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階段一開始先統整前述關於愛之源頭的「人」之探討內容,並以馬斯洛與佛洛姆為框架,以「愛是種需求」與「人是需求的動物」為連結概念,使下圖「人之愛」的內涵及定義明確化。

後續整理出來的愛的需求階層圖如下:

不過,第五階段的內容只整理下四階,即本能之愛、不自私之愛、自私之愛及靈性之愛的階層。
更高的階層還需經過中間的一段思維轉折處理才能繼續向上開發。
這就留待第六階段再行說明。
文章導覽(五)人類之愛的修練歷程-上部
第四十一回總結了研究至此探討關於「人」的內容,確立「作為愛之源頭的『人』,其本質上,就是個充滿需求的存在。」之定義,並為「愛之源頭」賦予其定位。
第四十二回使用馬斯洛需求階層論前,補足我們在原作所閱覽到的內容,提出我們所認為的馬斯洛需求階層論的完整圖形,並闡述其圖形建構的思維過程。
第四十三回釐清「需要」、「需求」、「動機」、「動力」之間的差異,提出「人之處境改變歷程圖」,並具例說明構圖要件的組成,為後續研討訂出概念與定義的操作範圍。

第四十四回開始第一階層「人之意念和生理需求」的探討,並說明「本能之愛」的特性。
第四十五回接續上回本能之愛的說明,除闡述偏態發展的心態發展外,亦說明本能之愛的生欲、死欲、愛欲與性慾的原始狀態。
第四十六回開始第二階層「人之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探討,並說明「不自私之愛」的特性。
第四十七回接續上回「不自私之愛」的說明,並介紹了「互利共生」的「不自私之愛」的各種類型與情感交流型態,還有此階段的愛情故事。
第四十八回開始第三階層「人之情緒和歸屬與愛需求」,先以愛的模式說明此階段與前兩階的差別,再說明此階段的主要特點,並導出「我們認為,這便是每個人「愛」的起點。」的定論。
第四十九回接續第三階層的探討,先說明「母愛」在情感啟發的地位,再說明「自私之愛」與「不自私之愛」的差別,以及兩階層的人會如何互動。
第五十回更深入地理解「自私」的特性,並說明自私與自愛的差別,還有自私的偏態發展與歸屬需求之間的關係。
第五十一回是第三階層的總結,以情愛的探討為始,說明「二人份的自私」方能成為愛情的起點之意義,並得出情愛的本質乃出於自己意志之託付方能始為「情愛」作為結論,結束第三階層的探討。
第五十二回開始第四階層「人之靈性和尊重需求」的探討。此回以鏡像神經元的研究開場,過程闡述了需經「本能」、「不自私」及「自私」的進程,方可成為「我」之存在的第四階心態基礎之根基。
第五十三回以上回討論之基礎,加入同理心研究,進一步導出靈性啟發者必然遇到的「你所體驗的只存在於你之中,你所了解的只有你能清楚,你所感受的只有你能體會,你的存在只有你能認識」之情況,確定第四階均有尊重需求之必要。
第五十四回接續上回探討之內容,深入剖析「尊重」之意義,還有「自尊」的內涵,並以此為界,討論了靈性之愛與生之本能及死之本能的相關性,確立上四階與下四階的明確差異所在。
至此,下四階已完成。
下四階的圓滿,是「我」的初步形成。
即對「自我」有明確認識及明確肯定的起點。
初階到三階,都是尋找自我的階段,第四階則是確立自我的階段。
而第五階起,是以「自我實現」為基礎,向上開發自我的階段。
所以,沒有在第四階「確立自我」,再怎麼談自我實現的方法與理論,均屬無兵可用的紙上談兵。
以下是各回的連結統整,歡迎使用。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一回 9作為愛之源頭的「人」與愛的交流理論之總結-開場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二回 9.1馬斯洛需求層次方塊(上)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三回 9.1馬斯洛需求層次方塊(下)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四回 9.2馬斯洛需求階層論與人之處境...-9.2.1人之意念和生理需求(上)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五回 9.2馬斯洛需求階層論與人之處境...-9.2.1人之意念和生理需求(下)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六回 9.2.2人之生理和安全需求(上)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七回 9.2.2人之生理和安全需求(下)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八回 9.2.3人之情緒和歸屬與愛需求(一)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九回 9.2.3人之情緒和歸屬與愛需求(二)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五十回 9.2.3人之情緒和歸屬與愛需求(三)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五十一回 9.2.3人之情緒和歸屬與愛需求(結)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五十二回 9.2.4人之靈性和尊重需求(上)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五十三回 9.2.4人之靈性和尊重需求(中)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五十四回 9.2.4人之靈性和尊重需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