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裡,總有那麼一兩個「難搞同事」。
他可能愛唱反調、推責任、偷功勞,或動不動就情緒化。
更糟的是——你每天都得和他共事。許多人面對這種人時,往往陷入兩個極端:
要嘛忍氣吞聲、回家生悶氣;要嘛直接開戰、撕破臉皮。
但真正成熟的做法,是不內耗,也不退讓。
一、內耗從哪裡來?
內耗的根源通常來自兩種錯誤期待:
1️.期待對方能變好。
2️.期待自己能「被喜歡」。
但現實是——有些人不會改。
他不是不知道怎麼做,而是沒有動機改。
如果你把焦點放在「讓他變好」,那主導權就被他拿走了。
脫離內耗的第一步,是把注意力從改變他人,轉向穩住自己。
問自己:「我能控制的部分是什麼?我該守住的界線是什麼?」
這樣,你就從被動受氣,變成主動選擇。
二、學會「不退讓」的三個關鍵
1️.設界線,而非築高牆
界線的目的不是拒絕合作,而是確保尊重。
例如,當同事常越線要求你幫他收尾時,可以平靜地說:
「我理解你這邊很趕,但這部分不在我的負責範圍,建議由負責單位處理會比較準確。」
這句話的關鍵在於語氣:不情緒、不道歉、不解釋太多。
清楚、冷靜、具體,就是最有力量的防線。
2️.以事論事,不陷情緒戰
面對情緒型或推責型同事,最重要的是——不接他的球。
當他說:「都是你害的!」
你可以穩穩回一句:
「我負責的部分已依照流程完成,問題我會協助釐清,但責任歸屬得依實際作業來看。」
這樣的回應冷靜、專業,又清楚地畫出界線。
你沒有反擊,也沒有讓步,而是讓對方知道:「我不是好惹的,但我也不失禮。」
而如果你在職位上比對方高,還可以用更高視角處理:
「先別急著找人背責,我們要先釐清問題點。現在最重要的,是把事情解決。」
這樣一說,不僅穩定了局面,也重新奪回對話的主導權。
3️.用書面留紀錄,保護自己
在職場上,「說過不算,寫下才算」。
會議結論、決策細節、溝通重點——都該留下紀錄。
這不只是防禦,更是一種專業態度。
書面紀錄讓一切有憑有據,也能避免「他說、我說」的模糊地帶。
你不是在防人,而是在替自己建立信任與安全網。
三、保持清醒,維持能量
你無法控制他人,但能選擇自己的反應。
當對方讓你情緒起伏時,先暫停。
深呼吸,然後問自己三個問題:
· 這件事真值得我生氣嗎?
· 我能掌控的部分是什麼?
· 我該保護的是界線,還是情緒?
成熟的人,不是沒情緒,而是懂得讓情緒有出口、不外濺。
當你能穩定自己時,對方反而會失去掌控你情緒的力量。
四、真正的強大,是溫柔而有底線
那些在職場中讓人尊敬的人,往往有一種特質:
他們不吵、不卑、不退讓。
他們可以微笑著說「不」,也能冷靜地說「這部分我不同意」。
他們不會被對方的情緒牽著走,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的價值與原則。
這樣的穩定感,是最有力量的「不退讓」。
當你遇到難搞同事時,別想著要改變他。
先穩住自己,清楚你的界線,冷靜地回應。
必要時留紀錄、講原則、以事論事。
記住——
溫柔不是退讓,堅定不是對抗。
真正的職場智慧,是在不失自我中,仍能優雅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