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在職場中常被視為追求效率的工具,然而,僅僅將事情以「緊急與重要性」分類,許多人仍會感到挫折,因為每日待辦事項似乎全部都屬於「緊急且重要」的範疇,根本處理不完。這種疲於奔命的狀態,往往源於缺乏對未來的預測能力。
真正有效的時間管理並非單純地壓縮工時,而是要將個人時間視為稀缺資源,最大化其產出價值與長期複利效應。
除了要留時間做事外,注意力也是很重要的,畢竟沒了注意力時間也只是從縫隙溜走,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效益。
一、核心心態:從「有在工作」到「會工作」
在職場上,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並非取決於其工作時間長短,而是取決於其工作方法與創造的價值。我們必須從「有在工作」轉變為「會工作」的思維模式。
1. 職場價值的本質與效率目標
單純地將上班時間拉長,並不能保證帶來更高的績效,因為有些人的產值可能比你高十倍以上,光靠蠻力是無法競爭的。職場價值可由以下公式概括:
職場價值=辦事能力×工作態度
如果工作態度不佳,辦事能力再好,整體價值也可能歸零。因此,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是確保每一次行動都能為自己或組織帶來最大化效益。
2. 擺脫員工思維,擁抱管理者視野
許多職場人習慣性地埋頭苦幹,但重複做同一件事並不能提升能力;突破瓶頸需要學習新的技能,或是爭取主管職位來擴大視野,這就是刻意練習的重要性,找到做事情的方法,訂定屬於自己的SOP,只要每一件事能進步一點點,累積起來就是大改變。
二、時間管理的常見困境與破局之道
在實務上,有幾種心態和行為模式會嚴重侵蝕時間和效率:
1. 拖延症與完美主義的陷阱
許多人做事效率低落,是因為難以完成「閉環」,傳統PDCA的管理術是有效的,但我們也需要完成一個循環,才能不斷精進自己。
• 完美主義的阻礙: 越是想一步到位的人,越容易把事情做不好。抱持著「要嘛不出手,要嘛就做一百分」的心態,會導致永遠無法在期限前完成任務。
• 克服閉環失敗: 解決完美主義的方法是設定一個強制完成的期限,無論如何都要將堪用的成果「出手」。
• 職場拖延: 越是自己不敢面對的事情,就會糾纏你越久。經驗顯示,盡快完成那些讓人抗拒的困難任務,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2. 缺乏前瞻性的應對
許多人感覺自己很忙,但卻不得老闆緣,因為他們缺乏預測能力,只關心眼前發生的事,從未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
• 例行公事與追資料的藝術: 處理例行公事時,不能只計算自己的作業時間。必須預估兩個部分的時間:一是資料都到手後的作業時間,二是追資料所需的時間。由於追資料的時間難以掌握,必須盡早開始,以免最後一刻才發現資料短缺,導致遲交。
• 插單處理原則: 當主管有時間壓力、要求緊急插單時,一定要先處理主管交辦的事情,避免因延遲而衍生後續不必要的問題,造成主管信用破產或被緊迫盯人。
3. 專注力與學習時間的切割
要提升能力,必須利用下班時間進修。然而,許多人陷入低效工作和加班的循環,浪費了寶貴的自我提升時間。
• 切割上下班時間: 必須將上下班時間切割乾淨,避免上班忙家裡事、下班忙公司事,本末倒置的工作方法將造成工作效率低落。
• 休息與效率: 適度休息是必須排進時間表的。有時候工作上想不通的問題,睡一覺後隔天一大早再來處理,反而能迎刃而解,每做完一件事情可以短暫休息幾分鐘,也可以每天睡午覺,建議30分鐘內,研究顯示午覺睡太久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
• 利用碎片時間: 如果沒有開車通勤,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心情切換或聽取對自己有幫助的資訊,用聽的方式獲取知識也是很好的方式,現在有很多好的podcast或youtube頻道可以聽來獲取知識。
三、提升效率的進階戰術:從規劃到執行
真正的時間管理高手,是不需要花時間做時間管理的,而是利用方法來管理時間。
1. 專案管理與「多事一做」
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的核心是「以終為始」的觀念,這是自我管理的基礎。
• 多事一做(或一事多做): 例如避免將打資料、整理資料、歸檔視為三個獨立步驟。真正會做事的人會讓事情之間產生關聯性,例如在打資料時就順便建立資料夾分類,將重工的時間大幅降低。
• 素材累積: 平常在做不同事情時,要將想法記錄下來(素材累積),這樣當需要完成一件大事時,就能夠快速串聯,看起來就像是「一步到位」,現在可以用碎片方式記錄,讓AI幫你實行卡片盒筆記法。
• 電子化管理: 建議使用電子化的方式來控管時間,這樣排版、修改都更為迅速,且不會有紙本遺失的風險,能夠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例如用錄音工具搭配AI快速產出會議記錄(我現在是用plaud notepin,對有大量作紀錄及摘要需求的人是神器)。
2. 創造長期價值:知識與技能的投資
投資時間學習職場技能(如專案管理、談判技巧、寫作技巧等)是實現複利效應的關鍵,我們需要投資大量時間學習「帶得走」的技能,現代人工作也許會一直換,但不能讓每次換工作時都歸零。
• 技能優先: 學習技能需要大量練習,不能只靠閱讀知識來取代實戰。
• 長期累積的價值: 專業證照的高門檻和薪資加給,會隨著在職場時間越長,帶來不斷提升的獲利。這就是一種將時間投資在自我能力上,實現長期複利。
總之,時間管理不再僅是個人效率問題,更是將自身能力融為一體的職場策略。能夠精準規劃、高效執行,並懂得利用時間投資自己作為談判籌碼,才能真正擺脫「忙、盲、茫」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