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OS的前一篇文章裡,寫
〈我們這個世代〉的那個自學生C,邀我以
《窗邊的小荳荳》一書進行讀書會工作坊。最近剛好在準備想討論的問題給C,後來想一想,乾脆把讀到的東西想到的事,整理成一篇文章。
不過,《窗邊的小荳荳》是好久以前的書了,還是簡介一下──作者
黑柳徹子,這本書是她的自傳性作品,講的是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她,被原本的學校退學而轉至
巴氏學園的故事。當然,小荳荳不曉得自己是被退學,還興高彩烈的跟著媽媽去到新學校。
巴氏學園就我現在讀來,仍舊很「另類」。我想這或許是C想要以這本書作為工作坊討論主題的原因。裡頭確實有很多可以討論的東西,比如電車教室(可以討論我們對教室的想像)、比如學生吃的便當中「海的東西跟山的東西」(可以討論現在的營養午餐)。可以討論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對這個工作坊感興趣的朋友,歡迎6/10上午來參與我們的討論:
https://goo.gl/8NNtK4
以下簡記我讀小荳荳後,我想到的東西。
一、 一直聽小孩講話的大人
小荳荳在新學校遇到的校長,是一個可以一直聽她講話的大人。他們第一次見面的那一天,小荳荳就講了四個小時的話給校長聽。小荳荳講得好開心,不知不覺四個小時就過了,四個小時好快,就中午了,要準備吃午餐了。
雖然我現在應該不算多話(咦),但我小時候是個超愛講話的人。究竟哪裡來的那麼多話要講,我也不知道。但小時候一直講話是不受老師歡迎的,我記得我的座位後來被安排在老師在教室的辦公桌旁邊,這個安排當然不是老師想要陪我講話,而是看我還敢不敢講話。
當然有些人會說,上課講話會影響到上課呀,是因為這樣才希望小孩上課不要講話。這個我倒沒有完全反對,但我想討論的是大人與小孩相處時的態度。
有些小孩不愛講話,有些小孩愛講話,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仔細回想到底有幾個大人曾經好好的「聽小孩說話」?現在會聽小孩說話的大人可能比較多了,但從前我們遇到的大人總是要小孩「聽話」,但他們卻不聽小孩說話。
我覺得能遇到願意聽自己講話的大人,很幸運。這大概會影響自己一輩子吧?我小時候有沒有遇過可以聽我一直講話的大人呢?有沒有我會想要跟他一直講話的大人呢?好像沒有。好像沒有機會可以跟大人成為朋友。我現在想,要是有機會可以跟大人成為朋友,我應該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事吧?不是那種他們想要教給我的事,而是我自己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事。
二、 從自己喜歡的科目開始
小荳荳的學校上課的方式是「從自己喜歡的科目開始」,而且上課大部分採用自習的方式,遇到不會的再去問老師。這感覺很不錯,不過我在想,如果一開始什麼都還不太知道,比如一年級,注音符號或國字都不太認得的話,一開始是要怎麼開始?是教室裡面同時有很多材料讓學生自己選擇嗎?可是如果小孩讀不懂?不會操作?或是有很多問題怎麼辦?所以一開始還是會有統一的課程或活動?一個教室會有幾個老師呢?「從自己喜歡的科目開始」,實際上要怎麼運作?
還有,如果是我自己的自學班級,我要怎麼開始?(這是我問我自己的問題)
三、 養小動物
小荳荳在逛市集時,看見攤位上的小雞,央求著爸媽買給她。小荳荳的爸媽不想買,媽媽說,「這些小雞養不了幾天,馬上就會死掉,很可憐,所以不能買。」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曾經養過小鴨子。小鴨子是班上同學買的,再分給我的。一隻小小的鴨子,我放在紙盒裡帶回家,我跟弟弟幫小鴨子洗澡(為什麼那時候要幫牠洗澡?我也不知道),我把小鴨子包在毛巾裡擦乾,看牠在磁磚上走路。可是那天晚上,小鴨子一直呱呱呱呱,叫了一整晚。隔天早上起來,小鴨子已經跛了一隻腳。
我把小鴨子帶去學校。我手中捧著奄奄一息的小鴨子,班上男生說沒用了啦,快要死了啦!我跟那個男生打架,拳頭不小心揍到牆壁,結果流血。那個早上我沒有去朝會,我跑去學校的花圃,挖洞,把小鴨子埋葬。
對大人來說,早知道這種小鴨小雞,帶回家沒多久就會死。但是小荳荳不知道,小時候的我也不知道,一定要等到曾經捧在手中的小雞、小鴨死掉了,發現哭也沒有用,才相信啊真的會死掉呀。
倒不是天真的以為小雞小鴨不會死,而是不知道會這麼輕易的死掉,也不知道那些不肖商人其實不是把動物當動物,而是當商品販賣。所以如果小孩來跟我討論,他想要買園遊會或夜市裡的小雞小鴨、小兔子或小老鼠之類的小動物,我會怎麼回應呢?這也是我在想的事情。
四、 特別的孩子
我還蠻認同小荳荳的學校對待「特別的孩子」的方式和態度。「特別的孩子」包括小兒麻痺的孩子、手腳特別短小,可能無法好好長大的孩子。雖然很想說「特別的孩子一樣也是普通的孩子」這種漂亮的話,但現實上特別的孩子在這個社會上被看待的眼光就是不一樣,人們看待他們的方式,會影響他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覺得小荳荳的校長很用心在處理這一塊,他希望孩子能夠看到彼此的不同,卻又不會因為彼此的不同而有優越或自卑之心。
「運動會」那一章很令我印象深刻,校長設計了對高橋特別有利的運動項目,全校手腳最短身高最矮的高橋幾乎拿下所有項目的第一。剛開始我還以為運動會的設計會不分名次,因為我個人不是很喜歡排名,但後來看了校長的設計,我覺得這樣設計的用意會讓人發現──所謂的第一,其實就是看遊戲規則制定的方式,要是遊戲規則對腿長的人來說有利,那麼腿長的人就比較容易得第一,反過來說要是規則對腿短的人有利,那麼腿短的人拿第一就比較容易。這樣一想,參與比賽的人也就會把那當做遊戲,得了第一很開心,沒得第一也不太會在意。
不過現在的教育現場,似乎是把特別的孩子區別出來,給予不同的教學方式(不論那個特別是資優、或肢障)。當然,分別出來有分別出來的用意以及好處,我想討論的倒不是哪種方式比較「好」(「好」這種東西從不同的角度看,自然會有不同的標準),我想說的是,不同的方式背後其實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觀。我們選擇用何種方式來跟特別的孩子相處,這些我想小孩都看在眼裡。
五、 小孩吵架
在教室現場中,小孩吵架最令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因為其實,我覺得吵架就吵架,但小孩好像都想找大人來「當法官」,可是我實在不覺得我有「權力」仲裁,但放著什麼都不說不做,又擔心小孩會不會覺得這個大人怎麼都不關心我們?可是關心到底要怎麼關心才不是干涉?或者用權力來決定對錯?
在〈辮子〉那一章,大榮拉了小荳荳的辮子,小荳荳哭著去找校長。校長聽小荳荳哭,聽小荳荳講,最後說:「不要哭了,你的頭髮好漂亮喔!」校長並沒有在小荳荳面前說大榮那樣不好不可以,或是要處罰大榮,就只是跟小荳荳說,「你的頭髮好漂亮喔!」小荳荳就不哭了,大概是覺得被理解安慰了。
後來小荳荳知道校長「罵」了大榮,小荳荳覺得很驚訝,被罵的大榮也覺得很驚訝,因為校長幾乎沒有罵過學生?但所謂的「罵」,其實校長只跟大榮說「對女孩要親切,不可以不尊重」,校長只有這樣跟大榮說,並沒有譴責他或處罰他。
我個人是還蠻欣賞校長這樣的做法。校長還是有自己的判斷,也把這個判斷告訴了大榮,雖然有點說教的意味,但是他卻沒有要大榮「去跟小荳荳道歉」,也就是說大榮聽了校長的話之後,是自己想去道歉的。假設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我覺得校長的做法很不賴,他並沒有仲裁,卻也沒有什麼也不做,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學生,讓學生自己決定接下來想怎麼做。
六、 散步
我覺得散步真的是可以學到好多東西的教學方式。說是「教學方式」感覺有點奇怪,應該說,「散步」這件事本身本來就可以自然的學到很多東西。小荳荳的學校,他們幾乎每天下午都到校外散步,看季節的變化,自然的變化。
小荳荳他們的散步,跟現在的「走讀」又有點不同,沒有明確的目的,不是有計畫性的散步。感覺是一種注重生活的散步,不強調教育目的,自然在生活中有所學習的散步。
可惜我們現在的教學多半在教室裡,而且塞得很滿,所以一旦真的出去散步,小孩可能就會瘋得像野馬用衝的,光是玩都來不及了,什麼細細的看、觀察與感受這些,可能很難發生?
七、 什麼是「自學」?
我在想,讀完小荳荳,我要跟C討論什麼?跟大家討論什麼?
最近覺得自己最在意的是「自學」。我在想「什麼是自學」?我在想,自學應該是不分體制內學校、體制外學校,或所謂的自學、或共學;我在想,不論在什麼樣的教育環境中,學生應該都要有能夠「自學」的能力。
我先說明我所認為的「自學」。我認為的「自學」是「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學什麼,並且自己去學」,大概有點像是現在經常聽到的「獨立思考學習」一類的用語。可是,「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學什麼,並且自己去學」,這句話有點像廢話;有點像「不想寫可以不要寫」一樣,是廢話。
就像之前反覆講的,寫是一種需要,想寫的時候再寫,是一件正常的事;所以「不想寫就不要寫」,這本來是一件正常的事,但如果特別要拿出來講,就代表「寫」是在一個不正常的情況裡──比如不想寫卻又不得不寫,或不能寫自己想寫的,或以為一定要寫成什麼樣子──在這種情況下,「不想寫可以不要寫」這句話才會有出現的機會。
同樣,「自己想要學什麼,自己去學」,我覺得也是廢話。因為最早的學習,本來就是自己想要學的(或者我們可以說那是出於本能的學)。我們觀察小孩,小小孩,那個時候的學習,都是出於他自己的需要,不管是爬,是站,走路還是講話,想要握住筆,想要學寫字,那些不是為了學而學,是很自然的學。
而我們現在講的「自學」,指的是一種不在體制內學校學習的方式。所以很奇妙,選擇不進體制內學校的家長與小孩,是因為擔心學校會剝奪了小孩「自學」的能力嗎?但是,假設「自學」的能力是一種本能,是哪些因素讓人們擔心,小孩進學校後反而失去自學的能力?
可是我們看小荳荳的學校,它也是一個學校,但這個學校似乎沒有剝奪小孩「自學」的能力,反而讓小孩很喜歡學習。所以,「學校」不必然是讓小孩喪失自學能力的主因;「學校」應該是一個可以讓小孩能夠「自學」的地方,這是我對學校的期待。
有些人認為學校剝奪了學生「自學」的能力,所以我想問的是,到底是哪些環節出了問題?我們有可能改變嗎?另外,現在有許多家庭申請「自學」,在各式各樣的自學課程中,小孩真的都擁有「自學」的能力嗎?還是只是從校內走到校外,但學些什麼、怎麼學的權力,還是在老師和家長手上?
這些,是我在這場讀書會中,想要提出來跟大家討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