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職場的績效威脅:法律漏洞與自保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會議室裡,查得皺著眉頭盯著專案排程表:「嗯?這個功能要 5 天?你是沒概念還是怎樣?你知道你這樣排,你們績效會不好看吧?」

沒罵人,沒拍桌,語氣還算平靜。但全場空氣瞬間凝結。被點名的人苦笑一下,嘴上說「會再調整」,但心裡已經問候查得祖宗十八代一百次了。

這不是在討論專案成本,這是在威脅與恐嚇。

查得這一句「你們這樣績效不會太好看」,這樣不算是威脅嗎?聽了讓人家好生氣,人家也是認真努力的在做好他的工作,只是不合查得的意,就要這樣被否定,就問,誰咽得下這口氣?


這樣不違法嗎?

老實說,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會想:「老闆這樣講,就是在威脅吧!」除了感覺不舒服以外還會覺得氣憤很不爽。畢竟我們工作這麼辛苦,聽老闆的話,不就是為了績效好一點獎金可以可以多領一點嗎?

老實說,我覺得把績效掛在嘴邊的老闆,不僅不會管理,還很缺德,甚至沒能力。

我們來以以一個一般人在網路可以查到的法律條文,來研究看看到底能不能對愛使用「績效威脅」的主管有點辦法。

刑法

恐嚇罪(刑法305條):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要「對身體、名譽或財產」明確提出損害威脅才算。單純說「你績效會不好看,獎金可能不會太多」,不構成威脅,也很難舉證。因為,年終屬於獎金,且沒有構成明確的「財產損害威脅」。

勞基法

勞基法第26條:「雇主不得預扣勞工工資」

主管通常不會說「扣你薪水」,而是說「你這樣獎金可能會被扣」。

因為獎金根本不一定算工資,除非公司白紙黑字寫明「達標就一定給」,那才有機會用法律討回來。但多數公司都會避開這點,說什麼「獎金是鼓勵性質,不是保證發放」——這樣法律就沒輒了。

甚至績效評分標準也不透明,大部分都是主管自己心裡覺得怎樣,完全黑箱不透明!

職安法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1項第3款:雇主應預防「他人行為對勞工造成的精神不法侵害」。

但什麼叫做「精神不法侵害」?目前還沒有標準答案。法院也很難處理。通常只能輔導、勸導並無法強制處分。所以說這個也沒什麼用。

現階段法律幫不太上忙,但還是要自保

雖然目前現行法律對於職場霸凌威脅績效這個狀況還是無法可管。但我還是建議你可以多收集證據,也許未來可以用上。今年(2025)勞動部有在研議修法把職場霸凌修入職業安全衛生法 。以下是我建議的做法

  • 錄音與紀錄會議內容,包括主管的語氣與具體用詞,畢竟錄音紀錄是一個可以自保的方式。
  • 保留書面紀錄:LINE、Slack、Email 皆可。
  • 了解制度規範,確認獎金是否真的如主管所言可全權裁量。
  • 尋求支持者:找信任的同事,共同紀錄類似情況。
  • 保存身心健康證明:若有因爲主管的威脅造成壓力,建議可以看一下心理諮商並保留診斷或諮商紀錄。

收集證據不一定是要對付或是提告,但是為了萬一有用上的一天可以保護自己。

結語

在現行法律下,「用績效威脅員工」尚未被明確認定為違法行為,但這並不代表主管的作為就可以被容許。 若除了績效壓力外,還有其他語言貶低、刁難排擠、故意剝奪資源等情形,這些都可能構成職場霸凌的綜合事證,建議一併記錄保留,日後將是有力的證據。

在台灣的職場中,勞工面對主管時經常處於劣勢,再加上同儕間的不團結與沉默,讓很多霸凌事件難以浮上檯面。 與其正面硬碰、不如審慎因應——冷靜觀察,默默收集,等待適當時機出手,反而更能保護自己。


被主管用績效威脅過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讓大家知道這種鳥事有多普遍。


法律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為個人觀點與查詢所得的公開法律資訊彙整,非法律專業意見,亦不構成法律諮詢建議。如您遇有實際法律爭議或權益受損之情況,建議諮詢具資格之律師或相關法律專業人員,以獲得適切協助。

參考資料

職安更全面 霸凌零容忍 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送行政院審查 https://www.mol.gov.tw/1607/1632/1633/80231/post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53656

CSR天下職場霸凌調查 https://csr.cw.com.tw/article/43316

預扣工資合法嗎 https://taiwanlawforum.com/2021/09/10/%E9%A0%90%E6%89%A3%E5%B7%A5%E8%B3%87/

刑法

恐嚇罪(刑法305條)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C0000001&flno=305

公然侮辱罪(刑法309條)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C0000001&flno=309

強制罪(刑法304條)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C0000001&flno=304

勞基法

勞基法第26條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N0030001&flno=26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N0060001&flno=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om的沙龍
7會員
36內容數
我是一個從科技業轉職的軟體工程師
To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5
主管查得經常追問員工請假原因,甚至涉及隱私,引發員工不滿。本文分析查得行為背後的可能心理因素,並從個人資料保護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民法等面向探討其行為的法律責任,最後提供員工因應之道,包含保持沉默、私下溝通、尋求HR協助等,呼籲職場應尊重員工隱私。
Thumbnail
2025/07/25
主管查得經常追問員工請假原因,甚至涉及隱私,引發員工不滿。本文分析查得行為背後的可能心理因素,並從個人資料保護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民法等面向探討其行為的法律責任,最後提供員工因應之道,包含保持沉默、私下溝通、尋求HR協助等,呼籲職場應尊重員工隱私。
Thumbnail
2025/07/21
這篇文章探討了程式碼對齊的爭議,一位堅持傳統手動對齊的主管與現代自動化工具(如Prettier、ESLint)之間的衝突。文章分析了手動對齊的歷史背景、優缺點以及對團隊協作和維護成本的影響,並推薦了一些工具來協助處理程式碼格式問題,最後以反思的態度,探討技術人如何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保持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7/21
這篇文章探討了程式碼對齊的爭議,一位堅持傳統手動對齊的主管與現代自動化工具(如Prettier、ESLint)之間的衝突。文章分析了手動對齊的歷史背景、優缺點以及對團隊協作和維護成本的影響,並推薦了一些工具來協助處理程式碼格式問題,最後以反思的態度,探討技術人如何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保持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11
本文分享之前遇到的奇耙分配程式碼方式-以檔案為單位分配程式碼(ACC制度),並提出更好的團隊管理方法。ACC制度忽略軟體開發的協作本質,易造成團隊士氣低落及不公平。文章建議以功能模組或業務邏輯分工,關注解決問題的過程而非單純究責,並善用工具輔助團隊討論而非單純作為評量依據,建立公開透明的評分機制。
Thumbnail
2025/04/11
本文分享之前遇到的奇耙分配程式碼方式-以檔案為單位分配程式碼(ACC制度),並提出更好的團隊管理方法。ACC制度忽略軟體開發的協作本質,易造成團隊士氣低落及不公平。文章建議以功能模組或業務邏輯分工,關注解決問題的過程而非單純究責,並善用工具輔助團隊討論而非單純作為評量依據,建立公開透明的評分機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沒人會在房子被震垮後,才去保地震險。但...在面對裁員、員工改善計畫PIP、資遣...等這些突發問題時。卻都是在事發之後,才來想處置方案。結果,就是被公司牽著走。 不想後悔...。那麼你至少得搞清楚這三件事,1.面對裁員或PIP( 最關鍵的事)、2.被裁員的"法律"原因、3.五大保障。
Thumbnail
沒人會在房子被震垮後,才去保地震險。但...在面對裁員、員工改善計畫PIP、資遣...等這些突發問題時。卻都是在事發之後,才來想處置方案。結果,就是被公司牽著走。 不想後悔...。那麼你至少得搞清楚這三件事,1.面對裁員或PIP( 最關鍵的事)、2.被裁員的"法律"原因、3.五大保障。
Thumbnail
經過勞基法幾次修正後,對於員工方之保障也越來越周全,但相對的也限縮了公司方不少權力。一般來說,在招聘新員工時,對於前來應徵的求職者,除了事先可用履歷表大概了解其過往經驗與人格特質外,看到適合人選在邀請到公司來面試,面試時間雖然各家公司有所不同,但大抵落在30分鐘至1小時間,要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確定應
Thumbnail
經過勞基法幾次修正後,對於員工方之保障也越來越周全,但相對的也限縮了公司方不少權力。一般來說,在招聘新員工時,對於前來應徵的求職者,除了事先可用履歷表大概了解其過往經驗與人格特質外,看到適合人選在邀請到公司來面試,面試時間雖然各家公司有所不同,但大抵落在30分鐘至1小時間,要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確定應
Thumbnail
如果遇到工作時間一到就下班,卻被其他同事酸言酸語、被老闆冷眼相待的經驗,不要因此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觀念。文章內容闡述了公司無故扣員工薪水、開除員工的情況,並詳細解釋了相關的勞動法規定,提供了針對這類情況的應對建議。
Thumbnail
如果遇到工作時間一到就下班,卻被其他同事酸言酸語、被老闆冷眼相待的經驗,不要因此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觀念。文章內容闡述了公司無故扣員工薪水、開除員工的情況,並詳細解釋了相關的勞動法規定,提供了針對這類情況的應對建議。
Thumbnail
本文表達作者眼中臺灣公務員工作各種挑戰與辛酸。
Thumbnail
本文表達作者眼中臺灣公務員工作各種挑戰與辛酸。
Thumbnail
離職撕破臉的狀況百百種,口出惡言揚言在業界抹殺、直接封鎖門禁卡權限要求員工立即離開、老闆準備好紙箱,盯著員工收拾東西,狀況百百種。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主管常常以明示或者暗示,要求員工在家自主加班,離職時雇主不爽,調查員工公務電腦/EMAIL所有紀錄,指控員工攜出機密資料告上法庭。 員工該
Thumbnail
離職撕破臉的狀況百百種,口出惡言揚言在業界抹殺、直接封鎖門禁卡權限要求員工立即離開、老闆準備好紙箱,盯著員工收拾東西,狀況百百種。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主管常常以明示或者暗示,要求員工在家自主加班,離職時雇主不爽,調查員工公務電腦/EMAIL所有紀錄,指控員工攜出機密資料告上法庭。 員工該
Thumbnail
EP20 精華重點: 1.員工權益與法規 正確認列工時、加班費、請假制度等符合勞基法規定 投保勞健保是基本義務而非福利 避免固定發放獎金或津貼,以免被視為薪資 留意例假日加班的條件限制 2.激勵員工及福利 分紅制度較配股更實在 現金獎勵比零食或聚餐更受年輕員工歡迎 活動設計需鼓勵性
Thumbnail
EP20 精華重點: 1.員工權益與法規 正確認列工時、加班費、請假制度等符合勞基法規定 投保勞健保是基本義務而非福利 避免固定發放獎金或津貼,以免被視為薪資 留意例假日加班的條件限制 2.激勵員工及福利 分紅制度較配股更實在 現金獎勵比零食或聚餐更受年輕員工歡迎 活動設計需鼓勵性
Thumbnail
個案1 請問公司今年開始到現在,欠薪已經累理積好幾個月了,該怎麼辦? 個案2 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PO文控訴,表示自己在台南某公司任職,原訂發薪日為每月10號,但雇主卻遲了整整一個月未支薪,詢問時公司還表示「正在查帳中,因此無法給付薪資」。 延後發薪水都已經不可以了,還惡意不發薪水。根本就是偷
Thumbnail
個案1 請問公司今年開始到現在,欠薪已經累理積好幾個月了,該怎麼辦? 個案2 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PO文控訴,表示自己在台南某公司任職,原訂發薪日為每月10號,但雇主卻遲了整整一個月未支薪,詢問時公司還表示「正在查帳中,因此無法給付薪資」。 延後發薪水都已經不可以了,還惡意不發薪水。根本就是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