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努力說話也沒用,溝通能省力才是王道|勇氣心理學練習0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為《勇氣心理學練習》第9篇

破解高低心智差距,4大策略讓你不再內耗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驗——

你以為自己溝通得很清楚,對方卻當場翻白眼、發飆,最後累的都是你?

很多人以為溝通只靠技巧,其實 雙方的心智成熟度差距,才是最大隱形殺手。

頻段不對,說破嘴都沒用,反而消耗自己的能量。


今天就教你一套「心智成熟度判斷法+4大溝通投入策略」,幫助你在關係裡更聰明選擇投入能量的位置,減少無謂內耗。


低心智差距的3大風險

在進入策略前,先幫你釐清:低心智成熟度差距帶來的3大風險是什麼?

1️⃣ 情緒反噬風險 → 你說什麼都會被扣帽子/攻擊人格

2️⃣ 權力鬥爭風險 → 溝通變成勝負場,不是交流場

3️⃣ 自我價值侵蝕風險 → 你越努力解釋,對方越覺得你「問題多」,反而拉低自信與內在穩定性

👉 很多高敏感、高覺察的人,常常卡在這些場域無法抽身,最後深度內耗。


高低心智差距的判斷公式

先用這5題懶人判斷表,快速評估眼前的對話對象屬於哪一種頻段:

☑ 話題開放嗎?

☑ 情緒穩定嗎?

☑ 思維彈性夠嗎?

☑ 內在安全感穩嗎?

☑ 有學習成長意願嗎?

👉 只要1題答「沒有」,此時進行「深度溝通」就是高風險行為 → 應改用 策略性投入模式,而非情感全投入模式。


4大溝通投入策略

1️⃣ 設定邊界,明確溝通層級

高心智對象 → 可全頻段交流,包含價值觀/未來規劃/情緒深層議題。

低心智對象 → 僅限「事務性/操作性溝通」,不進入價值觀與自我認知層級。 → 不要過度期待改變對方,只維持功能性互動。


2️⃣ 善用「事實陳述+感受分離法」

避免落入「你為什麼這樣?」的糾纏 → 改用「我現在的觀察是⋯⋯,我的感受是⋯⋯,需要的是⋯⋯」。

降低對方自我價值感被攻擊的防衛反應。


3️⃣ 練習「策略性退場」,避免陷入情緒漩渦

當對方進入情緒外爆/權力鬥爭場域 → 不爭辯、不解釋、不延伸話題,明確表達暫停對話/退出當下場域

保護自己的情緒能量與內在穩定性優先。


4️⃣ 投入關係資源時,定期評估「收益比」

不是每段關係都值得長期投入「高能量對話資源」。

定期自我評估:「我在這段關係裡投入的心力/時間/能量,是否有健康回饋?」 → 若長期是單向輸出,應考慮降頻或限縮互動層級,避免自我消耗成長動能。


END:溝通的智慧,不是贏對話,而是省力選擇頻段

不是你不夠會說話,是頻段不對,說再多也沒用。

懂得判斷 → 設邊界 → 用對策略 → 節省能量 → 才能把珍貴的情感留給值得的人。

這場溝通升級的練習,值得每個努力活得清醒的人學會。

願你走進未來每一段關係時,能更自在、更省力、更有質感地選擇交流的方式與對象。


🎉 小小祝賀一下自己:7/24,這篇文章剛被選入即時精選
就像,被平常很嚴肅、一板一眼的教授,突然叫過去,然後對我說:「你有進步,你很努力,別輕視自己。」,這對於我一個寫作新手小白,很重要🥹⭐️

也許代表著,我努力把難說的心事,變得更容易被理解,這份用心,宇宙與你們都感受到了。

🖋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說不出口、講不清楚、越講越累」的溝通困境,也許你需要的不是更多說服技巧,而是一場溫柔的「自我對話」。

📬 我正在進行限量免費的 一對一書寫引導體驗,陪你釐清情緒、看見自己、練習把卡住的話,用文字說出來。

歡迎預約 30 分鐘的初次體驗+10 分鐘深度用戶調查,讓我了解你的需求,也送你一份Google文件模板。

💌 感謝你讀到這裡,也許我們不是為了說服別人而說話,而是為了更清楚地成為自己而表達。


參考資料】

  •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究竟出版,2014年。
  • Alfred Adler,《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Basic Books,1998年。
  • Carol S. Dweck,《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Random House,2006年。(思維彈性 vs 僵化心態理論依據)
  • Susan Forward,《Emotional Blackmail》,HarperCollins,1997年。(情緒勒索/低安全感互動場域相關概念)

本文策略框架為筆者依據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被討厭的勇氣》觀點,以及自我探索與實務經驗整合歸納,非直接摘錄於單一文獻。

📚 本文為📘【心理學練習】第9篇,想從頭閱讀系列文章 👉📘這本書讓我走上心理修復|勇氣練習01

你可能也會想看 📗【斷食日記01】這本書讓我開始療癒自己 📒當早療開始後|育兒日記01、📕寫給過去的我|乳癌與我01📙當圓禿來臨|圓禿曲01、📓自我介紹|AI筆記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靠近重建的路上
30會員
141內容數
我是32歲的護理師媽媽,歷經癌症與育兒後,走上療癒與創作之路。每一次療癒,都在靠近一個更大的共同體。這裡是我與你、與宇宙、與彼此靠近的路上。
靠近重建的路上的其他內容
2025/07/15
在關係裡努力做到課題分離,卻依然情緒內耗、深感疲憊?《被討厭的勇氣》中,其實明示許多會破壞共同體感、阻礙自我成長的行為與信念。本篇整理六大「錯誤行為自檢清單」,幫助你辨識那些讓自己不自由的模式。覺察不是為了自責,而是為了活出更自由的自己。這場閱讀旅程,邀你一同進行溫柔的自我覺察。
Thumbnail
2025/07/15
在關係裡努力做到課題分離,卻依然情緒內耗、深感疲憊?《被討厭的勇氣》中,其實明示許多會破壞共同體感、阻礙自我成長的行為與信念。本篇整理六大「錯誤行為自檢清單」,幫助你辨識那些讓自己不自由的模式。覺察不是為了自責,而是為了活出更自由的自己。這場閱讀旅程,邀你一同進行溫柔的自我覺察。
Thumbnail
2025/07/13
明明只是想輕鬆聊聊,對方卻突然臉色一沉、冷回應,甚至翻白眼?在《被討厭的勇氣》的觀點裡,情緒化溝通背後,其實藏著生活型態與目的論的影響。這篇文章拆解為何「說說而已」仍會觸發防衛情緒,教你用課題分離+橫向態度穩住自己,打造真正自由的對話空間。不是你的錯,是對方的生活型態在作祟——你可以學會優雅應對。
Thumbnail
2025/07/13
明明只是想輕鬆聊聊,對方卻突然臉色一沉、冷回應,甚至翻白眼?在《被討厭的勇氣》的觀點裡,情緒化溝通背後,其實藏著生活型態與目的論的影響。這篇文章拆解為何「說說而已」仍會觸發防衛情緒,教你用課題分離+橫向態度穩住自己,打造真正自由的對話空間。不是你的錯,是對方的生活型態在作祟——你可以學會優雅應對。
Thumbnail
2025/06/19
「我只是開玩笑啊!」當一句句「玩笑」讓你心裡發酸,別急著自我懷疑。《被討厭的勇氣》教我們:行為背後有目的,學會辨識「討厭你 vs. 開玩笑」,才是守住心理邊界的關鍵。本篇整理簡單判斷公式,帶你看懂什麼時候是真玩笑,什麼時候是包著玩笑皮的權力鬥爭或逃避行為,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減少內耗,活得更清明。
Thumbnail
2025/06/19
「我只是開玩笑啊!」當一句句「玩笑」讓你心裡發酸,別急著自我懷疑。《被討厭的勇氣》教我們:行為背後有目的,學會辨識「討厭你 vs. 開玩笑」,才是守住心理邊界的關鍵。本篇整理簡單判斷公式,帶你看懂什麼時候是真玩笑,什麼時候是包著玩笑皮的權力鬥爭或逃避行為,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減少內耗,活得更清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團體生活充斥著溝通,培養溝通能力是重要的。長期溝通可能帶來疲憊感,轉個方向討論重要性與雙向利益能改善。
Thumbnail
團體生活充斥著溝通,培養溝通能力是重要的。長期溝通可能帶來疲憊感,轉個方向討論重要性與雙向利益能改善。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