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正確不是目標,提升勝率才是目標;商業的本質,永遠是交換價值和建立信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劉潤著作一覽:

  • 《底層邏輯》 (2021)
  • 《底層邏輯2》 (2022)
  • 《進化的力量》系列(含第1、第2、第3部,2022–2024)
  • 《勝算》 (2024)
  • 《關鍵躍升:從個人貢獻者到團隊管理者,高效主管的底層邏輯》
  • 《商業簡史》
  • 《新零售:低價高效的數據賦能之路》
  • 《5分鐘商學院》(個人篇、商業篇、工具篇)
  • 《趨勢紅利》
  • 《給孩子的商業啟蒙》
  • 《商業洞察力》
  • 《每個人的商學院》等 。

———————ʕ·͡ˑ·ཻʔ♥︎ ——————

《底層邏輯》

一、書摘精華(核心觀點)

1. 看世界的方式決定了你得到的結果

世界運行有規律,你能否掌握「底層邏輯」來思考,決定了你解決問題的層級。 

2. 模型思維

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頂級的人改變模型。

3. 滯後效應

很多現象都有「延遲反應」,現在做的事,可能要過一段時間才會看到影響。

4. 勢的思維

「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找到大勢、借助趨勢,比單靠人力要更有效。

5. 邊際效應遞減

很多努力在開始時效果明顯,但越往後越難突破,要學會在正確的時機切換策略。 

6. 善良要有鋒芒

無原則的退讓不是善良,而是軟弱。真正的善良,需要界線。

7. 價值大於價格

真正能持續被需要的人,是因為他提供的價值遠超於金錢。

二、代表性金句

  • 「我們在試圖洞察萬物時,心裡一定要裝著滯後效應,懂得給萬事萬物加上時間軸。」──提醒我們在分析事務時,不能忽略時間的延遲與演變。
  • 「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求之於勢,是尋找戰略勢能…不責於人,是把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進行賦能…」──用於組織管理時非常實用,強調環境與人員配置的重要性。
  • 「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頂級優秀的人改變模型。」──告訴我們要提升層級,從結果導向進階到系統建構思維。
  • 「總是當老好人,容易被欺負…你的善良,應該有點兒‘鋒芒’。」──提醒職場人,善良與堅定可以兼得。
  • 「當你能提供真正的價值時,就不會有人向你開口要錢…你能提供的價值,比錢重要得多。」──在商業談判與職涯建立中,都十分實用。
  • 「價值比價格更重要。」
  •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會立刻見效,但會在未來回報。」
  • 「沒有複利思維的人,永遠在追逐短期利益。」
  • 「努力是必須的,但努力一定要放對地方。」
  • 「人生就是不斷建立正確的模型,並根據反饋調整。」

三、《底層邏輯》職場與人生應用實用建議

  1. 建立時間軸思維:不論是評估專案進度或市場反應,要留意滯後效應,設置回顧與預測節點,幫助冷靜判斷成效。

    不要因為短期沒效果就否定自己。
    👉 例子:健身、學習新技能、建立人脈,通常需要半年以上才看到實際變化。
  2. 尋勢與賦能:組織決策時,不只問責,更重視環境機會(勢)、個人定位(人),以提升效率與創造動能。

    把握行業趨勢比單靠個人努力更有效。
    👉 例子:在電商紅利期創業,比單打獨鬥更有勝算;在職場上,選對成長型公司,比留在夕陽產業要更具長期優勢。
  3. 向模型思維邁進:不滿足於解決眼前問題,而是思考背後規律與系統,培養對流程、機制、策略進行模型化分析的能力。

    與其每天救火解決小問題,不如思考:這個問題背後的結構是什麼?能否建立一個流程或制度,讓問題不再重複發生?
    👉 例子:在專案管理裡,與其每天催人交付,不如設計一個「進度透明看板」,讓大家自我驅動。
  4. 善良也要有界線:職場合作時,懂得拒絕與設定合理期望,是成熟職人的能力之一。
  5. 釋放價值:在工作中不僅追求完成,更要思考如何真正帶來價值提升,讓自身變得不可或缺。
    價值驅動,而非價格驅動
    在職場上,不是比誰便宜,而是比誰更有價值。
    👉 例子:在團隊裡,你能解決關鍵痛點(如優化流程、提升效率),比單純多加班更能讓你不可替代。

四、可落地的工具 / 反思練習

1. 模型練習 

每當遇到問題,不急著解決,先問:這個問題的「模型」是什麼?能否把它歸納成規律?

實操:把你過去一週的三個問題,轉化成「可複用的解決機制」。

2. 滯後效應追蹤表

設定一個習慣(運動 / 學習 / 建立人脈),用 6 個月觀察週期,避免過早放棄。

3. 勢的分析

問自己:我現在所在的行業,有沒有「增長的勢」?我在團隊中的位置,是否隨著大勢在放大或縮小?

4. 邊界練習

寫下三件你覺得「過度退讓」的事,思考下次如何用「友善 + 堅定」來表達拒絕。

5. 價值日記

每天記錄一件「我今天提供了什麼價值?」

幫助從「執行任務」轉為「創造價值」。

———————ʕ·͡ˑ·ཻʔ♥︎ ——————

 《底層邏輯2》

一、核心章節摘要

1. 複雜世界中的簡單規律

面對資訊爆炸與多變環境,與其追求更多資訊,不如找到能解釋現象的底層規律。

2. 第一性原理

不依賴既有假設,而是追問「為什麼」,直到找到最根本的答案,再往上構建新的解法。

3. 機率思維

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決策不是「對 / 錯」二元,而是「提升勝算」的過程。

  1. 槓桿效應

學會用資源、關係、工具放大自己的影響力,而不是一味靠蠻力。

  1. 迭代進化

世界永遠在進化,個人與組織若停滯,就會被淘汰。持續小步快跑、快速試錯才是生存之道。

6. 複利與長期主義

一次努力不重要,能不能持續才是核心。能長期複利的東西才值得投入:健康、知識、人脈、信任。

7. 反脆弱心態

世界不可避免會有衝擊,不要追求「避免風險」,而是培養「遇到波動反而更強」的能力。

二、精彩語錄

  • 「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正確不是目標,提升勝率才是目標。」
  • 「第一性原理,要求你敢於質疑一切,追溯到事物的最底層。」
  • 「複雜問題的答案,往往來自於極簡的底層規律。」
  • 「別用蠻力,學會找到能夠放大的槓桿。」
  • 「你不是被淘汰,而是沒有選擇進化。」
  • 「短期看運氣,長期看複利。」
  •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沒有風險,而是具備承受風險後繼續前進的能力。」
  • 「迭代進化不是一次性突破,而是不斷地從錯誤中學習。」
  • 「資源有限的時候,把資源集中在複利項目上。」
  •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能否持續進化。」

三、可落地工具 / 反思練習

1. 第一性原理練習

找一個你正在面對的困難,連續問自己 5 次「為什麼?」直到找到最根本的原因。

例:為什麼加班?→ 因為任務太多 → 為什麼任務太多?→ 因為優先級不明確 → 為什麼優先級不明確?→ 因為缺乏共識 → → 解法就不是「更努力」,而是「優化決策機制」。

2. 勝率日記

記錄每一次重要決策,當下評估自己的勝率(例如:60%),並標註依據。

過一段時間檢視結果,調整自己對「機率」的判斷,逐步提升決策精準度。

  1. 槓桿清單

寫下 3 個你目前可以利用的杠桿(如:專業技能、人脈、工具),思考如何放大。

例:利用 AI 工具提升輸出效率,而不是加班。

4. 小步快跑迭代

不追求一次成功,而是設定「最小可行行動」(MVP),快速試錯。

例:在職場提出一個新流程,不必完善到 100%,先做到 30%,收集反饋,再改進。

5. 複利資產投資表
分四類記錄:①健康(運動/飲食)、②知識(閱讀/技能)、③人脈(信任/合作)、④財富。
每週檢視一次:我在哪些複利資產上投入了?

6. 反脆弱挑戰

列出 3 個讓你「有點不舒服」的挑戰(如公開演講、與陌生人交流、嘗試新技能)。

從小挑戰開始,刻意訓練自己「在波動中變強」。

———————ʕ·͡ˑ·ཻʔ♥︎ ——————

📘 《進化的力量1:穿越不確定性的失速點》

一、核心章節摘要

1. 不確定性是常態:與其害怕失速,不如接受它,把失速視為進化契機。

2. 進化的底層規律:物種、公司、個人都遵循同樣的進化邏輯:變異、選擇、複製。

3. 小步快跑,快速試錯:避免大賭注,用小實驗來探索最優解。

4. 失速點思維:遇到困境時,不是「停下」,而是找到突破口,跨越臨界點。

5. 學習能力 > 知識儲備:面對新環境,持續學習的能力比既有技能更關鍵。

二、精彩語錄

  • 「失速不是結束,而是新階段的開始。」
  • 「不確定性不是風險,而是常態。」
  • 「進化的本質是小步快跑,不斷試錯。」
  • 「學習的速度,決定了你能否存活。」
  • 「每一次失速點,都是一次蛻變的機會。」

三、落地工具 / 反思練習

1. 失速點日記:記錄最近一次感到「卡住」的時刻,分析:是環境改變?還是自己需要進化?

2. 小實驗計劃:把一個大問題拆成三個小實驗,快速驗證假設。

3. 學習速率追蹤:每週檢查:我學到什麼新知識?能否立即應用?

———————ʕ·͡ˑ·ཻʔ♥︎ ——————

📘 《進化的力量2:如何持續成長》

一、核心章節摘要

1. 第二曲線思維:一條曲線見頂之前,啟動新曲線,才不會被淘汰。

2. 組織進化:企業需要不斷尋找新模式,不能只依賴單一成功。

3. 個人成長四階段:模仿 → 獨立 → 超越 → 引領。

4. 反脆弱性:能否在不確定中找到增益,而不是只求穩定。

5. 複利成長:持續疊加的小努力,會在某個時刻產生臨界爆發。

二、精彩語錄

  • 「一條曲線見頂之前,最好已經啟動了第二條曲線。」
  • 「持續進化,才是唯一的護城河。」
  • 「不要等風來,學會造風。」
  • 「反脆弱的組織,能在不確定中成長,而不是崩潰。」
  • 「所有偉大的成長,都來自於複利的積累。」

三、落地工具 / 反思練習

1. 第二曲線規劃表:寫下你當前的核心能力,思考 2–3 個可能的新曲線(例如:從行銷轉向數據營銷)。

2. 成長階段自評:評估自己處於「模仿 / 獨立 / 超越 / 引領」哪個階段,並設定下階段目標。

3. 反脆弱挑戰:主動挑戰一個讓你不舒服的領域,訓練承受不確定性的能力。

———————ʕ·͡ˑ·ཻʔ♥︎ ——————

📘 《進化的力量3:走向無限遊戲》

一、核心章節摘要

1. 有限遊戲 vs 無限遊戲:有限遊戲追求「勝負」,無限遊戲追求「持續存在」。

2. 無限心態:不要把人生看成單場比賽,而是看成無限的旅程。

3. 價值驅動:無限遊戲需要以使命和價值驅動,而非單純 KPI。

4. 組織無限進化:企業不是為了「打敗對手」,而是為了「不斷成長」。

5. 個人無限遊戲:職涯不是一次升遷,而是一段持續進化的旅程。

二、精彩語錄

  • 「有限遊戲在乎輸贏,無限遊戲在乎存在。」
  • 「你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時間。」
  • 「使命感是無限遊戲的燃料。」
  • 「不進化的組織,終將消亡。」
  • 「人生最大的輸家,是過早退出無限遊戲的人。」

三、落地工具 / 反思練習

1. 無限遊戲檢視表:問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是為了短期勝利,還是為了長期存在? 

2. 使命清單:寫下「如果沒人給我 KPI,我依然想做的事」→ 這通常就是你真正的驅動力。

3. 職涯長跑計劃:把職涯看作 30 年的無限遊戲,而非下一次升遷,設定「持續

進化」的學習路線。

———————ʕ·͡ˑ·ཻʔ♥︎ ——————

📖 《勝算:劉潤的商業方法論,人人都能學會的商業思維課》

一、核心觀點與章節摘要

1. 商業的本質:交換價值

生意不是產品的堆疊,而是價值的交換。

成功的企業,都是找到一個「低成本提供、高價值感知」的方式。

2. 商業的五個本質問題(書中提煉的「勝算模型」)

  • 需求:客戶真正需要什麼?
  • 供給:你能提供什麼?
  • 價值:你提供的東西對客戶有多大價值?
  • 成本:你以多少成本來提供?
  • 規模:這件事能不能放大?

3. 案例導向的思維拆解

書中大量引用阿里巴巴、拼多多、特斯拉、美團、華為等案例,來解釋「為什麼這家公司能贏」。

每個案例都回到五個核心問題來檢驗。

4. 不確定時代的勝算思維

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商業常識」比「商業奇蹟」更可靠。

找到一個可複製、可放大的邏輯,而不是押注單點運氣。

二、精彩語錄

  • 「商業的本質,是用盡可能低的成本,滿足別人盡可能大的需求。」
  • 「永遠不要和趨勢作對,要和趨勢做朋友。」
  • 「商業模式的優劣,決定了你能不能跑得遠,而不是僅僅跑得快。」
  • 「需求是存在於人心的,而不是存在於產品上的。」
  • 「失敗往往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因為在錯誤的賽道上努力。」

三、具體可落地的工具與反思練習

1. 勝算五問練習(適合創業者或職場決策用)

  • 我想解決的需求是什麼?這個需求真的存在嗎?
  • 我的供給有什麼獨特優勢?
  • 客戶感知的價值是否大於我的成本?
  • 我的成本結構是否能持續優化?
  • 如果這件事成功,它能放大到多大規模?

2. 案例模擬分析

選一家公司(如 Tesla),用「需求—供給—價值—成本—規模」五問,做一次拆解。

再把同樣的框架應用在自己所在的公司或部門。

3. 趨勢對照法

列出目前你所在行業的三大趨勢。

檢查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跟隨趨勢、忽略趨勢,還是逆勢而行。

4. 價值與成本檢視表

  • 每季度回顧:我的產品/服務,能為用戶創造什麼具體價值?
  • 這個價值,是否比競爭對手更高?
  • 我們的提供成本,是否有下降空間?

———————ʕ·͡ˑ·ཻʔ♥︎ ——————

📖 《給孩子的商業啟蒙課》

一、核心觀點與章節摘要

1. 商業是什麼?

商業不是複雜的數字遊戲,而是「用價值交換滿足需求」。

從小理解商業,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價值思維」。

2. 需求與價值

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和服務,本質都是滿足需求。
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洞察別人的需求,並提供比別人更好的解法。

3. 交換與金錢

金錢不是目的,而是「價值的度量單位」。

教孩子理解「為什麼錢存在」:因為它比以物易物更高效。

4. 商業與人生

商業的核心就是「互利共贏」。
無論在學校、職場還是人生,理解合作、交換、信任,才能長久發展。

二、精彩語錄

  • 「商業不是賺錢,而是交換價值。」
  • 「需求,就是你能被需要的理由。」
  • 「金錢不是目的,它是價值的度量工具。」
  • 「一切商業,說到底就是解決問題。」
  • 「最聰明的人,不是自己什麼都會,而是知道怎麼和別人合作。」

三、具體可落地的工具與反思練習

1. 需求觀察練習

  • 帶孩子觀察日常生活:為什麼大家要去便利商店?為什麼要排隊買網紅飲料?
  • 訓練「洞察需求」的眼光。

2. 價值交換練習

小任務:讓孩子設計一個「小攤位」,例如賣手工卡片、二手玩具。

思考:我要怎麼讓別人願意買?我提供的價值是什麼?

3. 金錢理解練習

教孩子做一個「家庭小賬本」:記錄零用錢的使用。

問孩子:哪些支出是「滿足需求」?哪些是「衝動消費」?

4. 合作體驗

舉例:組織一次小遊戲,讓孩子必須和同伴合作才能完成。

反思:在商業和人生中,合作為什麼比單打獨鬥更強大?

四、職場與人生應用 

  1. 職場:其實很多成年人在工作中忘了「商業的本質是交換價值」,只顧著埋頭做事,卻沒有思考「我帶來了什麼價值?」。
  2. 創業:創業者要像孩子一樣,從最基本的問題出發:顧客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3. 人生:理解金錢與價值的關係,可以幫助你做更健康的財務規劃。

———————ʕ·͡ˑ·ཻʔ♥︎ ——————

📖 《商業簡史:看懂商業世界的演化邏輯》

一、核心觀點與章節摘要

1. 商業的起源

商業從交換開始,最早是以物易物,後來才有貨幣、銀行和現代資本運作。

核心概念:商業的本質就是「用資源解決需求,並建立信任」。

2. 市場與競爭演化

市場不是自然存在,而是規則和信任的產物。

競爭從「地理、資源」逐步演化到「品牌、創新、體驗」。

3. 技術與商業模式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重塑商業模式:蒸汽機→工廠→互聯網→人工智慧。

技術帶來效率,但核心仍是「創造價值、降低成本、擴大規模」。

4. 企業與制度

成功企業不只是產品好,更重要的是制度與流程能持續複製。

小公司靠創意,大公司靠制度;兩者本質不同,但目標一致:持續創造價值。

5. 商業思維與策略

理解歷史脈絡,才能做出更好的策略決策。

商業簡史是學會「從歷史規律推演未來機會」的重要工具。

二、精彩語錄

  • 「商業的本質,永遠是交換價值和建立信任。」
  • 「市場不是天然存在,它是規則、信任與效率的集合。」
  • 「技術決定效率,思維決定勝負。」
  • 「企業成功,不是因為運氣,而是制度可持續、模式可複製。」
  • 「理解過去,你才能預測未來的商業機會。」「競爭的本質,不是打敗對手,而是抓住客戶的選擇權。」

三、具體可落地的工具與反思練習

1. 歷史案例對照

選一個歷史企業案例(如可口可樂、阿里巴巴、蘋果),分析其成功背後的制度、模式與策略。

問自己:我能從中學到哪些底層邏輯?

2. 價值鏈演化練習

回顧自己或公司所在產業的發展歷史:

  • 技術、制度、模式的演變如何影響競爭?
  • 未來可能出現哪些趨勢?

3. 信任度檢視表

問自己或團隊:

  • 我們的產品/服務能建立什麼信任?
  • 如何讓這種信任可持續、可放大?

4. 策略思維演練

以「過去→現在→未來」三步:

  • 過去:行業規律與成功案例
  • 現在:市場現況與競爭態勢
  • 未來:基於規律的策略假設

四、職場與人生應用

  • 職場:理解產業演化,有助於做出更有前瞻性的職涯規劃 
  • 創業:歷史規律提醒創業者注意模式、制度和可持續性,而不只是短期創意。
  • 人生:價值與信任的累積,決定了長期的影響力與成功機會。

———————ʕ·͡ˑ·ཻʔ♥︎ ——————

📖 《關鍵躍升:從個人貢獻者到團隊管理者,高效主管的底層邏輯》

一、核心章節摘要

1. 個人貢獻者與管理者的本質差異

個人貢獻者靠「自己做事能力」創造價值。

管理者的價值來自「帶人做事、放大團隊成果」。

核心問題:你還在用個人能力解決團隊問題嗎?

2. 管理者的五大底層能力

  • 目標與策略能力:設定明確方向,讓團隊理解優先順序。
  • 組織與流程能力:建立可複製的工作流程,降低個人依賴。
  • 授權與培養能力:把事情交給合適的人,培養接班梯隊。
  • 溝通與影響力能力:有效傳遞訊息,影響上下游。
  • 自我管理與反思能力:保持學習與成長,帶領團隊持續進化。

3. 躍升的常見陷阱

  • 太多親力親為 → 團隊無法成長。
  • 只看短期績效 → 忽略長期能力累積。
  • 不願意放下舒適圈 → 無法真正管理。

4. 高效主管的心法

  • 從「做事高手」躍升到「帶人高手」。
  • 成功不是個人輸出,而是團隊輸出最大化。
  • 管理是一個迭代過程:試錯 → 調整 → 優化。

二、精彩語錄

  • 「管理者的價值,不是你自己做了多少,而是你帶出多少成果。」
  • 「躍升,從技術能力到管理能力的轉變,永遠比你想像的難。」
  • 「團隊的能力,是你最大的槓桿。」
  • 「高效主管懂得放手,也懂得監控。」
  • 「管理是一場持續迭代的遊戲,不怕錯,只怕不調整。」

三、具體可落地的工具與反思練習

1. 個人 vs 團隊貢獻檢視表

列出最近一個季度自己完成的工作 → 多少是個人貢獻?

列出團隊成果 → 你為團隊做了哪些放大作用?

2. 授權矩陣 

將工作分類:

  • 必須自己做
  • 可以部分授權
  • 完全授權

每週檢視:是否有過度親力親為?

3. 團隊能力盤點

列出每位成員核心能力與待培養技能

問自己:我給他們足夠機會成長了嗎?

4. 管理迭代日誌

  • 記錄每次管理決策 → 結果 → 調整方法
  • 反思哪個策略有效,哪個需要修正

5. 溝通與影響力練習

每次會議後問自己:

我的訊息是否清晰?

團隊是否理解目標與優先順序?

四、職場與人生應用

  • 職場:幫助個人貢獻者順利躍升為主管,不再單打獨鬥,而是帶領團隊共創績效。
  • 創業/管理:創業初期創始人往往也需要學會從「自己做事」到「建立團隊運作」的轉換。
  • 人生:任何領導角色都需理解「放大他人價值」的重要性,而非僅追求個人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lvis Lin的沙龍
127會員
390內容數
曾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累積超過181場演講或訓練,主題涵蓋:履歷表/自傳/Cover Letter撰寫、面試技巧與職涯諮詢、社群行銷、減醣心得與體適能、咖啡等;著作散佈在《大人學》、《Cheers》、《商業週刊》、《104》等。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
Elvis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9
🧠 心理學 × 人生命題金句 🔹 自我與成長 1. 「人的一生,就是一場自我實現的過程。」  ── 卡爾·榮格(Carl Jung) 2. 「人生最光榮的,不是從不跌倒,而是跌倒後每次都能站起來。」  ── 孔子(常被心理學與教育引用) 3. 「我們就是我們反覆做的事情。」
2025/09/09
🧠 心理學 × 人生命題金句 🔹 自我與成長 1. 「人的一生,就是一場自我實現的過程。」  ── 卡爾·榮格(Carl Jung) 2. 「人生最光榮的,不是從不跌倒,而是跌倒後每次都能站起來。」  ── 孔子(常被心理學與教育引用) 3. 「我們就是我們反覆做的事情。」
2025/09/09
「你知道人死後會發生什麼嗎?——我知道的是,他們會被愛著的人想念。」   ── 出自《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訪談(2019) 「悲傷永遠不會消失。它會改變,但不會消失。」 ── 出自《The Guardian》專訪(2006),談到妹妹罹癌與摯愛喪女
2025/09/09
「你知道人死後會發生什麼嗎?——我知道的是,他們會被愛著的人想念。」   ── 出自《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訪談(2019) 「悲傷永遠不會消失。它會改變,但不會消失。」 ── 出自《The Guardian》專訪(2006),談到妹妹罹癌與摯愛喪女
2025/09/09
《麥肯錫瞬間專注技巧》:掌握自己的「專注力容量」,快速完成工作與學習,表現更好,自由時間更多! 📖 書摘重點 1. 專注力是稀缺資源 在資訊爆炸時代,最有價值的不是時間,而是專注力。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在短時間內創造最大成果。 2. 切割與聚焦 麥肯錫顧問面對龐大複雜的問題時,會先「切割」
2025/09/09
《麥肯錫瞬間專注技巧》:掌握自己的「專注力容量」,快速完成工作與學習,表現更好,自由時間更多! 📖 書摘重點 1. 專注力是稀缺資源 在資訊爆炸時代,最有價值的不是時間,而是專注力。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在短時間內創造最大成果。 2. 切割與聚焦 麥肯錫顧問面對龐大複雜的問題時,會先「切割」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能讓你賺大錢》書評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裡,財富與所謂成功不僅僅是追求金錢的數字遊戲,更是一場理解自己內在潛能的旅程。《我能讓你賺大錢》這本書為我們揭示了如何在「物質」和「精神」上達到雙贏,透過啟發一些全球最成功人士的智慧,將致富的哲學和技術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名導演喬治·盧卡斯等人
Thumbnail
《我能讓你賺大錢》書評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裡,財富與所謂成功不僅僅是追求金錢的數字遊戲,更是一場理解自己內在潛能的旅程。《我能讓你賺大錢》這本書為我們揭示了如何在「物質」和「精神」上達到雙贏,透過啟發一些全球最成功人士的智慧,將致富的哲學和技術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名導演喬治·盧卡斯等人
Thumbnail
看似簡單的項目但執行上來需要層層的方案模式 最近筆者參加了許多教師研習,包括2022年參加的《書店老闆》第一季及2023年的第二季,今年則進入了第三季。這次講座的主要書籍是《好男人病毒:解除好人毒素脫離單身苦海》和《老公怎麼還不去死》。看完後,筆者以賽局思考來反思其中的內容。 印象深刻的是,筆者
Thumbnail
看似簡單的項目但執行上來需要層層的方案模式 最近筆者參加了許多教師研習,包括2022年參加的《書店老闆》第一季及2023年的第二季,今年則進入了第三季。這次講座的主要書籍是《好男人病毒:解除好人毒素脫離單身苦海》和《老公怎麼還不去死》。看完後,筆者以賽局思考來反思其中的內容。 印象深刻的是,筆者
Thumbnail
“商業毫不關心你的方向,而你必須關心商業的方向。”   好書分享: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作者:劉潤 時報出版 商業世界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的成功看起來似乎有所本,但也許只是剛好站到了風口。有人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其實有著別人學不來的護城河。成功是偶然還是有其框
Thumbnail
“商業毫不關心你的方向,而你必須關心商業的方向。”   好書分享: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作者:劉潤 時報出版 商業世界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的成功看起來似乎有所本,但也許只是剛好站到了風口。有人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其實有著別人學不來的護城河。成功是偶然還是有其框
Thumbnail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命運唯有自己能夠掌握! 在「富足」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因為付出要得到回報的前提是你要累積得夠多資本這樣你離成功才會更近。 這本書的作者吳軍,透過一些簡單的數字觀念,帶入生活例如當你做決定的時候,你是否會習慣只看到結果的美好,而...
Thumbnail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命運唯有自己能夠掌握! 在「富足」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因為付出要得到回報的前提是你要累積得夠多資本這樣你離成功才會更近。 這本書的作者吳軍,透過一些簡單的數字觀念,帶入生活例如當你做決定的時候,你是否會習慣只看到結果的美好,而...
Thumbnail
底層邏輯是由潤米諮詢創始人並為『5分鐘商學院』的主持人─ 劉潤所撰寫而成。這本書在談論一種核心思維:方法論為不變的「底層邏輯」與隨時改變的「環境變數」所組成。並著重於前者的介紹。它提供了深刻的視角與例子激發讀者的思考。這本書的每個章節皆為互相獨立,非常適合在閒暇時間選擇感興趣的部分閱讀。
Thumbnail
底層邏輯是由潤米諮詢創始人並為『5分鐘商學院』的主持人─ 劉潤所撰寫而成。這本書在談論一種核心思維:方法論為不變的「底層邏輯」與隨時改變的「環境變數」所組成。並著重於前者的介紹。它提供了深刻的視角與例子激發讀者的思考。這本書的每個章節皆為互相獨立,非常適合在閒暇時間選擇感興趣的部分閱讀。
Thumbnail
你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或許,我們對事實的瞭解,還不夠全面 或許,我們是被表象或經驗欺騙、迷惑,導致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本書教你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umbnail
你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或許,我們對事實的瞭解,還不夠全面 或許,我們是被表象或經驗欺騙、迷惑,導致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本書教你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umbnail
近期拜讀底層邏輯 第一篇就很有趣 劉潤提出三種對錯觀 1.法學家:看證據 2.經濟學家:看社會成本 3.商人:看損失 過往的學習 也都要我們學習看事情的不同面向 這篇的三個面向很值得細細思考
Thumbnail
近期拜讀底層邏輯 第一篇就很有趣 劉潤提出三種對錯觀 1.法學家:看證據 2.經濟學家:看社會成本 3.商人:看損失 過往的學習 也都要我們學習看事情的不同面向 這篇的三個面向很值得細細思考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