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早睡早起,「提前進入新的一天」〉2025-09-23
參加半馬比賽的那天,我參加的組別從清晨三點半起跑,所以結束的時候,太陽才剛剛開始升起。稍事休息、頒獎、換衣服、吃早餐,回家沖澡之後,讀了一會書,看了看時間,竟然還是上午。
接下來的一整天,我一直有種很奇妙的感覺,覺得明明做了很多事,時間卻一直很早。而且這不只是感覺時間變多或過得比較充實,而是宛如「一天裡面有兩天」。
雖然這種感覺很特別,但產生這種感覺的道理卻不難理解。以那天來說,我在不少人還沒起床的時候,就已經完整完成了一件「大事」並返回家中。接下來,還有如同平時的「一整天」可以過。
試想,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傍晚--譬如說另一個半馬組別,他們是從五點半開始起跑--,跑完步之後,回家吃個飯、洗個澡就差不多要上床睡覺了。但早起出發的我,一天卻彷彿才剛開始。
好的早晨安排能為一整天帶來餘裕
當然,要每天都那麼早起床出門,對包括我在內的多數人是不切實際的(三點半起跑,需要一點多就起床準備出門)。但即便只是比平時早起一到兩個小時,我們也已經能夠比平時的自己提早一兩個小時抵達新的一天。
就像任何正式的表演都需要提早到場準備一樣,當我們「提前進入今天」,我們就會在當天的每一件任務上,得到提前準備的餘裕。光是早起一兩個小時,這份餘裕就足以讓你一整天慢慢花用。
而且,無論是出門運動、或者做好一份簡報、完成一篇文章,如果能夠在早晨完成一件大事,你會感覺後續一整天都更加輕鬆自由。因為,你知道你已經完成了一項今天的「主線任務」,所以接下來整天完成的一切,都更像錦上添花,而不是急匆匆地完成代辦事項。
對比之下,如果把困難的或必須完成的事情放在一天的最後,就可能會讓自己一整天都因為「事情還沒做完」而感到壓力或不安。好不容易完成之後,又可能會想要熬夜放鬆來彌補一整天的焦慮感,不只讓第二天的早起變得困難,甚至一整天都可能沒有精神。
睡眠不是一天的結束,而是一天的開始
也就是說,要讓自己能夠按計畫早起,最好的做法不是逼自己睡得更少,而是從前一天提早上床睡覺做起。
我很喜歡一個最近聽到的說法:「睡眠不是一天的結束,而是新的一天的開始」。透過將睡眠當作一天的第一件事,這個看起來「什麼都不能做」的時間,轉念間成為了「讓今天一整天充滿活力」的積極行動。
為了要在早起的同時,將睡眠時數保持在健康的範圍,我們可以用自己想要起床的時間,去回推自己應該上床睡覺的時間。同時,我們也可以提前安排好隔天早上的行程,把起床後要做的事在上床前就串接起來。
透過這種提前的安排與轉念,當別人還在為今天的事情操煩,或者想要用熬夜來彌補今天的缺憾時,我們的思維已經提前了好幾個小時「存在於明天」。
這並不是在追求某種「贏在起跑點」,而是,當你的一天比多數人(包括過去的你自己)更早開始,你將有更多的餘裕,讓你在以自己的步調活著時,依然可以準時、甚至提前完成別人的要求,不必參加那場讓每個人都疲憊不堪的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