多信任

👉 即使觸及短處,語氣與氛圍仍是「我和你是一起的」 → 不會讓對方感到羞辱、被排斥 👉 玩笑後關係是加分的 → 彼此心理距離更近


自檢一下

  • 他開玩笑後,你感覺更放鬆了?還是更緊繃了?
  • 你在被開玩笑時,有沒有感覺自己仍被平等對待?

如果答案是放鬆+平等 → 大機率是健康的開玩笑。


3.【權力目的】壓低你 → 偽裝成玩笑的攻擊

很多「玩笑」其實是假借玩笑形式,實行權力鬥爭的攻擊行為。

常見目的包括:

  • 維持心理優越位置 → 透過開你短處的玩笑,暗示「我比較厲害」
  • 釋放未能直接表達的負面情緒 → 用開玩笑的方式報復、懲罰你
  • 切斷關係/保持距離 → 透過開帶刺的玩笑,讓你主動遠離

自檢一下

  • 玩笑後你是否感到被羞辱、價值感被拉低?
  • 他是否總是挑「你最在意的短處」開玩笑?
  • 他是否會說「你太敏感了啦」來否認你的受傷感受?

如果答案是yes → 大機率是包著玩笑皮的權力鬥爭,行為目的是壓低你/保護自己不想承擔的部分。


4.【逃避目的】用討厭你來切斷關係

在《被討厭的勇氣》中,哲學家也提到:

討厭自己/討厭他人,很多時候是「為了逃避人際關係」而選擇的手段。

同理,「我討厭你」「我一直開你玩笑(但其實是想讓你疏遠我)」 →

常常是為了保持心理距離/逃避關係責任


自檢一下

  • 這個人最近是否主動減少和你互動?
  • 玩笑是否越開越過界,目的是想逼你知難而退?
  • 你是否能感覺到,對方其實在刻意冷卻你們的關係?

如果是 → 他可能並不是真的想開玩笑,而是想用「討厭你/讓你受不了」的方式切斷關係


5.判斷公式(可收藏)

你可以用這組簡單判斷公式,幫助自己快速辨識:開完玩笑後,你的感受是什麼?

  • 輕鬆、信任感增加 → 真正的開玩笑
  • 緊繃、羞辱、價值感下降 → 權力鬥爭/壓低你
  • 疏離感加劇、關係明顯降溫 → 逃避責任/想切斷關係

👉 行為目的判斷比行為表面更重要。


END:學會看目的,不再內耗自己

很多人被「你太敏感了啦~我只是開玩笑啊!」這句話綁住,

結果一直自我懷疑,默默承受不該承受的羞辱感與內耗。

《被討厭的勇氣》教我們:

行為背後有目的,學會辨識目的性,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心理邊界。

你可以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但不需要接受任何包著「玩笑」皮,實則侵犯你價值感的行為。

願你學會用更清明的眼光,看懂人際互動的真相,

也願你在該立界線時,勇敢說出自己的底線。


📌 下一篇,我想邀請你一起練習:「當對方在溝通中突然情緒化時,我們如何用勇氣心理學的態度,穩住自己的橫向溝通風格?」我會分享具體的應對技巧,陪你一起打造更自由、自在的對話空間。敬請期待!


【參考資料】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著,究竟出版,2014
  • Adler, A.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1931).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Dreikurs, R. The Challenge of Parenthood. (1958). Hawthorn Books.
  • 岸見一郎《勇氣心理學講義》課程整理筆記,2021
  • 相關概念延伸參考:
    • 目的論思維(teleology)
    • 權力鬥爭(struggle for superiority / power struggle)
    • 共同體感(Gemeinschaftsgefühl / social interest)
    • 課題分離(separation of tasks)

備註:假開玩笑真攻擊的判斷公式為筆者依據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被討厭的勇氣》書中觀點,以及自身經驗整合歸納,非直接摘錄於單一文獻。

📚 本文為📘【勇氣練習】第6篇,想從頭閱讀系列文章 👉📘這本書讓我走上心理修復|勇氣練習01

你可能也會想看 📗【斷食日記01】這本書讓我開始療癒自己 📒當早療開始後|育兒日記01、📕寫給過去的我|乳癌與我01📙當圓禿來臨|圓禿曲01、📓自我介紹|AI筆記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uexingway-avatar-img
2025/06/19
哇,判斷玩笑真有用!守住心理邊界,生活更輕鬆~😌
靜止代謝率1800的女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9
juexingway 願我們都過得幸福🥰
avatar-img
靠近重建的路上
15會員
77內容數
我是32歲的護理師媽媽,歷經癌症與育兒後,走上療癒與創作之路。每一次療癒,都在靠近一個更大的共同體。這裡是我與你、與宇宙、與彼此靠近的路上。
靠近重建的路上的其他內容
2025/06/17
自卑感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怎麼用。勇氣心理學練習05,整理《被討厭的勇氣》中關於自卑感、追求卓越、自卑情結、優越情節、炫耀不幸的完整概念圖,幫助你自我檢視目前的心態狀態,學會將自卑感轉化為成長動力,走向更自由、更有貢獻感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6/17
自卑感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怎麼用。勇氣心理學練習05,整理《被討厭的勇氣》中關於自卑感、追求卓越、自卑情結、優越情節、炫耀不幸的完整概念圖,幫助你自我檢視目前的心態狀態,學會將自卑感轉化為成長動力,走向更自由、更有貢獻感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6/15
我們常以為「了解自己」是自我成長的起點,殊不知「假了解」心態反而成為自我設限的牢籠。
本篇整理5種常見的「假自我了解」心態,包括「我就是這樣的人」、「我知道我為何這樣所以改不了」等誤區,並提出正向轉化建議。
當願意接納,才真正開啟了自由之路。
你是否中了這些陷阱?文中附有自我檢測表,邀請你一起探索。
Thumbnail
2025/06/15
我們常以為「了解自己」是自我成長的起點,殊不知「假了解」心態反而成為自我設限的牢籠。
本篇整理5種常見的「假自我了解」心態,包括「我就是這樣的人」、「我知道我為何這樣所以改不了」等誤區,並提出正向轉化建議。
當願意接納,才真正開啟了自由之路。
你是否中了這些陷阱?文中附有自我檢測表,邀請你一起探索。
Thumbnail
2025/05/22
「人有無限的可能,所以我不可能不行。」這句話曾是我的座右銘,也成了我逼迫自己的理由。直到生病,我才發現:真正的勇氣不是一直前進,而是知道何時該停下。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優越不等於過度努力,而是發揮自己的獨特性。這篇文章,是我與那句話重新對話的過程。願你也能找到屬於你的節奏與界限。
Thumbnail
2025/05/22
「人有無限的可能,所以我不可能不行。」這句話曾是我的座右銘,也成了我逼迫自己的理由。直到生病,我才發現:真正的勇氣不是一直前進,而是知道何時該停下。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優越不等於過度努力,而是發揮自己的獨特性。這篇文章,是我與那句話重新對話的過程。願你也能找到屬於你的節奏與界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Thumbnail
開玩笑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可以增加彼此的親密感和愉快的氛圍。不過有時候開玩笑如果不注意,反而可能會傷害對方的感受。為了確保我們的玩笑,能夠讓大家開心而不是不快,來看看這5個注意事項。 1. 瞭解對方的底線 每個人的幽默感和接受程度都不同。在開玩笑之前,先了解對方的底線和敏感點,避免觸及對方不喜
Thumbnail
開玩笑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可以增加彼此的親密感和愉快的氛圍。不過有時候開玩笑如果不注意,反而可能會傷害對方的感受。為了確保我們的玩笑,能夠讓大家開心而不是不快,來看看這5個注意事項。 1. 瞭解對方的底線 每個人的幽默感和接受程度都不同。在開玩笑之前,先了解對方的底線和敏感點,避免觸及對方不喜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當「被討厭的勇氣」變成「做我想做的」 還記得那本曾風靡一時的《被討厭的勇氣》嗎?書中鼓勵我們活出真實的自我,勇敢面對被討厭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對書中的精髓漸漸模糊? 閱讀前哨站幫我們道出了書的核心: 用新的思維思考人際關係,有"勇氣"去改變思維及行動,馬上就能獲得
Thumbnail
當「被討厭的勇氣」變成「做我想做的」 還記得那本曾風靡一時的《被討厭的勇氣》嗎?書中鼓勵我們活出真實的自我,勇敢面對被討厭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對書中的精髓漸漸模糊? 閱讀前哨站幫我們道出了書的核心: 用新的思維思考人際關係,有"勇氣"去改變思維及行動,馬上就能獲得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總是引不起他的興趣,甚至還會出言吐槽,說出幾句自以為幽默而犀利(毒舌)的話,自我感覺良好 身邊如果有這樣的朋友,我們肯定會慢慢不再願意跟他分享日常,因為覺得「掃興」,原先的熱情就像是碰到了一盆冷水,瞬間被澆熄 其實掃興的人不只會掃別人的興,更重要的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總是引不起他的興趣,甚至還會出言吐槽,說出幾句自以為幽默而犀利(毒舌)的話,自我感覺良好 身邊如果有這樣的朋友,我們肯定會慢慢不再願意跟他分享日常,因為覺得「掃興」,原先的熱情就像是碰到了一盆冷水,瞬間被澆熄 其實掃興的人不只會掃別人的興,更重要的
Thumbnail
探討「我是為你好」的矛盾性,認識控制傾向的特徵並提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分析了控制傾向人的特徵以及與之相處的技巧,引導人們學會尊重對方的選擇並堅定捍衛自己的價值觀。文章闡述了控制傾向的原因,以及正確理解「我是為你好」的態度。
Thumbnail
探討「我是為你好」的矛盾性,認識控制傾向的特徵並提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分析了控制傾向人的特徵以及與之相處的技巧,引導人們學會尊重對方的選擇並堅定捍衛自己的價值觀。文章闡述了控制傾向的原因,以及正確理解「我是為你好」的態度。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幽默是一種智慧的展現,需要讀書、觀察和思考,而搞笑則只帶來笑聲卻沒有更多。幽默需要善意和寬容,結合了對生活的瞭解和展望,而搞笑則有可能傷害他人。文章探討了幽默與搞笑的界線,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Thumbnail
幽默是一種智慧的展現,需要讀書、觀察和思考,而搞笑則只帶來笑聲卻沒有更多。幽默需要善意和寬容,結合了對生活的瞭解和展望,而搞笑則有可能傷害他人。文章探討了幽默與搞笑的界線,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
Thumbnail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