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努力靠自己」內心卻有種「違和感」?讓博士告訴你這個理論!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我們知道,較為發達的城市、首都等,生活消費水平、地價租金等,都比其他城市來得昂貴。這造成了新一代的年輕人們出現「躺平」的心態。想要在傳統行業中有所升遷,上層的人還未退下來,又或即使升遷了,所加的薪水也不及所加的職責來得多。

「反正這輩子是買不起房子了,倒不如這輩子只管養活自己就好」、

「我的生活已經夠苦了,幹嘛還要生下一代來繼承我的痛苦」、

「珍惜每一天、過好每一天就好了,反正意外與明天不懂哪個先來」

這些都是我們常聽得到的話語。

無可否認,我認同當中的「隨遇而安」的精髓!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做到「放下」這回事。

尤其講究「女權主義」、「男女平等」的人士,也十分認同「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於是,不斷鼓勵女性要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行為獨立。

這一篇,我想更多地跟大家一起交流,當我們聽到十分正能量的字句,比如「過好每一天就好」、「靠自己最實際」、「不必在乎他人眼光」、「小確幸」、「儀式感」等,是否有些朋友的內心曾閃過一種違和感?

raw-image


為什麼靠自己、不在乎他人眼光這回事,似乎有著違和感?它們所帶來的幸福感並非持久、深層的呢?

在這裡想要跟各位分享一位美國心理治療師,傑伊·厄雷博士 (Jay Earley, PhD) 的「模式系統」理論。

在這套理論當中,厄雷博士所論述的其中一個面向,是人的「親密感面向」,套用在愛情關係中是十分淺顯易懂的。

有的戀人十分黏自己的伴侶,就像蜜蜂遇見糖蜜一樣;

有的戀人則習慣保持一定的空間與距離;

有的戀人明知道自己正處於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卻遲遲無法離開對方;

有的戀人則習慣一旦有所不滿就進入冷戰狀態,完全不想搭理伴侶。

當然,我在之前撰寫的文章《Attachment Styles 為什麼你總是遇不到真愛》中,也跟各位分享過每個人的衣服型態是如何造就自己的戀愛模式的。

厄雷博士的「模式系統」其實架構蠻簡單,重點是可以套用在許多生活面向中。當中解釋親密感面向的主要兩個對立面是:依賴,以及疏遠

就像在戀愛關係中,總是對另一半查勤、隨時要掌握伴侶行蹤、當伴侶沒及時滿足自己的需求時就覺得世界崩塌了的,可以被歸類為「依賴」的一方。

依賴的健康面向,就是親密。親密,在戀愛關係中是十分重要的。當我們擁有親密的能力,才能和伴侶親近、彼此之間產生信任、享受愛與被愛的感覺。也就是說,親密是健康的,是對關係有正面幫助的。但過多的親密,則變成了不健康的「依賴」現象。

若在戀愛關係中,總是可以疏遠伴侶,只因為想要保持個人空間,或是害怕萬一分手了,也不會因為投入過多的感情而受重傷,又或是喜歡透過貶低伴侶來抬高自己的自尊,這類則可被列為「疏遠」的一方。

疏遠的健康面向,就是自給自足。自給自足,在戀愛關係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有自給自足的能力,就不會在戀愛關係中失去自我、對自己的價值認同,也不會過度討好伴侶而委屈自己。跟「親密」一樣,自給自足是健康的,是對關係有正面幫助的。但過多的自給自足,則變成了不健康的「疏遠」現象。

raw-image

我在此附上了簡單的模式圖。親密與自給自足,在健康的關係中,是十分重要的。兩人可以坦誠地分享自己、理解對方跟自己不同、可以舒服地去愛與接受被愛,這些都是親密的表現。兩人也可以在關係中保有自己的特質、不貶低對方也不委屈自己、沒有將情緒或能力寄生在對方身上,這些都是自給自足的表現。

一旦我們發現自己有著「依賴」的模式時,其實也不必擔憂,只要提高「自給自足」的能力,就能將關係往正面方向推進;同樣地,若我們有「疏遠」的模式,則培養「親密」的能力,就能很大程度地修補關係。

回歸文章一開始所說的「為什麼我們說靠自己,會有一種違和感」?因為,人天生就是群聚的。這是確確實實寫在基因裡的特質,我們天生就是需要跟同類相處,才能收穫幸福感。

套用厄雷博士的模式可看出,我們可以靠自己,但並不是刻意疏遠對方的「不健康版本」得靠自己。健康的靠自己,更多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原則,更不是規則。當我們擁有去愛與被愛的「親密」能力時,靠自己變成了一種自給自足的享受,而不是刻意疏遠的模式。

就如我擁有100塊,我選擇只花10塊,跟我只有10塊,於是只能花10塊,有著相似的道理。更多地,是關於選擇權。

raw-image


如果兩個人都是內心健康強大,有能力去親密也有能力自給自足時,走在一起相愛,那是一種選擇;

如果兩人之中有一方或雙方,都沒有能力去親密或自給自足,那麼走在一起,注定是腥風血雨。

內在健康與強大,也許是需要修一輩子才能達到的境界。我自己也仍在修煉的路上,連滾帶爬。願大家與我一同邁向更美好的自己!


如果你也對這些議題感興趣,歡迎追蹤我,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活得更自在、更貼近真實的自己。

攥寫:Bernice Chai|小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rnice的沙龍
1會員
29內容數
探索情緒背後的渴望,修復關係中的傷痕。 這裡分享個人成長觀點、心理練習與關係修復的方法,給正在尋找內在力量的你。
Berni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1
當我們希望人生順遂、好運常在,真正該努力的,其實是調整自己的思維與行為。從鄰里觀察到命運的啟示,這篇文章深入探討「思想→行動→命運」的連結,並分享如何透過認識自己、調整濾鏡、保持開放心態,讓人際關係更和諧、讓命運走向更理想的方向。
Thumbnail
2025/08/01
當我們希望人生順遂、好運常在,真正該努力的,其實是調整自己的思維與行為。從鄰里觀察到命運的啟示,這篇文章深入探討「思想→行動→命運」的連結,並分享如何透過認識自己、調整濾鏡、保持開放心態,讓人際關係更和諧、讓命運走向更理想的方向。
Thumbnail
2025/07/31
當人生走到選擇十字路口,我們常急著問別人該怎麼走,卻忘了最懂自己的其實是自己。本文帶你透過認識自我、觀照內心與餵養身心靈,學會分辨內在聲音,找回方向感與行動力,做出忠於本心的選擇,找回人生主導權。
Thumbnail
2025/07/31
當人生走到選擇十字路口,我們常急著問別人該怎麼走,卻忘了最懂自己的其實是自己。本文帶你透過認識自我、觀照內心與餵養身心靈,學會分辨內在聲音,找回方向感與行動力,做出忠於本心的選擇,找回人生主導權。
Thumbnail
2025/07/29
自我價值感是人生幸福與人際關係的根本核心。透過薩提爾模式觀點,本篇深入解析自我價值感如何影響我們面對挫折、詮釋事件與建立健康關係的能力。從瑜伽球的隱喻到自我肯定的養成,引導讀者學習如何擁抱過去、認識自己、穩固內在力量,找回人生主導權。
Thumbnail
2025/07/29
自我價值感是人生幸福與人際關係的根本核心。透過薩提爾模式觀點,本篇深入解析自我價值感如何影響我們面對挫折、詮釋事件與建立健康關係的能力。從瑜伽球的隱喻到自我肯定的養成,引導讀者學習如何擁抱過去、認識自己、穩固內在力量,找回人生主導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探索心理陰影的核心,幫助你接納內在的不完美,助你成為更完整、更堅強的自己。
Thumbnail
探索心理陰影的核心,幫助你接納內在的不完美,助你成為更完整、更堅強的自己。
Thumbnail
今天療癒主軸我從愛自己開始,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我探究了很久,每個人認為的愛自己都不一樣,但大方向跟原則我想是一樣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靜下心來問自己,跟自己對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跟自己溝通。還有「不委屈」,不委屈其實不容易,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為了和諧所以妥協,為了妥協所以委屈,但有沒有雙贏
Thumbnail
今天療癒主軸我從愛自己開始,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我探究了很久,每個人認為的愛自己都不一樣,但大方向跟原則我想是一樣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靜下心來問自己,跟自己對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跟自己溝通。還有「不委屈」,不委屈其實不容易,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為了和諧所以妥協,為了妥協所以委屈,但有沒有雙贏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