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努力」解釋成效不彰:《再忙也不會出錯的精準執行力》教你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鳥原隆志|出版社:采實文化

在現代職場裡,忙碌幾乎成為一種默認的「敬業表現」。但你是否也曾疑惑:每天加班、拼命多工,卻總是忙到焦頭爛額,成果卻不盡理想?《再忙也不會出錯的精準執行力》正是一本為這樣的我們量身打造的工作生存指南。

這本書是《再忙也不會出錯的完美工作執行力》的全新改版,由日本知名企業訓練顧問鳥原隆志撰寫。他跳脫傳統管理書籍的理論堆砌,採取更故事化與生活化的寫法,深入剖析職場中「努力≠成果」的真實根源,並提供一套可實踐、可複製的「周到化工作術」。

raw-image


關鍵不是更努力,而是更周到

鳥原主張:想在有限時間內達成高品質成果,不在於埋頭苦幹,而在於是否「有系統地思考與安排」。他以時間管理的「四象限理論」為骨幹,強調我們應該將心力投注在「B象限」──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例如:計畫規劃、風險控管、人際維繫、部屬培育與資源維護等。這些往往是被我們忽略的潛力區,但卻是穩定產出、避免意外、爭取餘裕的核心關鍵。

書中同時提醒讀者,許多人誤陷「期限敏感症候群」:對時限過度焦慮,反而錯失重新評估任務重要性的機會。唯有透過事前準備、任務篩選與價值釐清,我們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快速且正確的判斷,跳脫緊急瑣事的泥淖。

忙碌 ≠ 有價值,請把你的時間還給自己

身為長期閱讀管理書的讀者,我曾在接觸過類似的 B 象限概念。然而,鳥原的敘述方式格外親切——他用實例與故事點出職場真實的困境與選擇,使抽象的概念化為可行的日常操作,格外適合在快節奏、講求應變的工作環境中閱讀與實踐。

我尤其認同他提出的一句質疑:「這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真的非我不可嗎?」太多時候,我們將精力耗費在第一時間的回應與支援上,卻忽略了那些能夠「從源頭解決問題」的根本任務。這本書不只是告訴你該做什麼,更引導你去建立一套能讓工作自我運轉的機制。當你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B象限系統,就能從每天救火的被動狀態中脫身,回歸一個有策略、有選擇權的職場人生。


結語:讓工作回歸價值本質,而非感覺上的「忙」

早在介紹《時間經濟學:最佳工作時序白金四原則》與《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時,我就認同一個觀點: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第二象限/B 象限的任務上。

相較於管理書偏重理論,《再忙也不會出錯的精準執行力》以故事作為引導,將時間與任務管理的邏輯說得淺白易懂,特別適合節奏快速、壓力沉重的現代職場人閱讀。書中最啟發我的是,B 象限不只是要完成的清單,而是可以由我們動建立的系統:像是培育人才、建立人際網絡、風險控管、設備保養、計畫安排等。這些不是立即見效的任務,卻是撐起整體效能的根基。

當我們願意投資時間,去建立「讓工作自己運轉」的機制,就能跳脫永無止盡的應急狀態,重拾對節奏與選擇的掌握權,讓職場不再只是夾縫求生,而是有策略地精進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斯的煉金工房
488會員
325內容數
深度書評、影評、理財觀點與創作筆記,帶你用條理與觀點看懂生活大小事。持續更新,適合喜歡思考與深度內容創作的你。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書結合溝通、價值、團隊、決策、創新和成長等六個篇章,適合不同階段的職場人士。此書作者李文勇是知名的暢銷作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諮詢師與培訓師,本文從提升「強化個人職場力」的角度,去進行書籍的評論。
Thumbnail
本書結合溝通、價值、團隊、決策、創新和成長等六個篇章,適合不同階段的職場人士。此書作者李文勇是知名的暢銷作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諮詢師與培訓師,本文從提升「強化個人職場力」的角度,去進行書籍的評論。
Thumbnail
當今社會的忙碌現象與「忙碌文化」密不可分,為瞭解決過勞問題,著重於重塑任務、明確優先事項和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文章分享有效的時間管理和任務規劃對於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保護並增強生活品質與家庭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當今社會的忙碌現象與「忙碌文化」密不可分,為瞭解決過勞問題,著重於重塑任務、明確優先事項和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文章分享有效的時間管理和任務規劃對於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保護並增強生活品質與家庭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我們時常陷入一個困境,是要追求完美還是要接住各種可能問題 ? 許多人習慣花費大量時間,一一考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等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花很多時間推敲擬定解決方案,確保客人和老闆的要求能夠完美達成。 這種做法確保我們不會遺漏任何細節,但往往也讓工作變得複雜而繁瑣。
Thumbnail
我們時常陷入一個困境,是要追求完美還是要接住各種可能問題 ? 許多人習慣花費大量時間,一一考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等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花很多時間推敲擬定解決方案,確保客人和老闆的要求能夠完美達成。 這種做法確保我們不會遺漏任何細節,但往往也讓工作變得複雜而繁瑣。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Thumbnail
『深度職場力』一書介紹了『自我決定論』理論架構,強調職場工作需要滿足自主、勝任和歸屬的心理需求,並透過技能思維累積職涯資本。書中提到了如何磨練珍貴技能、自主性的陷阱、使命感的重要性等觀點,並結合『刻意練習』一書的原則。
Thumbnail
『深度職場力』一書介紹了『自我決定論』理論架構,強調職場工作需要滿足自主、勝任和歸屬的心理需求,並透過技能思維累積職涯資本。書中提到了如何磨練珍貴技能、自主性的陷阱、使命感的重要性等觀點,並結合『刻意練習』一書的原則。
Thumbnail
"好想準時下班 ヽ(`Д´)ノ " 相信這一定是許多社畜上班族的內心話。究竟要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 趕快往下看看吧!
Thumbnail
"好想準時下班 ヽ(`Д´)ノ " 相信這一定是許多社畜上班族的內心話。究竟要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 趕快往下看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