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的定義為未經食用即被丟棄的食物。在此定義下,除了我們餐桌上吃剩的廚餘外,同時也包含了在產地中因天災以及在運送過程中碰撞、溫度等因素造成損失的食物。近年來各國因剩食的數量愈來愈多,逐漸重視起有關食物的製造、使用及後續處理等方面,希望遏止不斷的資源浪費。現在讓我們探討這項議題。
在工業革命後,大量的人口由農村移往都市,為工廠注入大量的勞力。但由於資本家的剝削,使得社會經濟狀況逐漸產生兩極化,資金流入上層社會的人手中-這跟田園經濟的狀況不一樣,那時的社會財富較為平均-如大家所知,馬克思主義由此興起,鼓勵工人從事階級鬥爭以獲得該有的報酬。當時間推進至20世紀,歐美國家的社會福利政策成功將貧富差距縮小,且一般民眾對於商品的購買力也因此提高,亦有能力從事額外的娛樂,這就是問題的產生點。在以前農業時代,許多人吃的就是自己種的糧食,假使浪費,那麼食物的來源可能就會不足,因為你不知道接下來的幾個月會不會面臨洪水或是乾旱。這時社會上能夠浪費食物的,只有上層階級的人家,也許是地方豪強,也許是王公貴族。這些族群的特徵就是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可以使他們在發生天災導致本地糧食不足時可以透過貿易將所需食物購入。那麼以現代來說,工業革命後的世界,日常的所需並不需要自行生產,反而只要小康的家庭就足以購入從國外進口的物品,當然也包含食物。在你無法看到食物生產的前端,且日常所需不會造成經濟負擔的情況下,丟掉、浪費也不至於太嚴重了。
臺灣的剩食來源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幾項:家庭、學校、量販店、餐廳、生產地。根據環保署的統計,台灣一年浪費275萬公噸的食物,每人平均丟棄120公噸。這數據或許大的沒有存在感,但是稍微具體一點,他可以讓臺灣26萬低收入戶家庭吃20年。浪費,每天都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臺灣有個很特別的文化,就是{辦桌},每逢婚喪喜慶總少不了它。它的菜單向來都很長,往往賓客前面吃飽了以後,後面上的菜就愈剩愈多。縱使有些人會包剩菜回家,但是畢竟是少數。一場婚宴下來,就有許多的食物被丟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廚師無法精準掌握用量。再舉個例子:現在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3%,其餘皆來自進口。進口的過程中,假使溫度和濕度有些異常,或遭遇其他的中間因素,那麼這批食物就會腐壞,進而直接淘汰。進到海關後,還必須經過農藥和病蟲害的檢驗。不合格,也是只有銷毀一條路。所以當這些進口食物出現在你的餐桌,是很不容易的。
就目前主要的兩種剩食解決辦法捐助食物銀行和做成堆肥,我們來看看它的效果與隱憂。臺灣現在有五個主要的食物銀行組織,服務的對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急難家庭和經濟弱勢家庭。根據1919食物銀行2014年度成果分析報告,其於2012到2014年期間從259間增至418間,成長61.38%。我們可以把剩食當中把包裝完整的,還未過期的捐給食物銀行,這樣不僅不會造成多餘的浪費,還可以使困苦家庭得到幫助。但是有些阻礙它發展的因素,如食安問題會造成捐贈者商譽不佳以及現行法規規定捐贈民間者只有20%的抵稅率,捐贈政府者卻享有100%,這些都可能造成了廠商及個人的捐贈意願低落。目前<食物銀行法>還處於審議狀態,我們希望它能盡速通過,這樣對臺灣的剩食環境會改善一點。我們每天晚上的垃圾車後面一定會帶上二到三桶的廚餘桶,這些廚餘最後都會成為堆肥,有些人會去拿來撒在自己的田裡。國小也有教過可以把廚餘收集起來,取它發酵後的汁液種花養草,老師說它營養豐富,會讓它們長的很好。第二種方式,看似一勞永逸,但是卻忽略了臺灣廚餘回收率只有35至50%,大部分因飲食習慣或未做好垃圾分類等因素,混合在垃圾中燒掉。說起來,依舊有為數極多的食物被我們浪費掉。
剩食的產生不僅是道德問題,也會對環境造成傷害。產地生產的食物假使全部被消費者食用,那麼地力的耗竭程度其實是合理的。但是實際上這些作物很多都成了剩食中的一員,這樣使得土地生產力耗盡,未來耕種就越來越困難。按照這個道理,食物在運送時造成的廢氣亦會不合理的增加。溫室效應速率一提高,氣候變遷對生物的影響會很大。即使要浪費,也必須有一個足以負荷起浪費重擔的環境。這個環境已經無法產出食物時,你想浪費也沒辦法了。減少剩食,不只是道德上的問題,更是攸關全人類發展的課題。我們抵擋不住全球化的趨勢,就只能在這現今的架構下努力的去做。
如今資本主義下的社會,商人們只追求在成本與銷價達成盈餘。但就如前面所提到因素,農人漁夫只好種更多的作物、養更多的水產。而每年的天災都會造成農損,剩下的量送到店裡或一般消費者,最後又會剩下不少的廚餘。這中間的剩食大部分就是這樣產生。必須回到自給自足的社會,才有辦法減少大部分的剩食。在例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物品的大量流通或多或少的增加了食物的浪費,有些而且還是制度上不得不遵守。生活在這樣的世代,敢說你把飯吃完,就沒有浪費任何食物嗎?
責任編輯:佘威澐 核稿編輯:盧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