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鍊魂系列】【情商】鍊魂式EQ工作觀念篇第一階段|第五回|出席≠貢獻:生病硬撐的真實代價
📖第一階段:覺醒與辨識(認清有害工作觀)
核心目標:看見隱藏的錯誤信念,意識到壓力與耗損並非「個人不夠好」,而是工作觀念出了問題。
第1回|為何好好工作卻越做越累?——有害工作觀的隱形牢籠
第2回|長工時迷思:為何拼命加班不是績效保證
第3回|多工陷阱:專注才是最高效能
第4回|Always-on文化:責任感還是自我消耗?
第5回|出席≠貢獻:生病硬撐的真實代價
第6回|完美主義的假面:卓越還是自我綑綁?
第7回|工作成癮:忠誠還是逃避?
第8回|努力≠回報:破解『付出就有收穫』的幻覺
第9回|忙碌文化:地位幻影下的身心枷鎖
第10回|求助不是弱點:為何『一肩扛起』會拖垮你
總結|拆解有害工作觀,走向鍊魂式EQ
附錄|ChatGPT彙整的有害工作觀
第一階段|第5回
出席≠貢獻:生病硬撐的真實代價
🌍 專家視角
在職場心理學與公共衛生領域,研究者把「人明明身體不適卻仍然工作」稱為 出勤主義(Presenteeism)。
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與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跨國調查顯示:
- Presenteeism 帶來的生產力損失,比缺勤(Absenteeism)更嚴重,甚至高出三倍(Johns, 2010)。
- WHO(2020)的健康與工作報告指出,硬撐上班的人不僅恢復更慢,還會增加慢性病與心理疾病的風險。
- 《柳葉刀》期刊的研究更警告:長期帶病工作的人,心血管疾病與嚴重憂鬱症的發生率顯著升高。
👉 結論:出席不等於貢獻,有時候它反而是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