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中國的無為或西方的吸引力法則,都與印度瑜伽思維有一點點相近之處──人必須與天理合一地執行感知,該行動就必須行動,該停歇就必須懂得收攝。這道理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一股力量在支撐。當心念能夠時常練習到專注呼吸往內在運行,我們的感官會對外界干擾逐漸失去敏感,反過來強化對自身的感受覺知,這就是收攝的力量,
收攝是練習瑜伽重要的關鍵──也是我在
《靈修訓體與瑜伽的精采對話》中想分享的幾個核心思想之一。
瑜伽不是馬戲團特技演員,兩者最大的差別是,前者是將心放在自己身上,而後者是為取悅他人的心。
印度聖哲維杜拉(Vidura)說:「也許命運的力量很強大,但是人有自由意識,而宇宙主人的力量也會回應我們的願望。我們避免不了的是行動後的結果,而非行動本身。」
中國道家所謂的無為,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進入明心,順應宇宙天理、符合天時去執行它──「明心」,就是不憎不愛、不貪不戀的中道思維。
吸引力法則最源頭的思維來自於亞伯拉罕這位高靈,心想事成並非執著在「想要」的念頭,它近似中庸之道,要你更細緻地去感受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個信念不能被物質世俗左右,更不是意圖改變外在的人事物。與這股靈知能量契合而發出念頭後,剩下的就交給宇宙來運作,你必須以無為的態度來等待結果。這兩者的背後,都有著相同的理論在支撐──沒有私欲,只有順應感知。
順應感知而展開行動時,你不能帶著預期的結果來執行。
《薄伽梵歌》有段話:「如果不刻意執著追求行動後的結果,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時,當下內心必定是平靜的,只有不帶私欲的行動,才會產生專注的智慧。」
無明(無知),是指以過去的煩惱看待眼前世界的一切,使得思緒被煩惱覆蓋,而做出愚鈍的行為與心念,心便帶著無限的欲望追求短暫安逸。
其實,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感知經驗,只是你不敢、不願親進(合一、信任)感知的力量──當你真正進入感知一次,就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心也會更有力量為未來做出明確的選擇。
《靈修訓體與瑜伽的精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