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put >-------->[[ 讀書心得 × 視覺筆記 × 個人成長 ]]<--------< out put
:
📌 閱讀{N}次方 × 我的視覺塗鴉筆記:https://naan.pse.is/5wzpz9📌 閱讀{N}次方 × 一起聽讀好書 Bar:https://naan.pse.is/5wzpzw
「 直到你將無意識變成有意識,它將主導你的人生,而你將稱之為命運。」———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
有一陣子,我常覺得生活像一場拉鋸戰。
外界的變化太快,資訊太多,人際壓力、情緒波動、工作節奏…… 總讓我懷疑,自己是否還握得住方向盤。
那時,我讀到了雪倫・梅爾尼克(Sharon Melnick)的《主控力》(In Your Power: React Less, Regain Control, Raise Others)。
這本書不像坊間的激勵書那樣喊口號,而是一步一步地教你: 如何在不可控的世界裡,找回可控的自己。
我們失控的,其實不是環境,而是反應
書中開頭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
你無法控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但你永遠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回應。(You can't control what happens to you, but you can always control how you respond.)
這句話乍聽老生常談,但在焦慮的時候,它卻像一個溫柔的拉力。
當我們被突發狀況逼到邊緣時,心會想抓住所有東西。 可越想控制外界,越容易被情緒反噬。
雪倫提醒我們:
真正的主控力,不是控制別人,而是管理自己。
那份穩定,來自你能否在混亂中,先穩住呼吸、穩住思考,再選擇行動。
三個關鍵練習:拉回注意、重設思考、轉化能量
書中提到三個非常實際的練習,我試著在日常中實踐——
- 拉回注意力
當焦慮湧上時,先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是我可以控制的?」 有時答案很小:呼吸、回信、喝水、早睡。 但這個小動作,就是找回自我主導感的開始。
- 重設思考框架
雪倫教我們用「假設問題」改寫情緒。 例如,不再問「為什麼是我?」 而改問:「我能從這裡學到什麼?」 當問題變了,心也會隨之變得寬。
- 轉化身體能量
情緒不只是心理現象,也是一種生理現象。 透過走動、深呼吸、改變姿勢, 你在告訴大腦:「我正在重新掌控。」 身體穩了,心自然能思考更清晰。
主控力,是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雪倫說,主控力不是剛強,也不是逃避。
而是一種「內在邊界感」。
你清楚知道,哪些事是你可以努力的、 哪些事該交還給世界。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
「在風暴中穩住自己, 就已是對人生最深的掌控。」
真正的掌控,不是讓生活完美運行,而是在亂流中,仍能決定自己的方向。
當我開始練習「放下控制」後
以前的我,總覺得事情要盡在掌握,不然就不安心。
但《主控力》讓我理解,真正的自由,是知道什麼可以放下。
當我允許事情不完美,我反而更能專注在眼前、感受當下。 那份平靜,是從「非得如此」轉為「願意如此」。
現在每當焦慮升起,我會靜靜告訴自己一句話—— 「我只需要,掌控我能掌控的部分, 其餘的,讓時間與宇宙去完成。」
結語
有時候,最有力量的人,不是能改變世界的人, 而是能在世界改變時, 依然選擇不被摧毀的人。而這,就是主控力的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