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學理科班畢業,本想就讀心理學系的我可謂是陰差陽錯進入了媒體科系。雖然雙魚媽那時候並沒有因為我想讀心理學而多說什麼,但是,我可以看得出她眼裡的擔憂——畢業後,出來是要做什麼?為了不想她擔心,當時的我也就隨便選,看到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系里包含社會學(Sociology),我很心動。而且,當年的大眾傳播可說是挺熱門的科系。我,就這樣踏入五光十色的媒體世界。
大學第一年,講師就說我:這個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還有灰色這個顏色。
我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底,因為這震撼了我——我是一個有原則、底線而且做人做事非黑即白的人。不是對就是錯,不是善就是惡。這樣的個性很吃虧,但我就是很討厭那些遊走在模糊地帶的人或是態度虛偽、墻頭草。
跌跌撞撞才明白了許多,每個人都來自不一樣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這造就他們的為人處世以及個人想法和態度。當然,這並不可以代表他們可以成為壞人,做壞事。但我至少開始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可以選擇不去聽,但我不能去打分數或在不了解對方、一件事的情況下去做批評或判斷。
如果說中學老師常常告誡我:多項思考。要學會觀察分析判斷辨別的話;那麼我的大學講師們,教會我的是:遇人遇事,都要保持客觀和中立的態度。不隨便下定論。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正義魔人,我覺得為什麼他們非要選邊站?
我在大學時期因為一堂Public Speaking課,大膽談論敏感話題:年輕女孩懷孕后,該墮胎嗎?
這裡不談站在反方的我如何闡述自己的論點。我因為選擇站在反方而被多少同學冷眼看待或是給予我驚訝不解的眼神,讓我明白到我更加需要多用心去了解那些不被大多數人接受的人。
接下來的社會學功課,我就談論同性婚姻(拿滿分的我很開心,開心點是因為覺得老師也是一個很開通的人)、分享自己對於小孩被擄走的社會新聞的想法等。很多人覺得我很奇葩,甚至懷疑我是不是墮胎過、同性戀、煙民等。這些天大誤會和刻板印象,都讓我覺得詫異。身為媒體學生,我覺得我們對那些超出常人會做的事情或是自己知識範圍的新事物,需抱有的思想和接受度是不是應該要比其他人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