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另一半時,該覺察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嫉妒,不是恨別人過得好,而是恨自己不夠好。」
—— 改寫自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當愛裡的比較,藏著未被看見的自卑」——誠熙

在愛情裡,我們都以為嫉妒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

直到有一天,當你發現那個原本不如你的他(或她),突然開始閃閃發光:
事業順利、被人賞識、甚至比你更成功!
你心裡出現了一種說不出的酸意。

你笑著說「真替你開心」,但心底卻有一絲拉扯。
那不是討厭他,而是一種「我是不是被比下去了」的失落。

其實,嫉妒不是罪,而是一種訊號。
它提醒我們:有個地方的自己,正在渴望被看見與理解。


當另一半變得更好時,我們的內在會開始比較

愛情中有一種微妙的矛盾,我們希望對方越來越好,但又害怕他「太好」。

一開始的羨慕,可能還帶著驕傲:「那是我的另一半耶!」
但隨著對方越來越亮眼、越被世界肯定,你心裡的那份平衡感,開始動搖。

「他怎麼這麼幸運?」
「憑什麼他被看見,而我卻一直在原地?」

這些念頭會讓你陷入一種無聲的比較。
而比較久了,原本的愛意會慢慢被自卑掩蓋,變成酸言酸語、無聲冷戰,甚至想讓對方「收斂一點」。

但這些反應,其實不是針對他,而是針對你自己。

raw-image

嫉妒,往往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達

當我們對自己不滿時,嫉妒就會悄悄冒出來。
那不是因為我們不愛對方,而是因為我們看見了「我想成為但還不是」的自己。

你對他說出的酸話,其實是在罵自己:

  • 「為什麼我不夠好?」
  • 「為什麼我沒有那麼幸運?」
  • 「為什麼努力這麼久,卻還不如他?」

這種時刻,與其責怪,不如誠實地覺察:
原來,我不是不為他開心,而是我在失落自己的步調。

嫉妒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尚未被肯定的部分。
它不是敵人,而是一個誠實的提醒。


別把情緒怪罪在對方身上,而是學會面對自己

當對方變得更好,我們最容易犯的錯,就是把不安投射到他身上。

「你變了。」 、 「你現在眼裡只有工作。」
這些話聽起來像是在指責他,其實是在表達:「我感覺自己被落下了。」

在這樣的時候,與其冷戰或酸言酸語,不如試著誠實表達:
「看到你越來越好,我其實也有點慌張,但我真的為你驕傲。」

這樣的坦白,不僅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也讓你自己能從情緒中抽離,開始理解:
這不是愛變質,而是我需要重新調整對自己的信任。

如果換個角度想,另一半越來越好,代表你的眼光很好:「你選到了願意成長的人」
這不是嫉妒,而是祝福。

raw-image

真正的愛,是一起變好,而不是比誰更好

愛情最美的樣子,不是誰領先誰,而是彼此成為彼此的養分。

當你願意欣賞而非比較,你會發現:對方的成長,其實也能激勵你。
他的成功,提醒你:「你也有力量,只是還沒被喚醒。」

與其嫉妒,不如去讚美。
與其自責,不如去學習。
這樣的心態,才能讓關係從競爭轉為共榮。

因為愛情,不該是競技場,而是共同的花園。
你們都值得在彼此的光裡,被照亮、被滋養著。

raw-image

📝 重點整理

  • 嫉妒不是錯,而是一種自我訊號,提醒你內在有未被看見的部分
  • 當你嫉妒對方,其實是在投射對自己的不滿
  • 不要把不安怪罪在伴侶身上,而要學會誠實地理解自己的情緒
  • 看見另一半的成長,是讚揚你眼光的時刻,而不是比較的開始
  • 真正的愛,不是比誰更好,而是一起變得更好

💌 小提醒

當你發現開始會嫉妒另一半時,請先別急著責怪自己。
那份酸意裡,其實藏著一個想被肯定、想被看見的你。

願你有勇氣在這樣的時刻,停下責備,開始理解:「原來我也想發光,只是還沒找到自己的光源。」

請相信你不需要變成誰,你只要成為「更誠實面對自己」的你。
當你懂得欣賞、懂得共榮,你不會失去愛,反而會擁有更深的連結。

願你和他,都能在彼此的光裡,一起閃耀✨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誠熙聊療
54會員
89內容數
這裡不是教你成為「更好的人」,而是陪你學會:「如何溫柔地擁抱當下的自己」,不再與自己為敵,而是攜手走過每一段起伏,你不需要完美,你只需要記得:「在這裡,你已經夠好了,也一直值得被愛著」--- 分享 情緒療癒 ✧ 與自己和解 ✧ 溫暖陪伴
誠熙聊療的其他內容
2025/09/20
「孤獨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錯誤的方式填補它。」——改寫自心理學者 Irvin D. Yalom 愛情不是用來填補缺口的,而是兩個人都帶著完整的自己,一起去創造新的可能。 如果你能在單身的時候,給自己足夠的陪伴、理解與安放,那麼當下一次愛情來臨時,你會用更清醒、更真誠的心去擁抱它。
Thumbnail
2025/09/20
「孤獨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錯誤的方式填補它。」——改寫自心理學者 Irvin D. Yalom 愛情不是用來填補缺口的,而是兩個人都帶著完整的自己,一起去創造新的可能。 如果你能在單身的時候,給自己足夠的陪伴、理解與安放,那麼當下一次愛情來臨時,你會用更清醒、更真誠的心去擁抱它。
Thumbnail
2025/09/16
「你能給予別人最好的禮物,就是真正看見他。」—— 誠熙 在感情裡,很多人會困惑: 「我已經付出這麼多了,為什麼對方還是不滿意?」 「我明明很努力地對他好,為什麼他看不見?」 於是,付出不被領情,漸漸轉化成失落,甚至怨懟。 但真相是,問題往往不是出在「付出不夠」,而是「方向錯了」。
Thumbnail
2025/09/16
「你能給予別人最好的禮物,就是真正看見他。」—— 誠熙 在感情裡,很多人會困惑: 「我已經付出這麼多了,為什麼對方還是不滿意?」 「我明明很努力地對他好,為什麼他看不見?」 於是,付出不被領情,漸漸轉化成失落,甚至怨懟。 但真相是,問題往往不是出在「付出不夠」,而是「方向錯了」。
Thumbnail
2025/09/14
「愛,不在於彼此凝視,而在於並肩望向同一個方向。」 —— 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愛情不是一瞬間的結果,而是無數片刻的堆疊。 很多人以為愛是靠驚天動地的浪漫來維繫,卻忘了真正長久的愛,往往是日常裡一點一滴的用心。 愛,是藏在生活的細節裡的。
Thumbnail
2025/09/14
「愛,不在於彼此凝視,而在於並肩望向同一個方向。」 —— 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愛情不是一瞬間的結果,而是無數片刻的堆疊。 很多人以為愛是靠驚天動地的浪漫來維繫,卻忘了真正長久的愛,往往是日常裡一點一滴的用心。 愛,是藏在生活的細節裡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去愛別人。 因為你也會無法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就像你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樣。
Thumbnail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去愛別人。 因為你也會無法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就像你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樣。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許多心理學研究認為,日常生活的壓力,會讓我們更容易注意到另一半沒做很好的地方、變得容易挑剔、批評,導致衝突、關係惡化。
Thumbnail
許多心理學研究認為,日常生活的壓力,會讓我們更容易注意到另一半沒做很好的地方、變得容易挑剔、批評,導致衝突、關係惡化。
Thumbnail
愛情之中跌跌撞撞,無人能夠保證一定成功;但基本大原則是,兩個人的愛最好均等。 對方太愛自己,但自己根本不愛,那就稱不上幸福;對方根本不那麼愛自己,而自己很愛,就會受到傷害。 最理想的情況是,對方愛自己多一點點,而自己也不討厭對方,這樣你在一段關係之中就會有優勢。 所以,如果大家的愛都不對等
Thumbnail
愛情之中跌跌撞撞,無人能夠保證一定成功;但基本大原則是,兩個人的愛最好均等。 對方太愛自己,但自己根本不愛,那就稱不上幸福;對方根本不那麼愛自己,而自己很愛,就會受到傷害。 最理想的情況是,對方愛自己多一點點,而自己也不討厭對方,這樣你在一段關係之中就會有優勢。 所以,如果大家的愛都不對等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當女性看到其他人的成功時,可能會有羨慕的情緒,但也應該要有團結的心,不要互相傷害。
Thumbnail
當女性看到其他人的成功時,可能會有羨慕的情緒,但也應該要有團結的心,不要互相傷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