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不是恨別人過得好,而是恨自己不夠好。」
—— 改寫自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當愛裡的比較,藏著未被看見的自卑」——誠熙
在愛情裡,我們都以為嫉妒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
直到有一天,當你發現那個原本不如你的他(或她),突然開始閃閃發光:
事業順利、被人賞識、甚至比你更成功!
你心裡出現了一種說不出的酸意。
那不是討厭他,而是一種「我是不是被比下去了」的失落。
其實,嫉妒不是罪,而是一種訊號。
它提醒我們:有個地方的自己,正在渴望被看見與理解。
當另一半變得更好時,我們的內在會開始比較
愛情中有一種微妙的矛盾,我們希望對方越來越好,但又害怕他「太好」。
一開始的羨慕,可能還帶著驕傲:「那是我的另一半耶!」
但隨著對方越來越亮眼、越被世界肯定,你心裡的那份平衡感,開始動搖。
「他怎麼這麼幸運?」
「憑什麼他被看見,而我卻一直在原地?」
這些念頭會讓你陷入一種無聲的比較。
而比較久了,原本的愛意會慢慢被自卑掩蓋,變成酸言酸語、無聲冷戰,甚至想讓對方「收斂一點」。
但這些反應,其實不是針對他,而是針對你自己。

嫉妒,往往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達
當我們對自己不滿時,嫉妒就會悄悄冒出來。
那不是因為我們不愛對方,而是因為我們看見了「我想成為但還不是」的自己。
你對他說出的酸話,其實是在罵自己:
- 「為什麼我不夠好?」
- 「為什麼我沒有那麼幸運?」
- 「為什麼努力這麼久,卻還不如他?」
這種時刻,與其責怪,不如誠實地覺察:
原來,我不是不為他開心,而是我在失落自己的步調。
嫉妒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尚未被肯定的部分。
它不是敵人,而是一個誠實的提醒。
別把情緒怪罪在對方身上,而是學會面對自己
當對方變得更好,我們最容易犯的錯,就是把不安投射到他身上。
「你變了。」 、 「你現在眼裡只有工作。」
這些話聽起來像是在指責他,其實是在表達:「我感覺自己被落下了。」
在這樣的時候,與其冷戰或酸言酸語,不如試著誠實表達:
「看到你越來越好,我其實也有點慌張,但我真的為你驕傲。」
這樣的坦白,不僅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也讓你自己能從情緒中抽離,開始理解:
這不是愛變質,而是我需要重新調整對自己的信任。
如果換個角度想,另一半越來越好,代表你的眼光很好:「你選到了願意成長的人」
這不是嫉妒,而是祝福。

真正的愛,是一起變好,而不是比誰更好
愛情最美的樣子,不是誰領先誰,而是彼此成為彼此的養分。
當你願意欣賞而非比較,你會發現:對方的成長,其實也能激勵你。
他的成功,提醒你:「你也有力量,只是還沒被喚醒。」
與其嫉妒,不如去讚美。
與其自責,不如去學習。
這樣的心態,才能讓關係從競爭轉為共榮。
因為愛情,不該是競技場,而是共同的花園。
你們都值得在彼此的光裡,被照亮、被滋養著。

📝 重點整理
- 嫉妒不是錯,而是一種自我訊號,提醒你內在有未被看見的部分
- 當你嫉妒對方,其實是在投射對自己的不滿
- 不要把不安怪罪在伴侶身上,而要學會誠實地理解自己的情緒
- 看見另一半的成長,是讚揚你眼光的時刻,而不是比較的開始
- 真正的愛,不是比誰更好,而是一起變得更好
💌 小提醒
當你發現開始會嫉妒另一半時,請先別急著責怪自己。
那份酸意裡,其實藏著一個想被肯定、想被看見的你。
願你有勇氣在這樣的時刻,停下責備,開始理解:「原來我也想發光,只是還沒找到自己的光源。」
請相信你不需要變成誰,你只要成為「更誠實面對自己」的你。
當你懂得欣賞、懂得共榮,你不會失去愛,反而會擁有更深的連結。
願你和他,都能在彼此的光裡,一起閃耀✨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