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有意義的生活,承擔必要的犧牲
大家好,我是朵拉,歡迎收聽 「內耗女孩的自救指南」🎧
👉 點我收聽
如果你也是個容易內耗的人,希望這個節目能陪伴你,透過自我覺察與對話,重塑內在語言,一起成為自由的人。
🌱今日金句
今天我想分享的一句話是:
「站直,抬頭挺胸:為了打造豐碩有意義的生活,承擔必要的犧牲。」
這句話來自《生存的12條法則》。書裡有段話深深觸動了我:
「接受接踵而至的不確定性,然後建立更好、更有意義、更有成效的秩序。當你主動面對生活的要求,你的神經系統會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回應。因為你選擇了正面迎戰,而不是等到大禍臨頭才被動應對。」
💭我的故事:自由與安穩的拉扯
今年三月底我才剛轉職,前陣子卻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甚至考慮要不要回到前公司。
回到金融業,意味著穩定的收入和明確的規範,但生活也會失去彈性。
留在現職,則能嘗試更多新專案,但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
這種拉扯很痛苦,就像站在十字路口,每一條路都要付出代價。
直到某天,我突然想起那句話:「為了打造豐碩有意義的生活,承擔必要的犧牲。」
我才意識到,沒有一個選擇是完美的,關鍵不是避免犧牲,而是選擇你願意承擔的犧牲。
我問自己:「什麼對我來說是豐碩有意義的生活?」
答案很清楚:是能夠發揮創意、擁有彈性、不被框架限制的生活。
於是,在自由與安穩之間,我選擇了自由,承擔不確定的風險。
有趣的是,當我下定決心後,對現職的抱怨竟然減少了。因為我不再把它當作「湊合著過」,而是「我的選擇」。
✨行動練習:犧牲清單法
如果你也正面臨選擇困難,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 列出每個選項的「得到」與「失去」
- 誠實問自己:我最在乎的價值是什麼?
- 選擇那個「失去」可承受、但「得到」符合核心價值的選項
記住,沒有無痛的選擇,只有你願意承受的痛。
另外,當你做了決定後,試著把語言換成:
「這是我的選擇。」 不是「我被迫這樣」,而是「我願意為了這個價值承擔不完美」。 這個轉念,能讓你從受害者心態,轉為主導者心態。
🌸最後想對你說
嘿,慢一點!
允許自己退一步,承認有做不到的時候,接受自己的侷限。
讓我們一起,一天一步,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如果這篇文章或這集節目有打動你,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最能幫助你擺脫內耗的一句話是什麼? 💬
我會在每週一、三更新,🎧 點擊收聽完整節目:
👉 Apple Podcast|覺察對話練習:內耗女孩的自救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