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友善廁所,不只是讓大家方便的地方,它是「職場文化成熟」的一面鏡子!
有沒有?那個廁所的鏡子不只照出臉,還能照出公司的人性光輝。
一、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如廁自由」其實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職場平權指標。
說白了,當一家公司願意投資設計一間誰都能安心進去的廁所,就代表他們懂得這三件事:
1. 尊重不分性別
- 跨性別、非二元性別、身障者、親子,誰都不該被空間區隔。
2. 安全與隱私
- 地板到天花板的隔間+緊急呼叫鈕=讓人安心的安全感。
3. 效率更升級
- 再也不用看著女廁大排長龍、男廁門可羅雀,性別友善廁所是「排隊焦慮症」的終結者。
而且重點來了!這不只是設計問題,還是人資政策的實踐現場。
想想看,如果公司在廁所上都能顧到多元與包容,那在招募、考核、表單設計上,也自然會更懂尊重與平等。
二、那人資該怎麼做?
1. 政策不只是嘴上說說
- 在招募、考核、內部制度上落實「性別無差別」原則。
2. 表單也要友善
- 性別欄位除了「男/女」,請留點空間給「其他」。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想被選項框住。
3. 廁所設計要兼顧選擇
- 推動性別友善廁所,但不強迫使用。
「能自由選擇」才是真正的包容。
4. 教育與宣導
- 讓員工理解這不是「特殊需求」,而是「基本尊重」。畢竟,人人都有「想上廁所的權利」,這沒在分性別的。
🌳Mio人資長的溫馨提醒
性別友善廁所不是潮流,是一種「文化的溫度」。
能讓每個人都自在如廁的職場,通常也能讓每個人自在做自己。
下次看到公司裝了性別友善廁所,請記得這不是新裝潢,而是舊觀念的拆除工程。
海涵人資顧問 | 中小企業內訓 | IATOPL CBSM
邀請您加入海涵人資 | Line@ ID:@human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