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高深莫測的學期成績單-你所不知道的學校(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讀高職,你看過他的成績單嗎?你看得懂他的成績單嗎?你知道他要怎樣才能畢業嗎?你知道他該重修那些課嗎?
成績和畢業已經不像你想的那般單純了!
前一篇「何謂學生技藝競賽?」提過,教育部近年來一直努力讓學生有更多元、更自由的空間來選擇自己的求學過程,最終卻導致升學體制的紊亂,這篇來談談自由化、多元化帶來的另一個問題,也就是學生教育的基礎-課程科目,白話點說,就是學生們在這三年要上些什麼課!
在過去,高中職三年要學什麼,全都是鎖死的,沒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學生必須搞定這些鎖死的所有科目才能拿到畢業證書,但現在不同了!以高職為例,學分制度出現了,課程科目分為一般科目、實習科目、專業科目三大類,然後每個科目都具備「部定必修」、「校定必修」等性質,簡而言之,就像是大學那樣的選課系統,然後呢,同時滿足160總學分、部定必修科目及格率達85%、專業科目加實習科目達60學分等條件,才能拿到畢業證書,看似合理的制度,其實背後潛藏了無數問號!
首先:「部定必修科目及格率達85%」,或許是小學國語沒學好,筆者始終搞不懂,既然都叫做"必修"了!為什麼只需要通過85%?難道這可以解釋成:「有些科目必須修,但不一定要及格!」所謂部定必修科目,就是專家學者經過許多程序、會議及審核,才訂定出來,該領域學生一定要學會的基礎課程,為什麼還能放過那剩餘的15%?試想一下,食品科畢業,但食品加工等相關科目不及格,合理嗎?該生做出來的東西可以放心吃嗎?
還有更弔詭的細節,有些特殊的實習科目為必修0學分,因為畢業條件只要達到85%及格,那這種0學分的科目要怎麼讓學生放在心上?根本就等於告訴有心偷懶的學生,這門課不必理會了!
成績單上的複雜還不僅只於此,當家長和孩子看到一上3學分的國文,只拿到52分時,可不代表你就沒拿到這3學分喔!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採學年制,亦即同一科目上、下學期平均有60分,那就算你上、下學期的學分都拿到了,以前述例子來說,該生下學期的國文只要超過68分,那他仍舊可以取得上、下學期加總的6學分!但是,單看上學期的成績單,他的國文就是52分!這種神奇的計算方式還真不知道是哪位天才想出來的!
新課綱的實施,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多了跨科、跨群等多元選修課程,就像是大學生可以去修其他系所開的課程一樣,而此舉出現在高職也相當耐人尋味,高中職屬12年基本教育的一環,應該優先充分熟練、理解本科課程的內容!要知道一個事實,在少子化造成每個學生都可以輕鬆找到學校念的狀況下,學生專注在課業上的壓力和時間都是相對降低的,這也導致學生的程度相對以前較低(此處單指學校課業上的程度),很多第一線的老師都很清楚,學生光要精熟本科相關的課程就很難了,哪還有餘裕去搞定多元選修課程?再者,從現實面來看,一樣因為少子化,多數學校職科都已經呈現單科單班(亦即每個職科在每個年級都只有一班),部分招生不好的學校,一個班級甚至只有一、二十名學生,這種數字如何達到跨科、跨群選修的效果?到後來,就演變成帳面上開多門課程,但實際上柔性勸導同學都選同一門課的狀況,完全失去了多元選修的意義!
回歸單純或許是個解方!明定哪些科目一定要通過,拿掉「部定必修」、「校定必修」、「實習科目」、「專業科目」這些空洞的性質區分字眼(如果課程名稱都叫「食品加工實習」了,誰還能不知道這是實習科目?),讓孩子跟家長不再搞不懂到底要重修哪門課?還要修多少學分才能畢業?也別再讓導師或註冊組一天到晚接電話,都在幫忙解釋原本應該再單純不過的成績單和畢業門檻了!
無庸置疑,教改絕大多數的舉措,一定都是發自於良善,以期讓學生獲得更適合的學習環境,更優質的學習內容,但就如同世上所有事情一樣:善意的行為未必就會得到正面的結果!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聲音認為,教育制度越改越複雜,卻還越來越不公平,學生的負擔也越來越重!顯然,這些錯誤的舉措已經讓教育現狀大大偏離了政策制定的初衷!
真要減輕孩子們的負擔,就從學習制度的單純化開始做起吧!
avatar-img
121會員
108內容數
關於教育、日本文化,有些話就是想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匠的舊書桌 的其他內容
這篇來談談正式名稱為「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的玩意兒,這是高職學生的重頭戲!至少…對某些人來說是啦! 高職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教師法修法最近鬧得沸沸揚揚,不適任教師的淘汰機制也再度成為熱議焦點,教師不適任當然應該淘汰,但在擬定教師淘汰機制前,鐵定有另一個職務不適任,會造成學校教育更大的問題!
這篇來談談正式名稱為「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的玩意兒,這是高職學生的重頭戲!至少…對某些人來說是啦! 高職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教師法修法最近鬧得沸沸揚揚,不適任教師的淘汰機制也再度成為熱議焦點,教師不適任當然應該淘汰,但在擬定教師淘汰機制前,鐵定有另一個職務不適任,會造成學校教育更大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是一門「部定必修」課程,就是全國高中生不分學校、不分組別,皆須修習,且課程內容會列入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範圍。 相較於傳統課程,這是一門非常重大的課程改革內容。 我自己恭逢其盛。 還記得108課綱即將正式登場的那年暑假, 想到「探究與實作課」即將來臨, 那全新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學習不該是一場吃苦能力的比賽,當學生可以放棄自己討厭的科目,將時間完全投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時,學習就會是邁向自己期待的未來,塑造理想自己的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課程的評分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條件,課程內容、在教什麼才是,然而同學好似重視前者的比例大勝後者。
Thumbnail
一次月考一名高中生大概要讀多少才能招架呢? 以我們班舉例,這次我們是考七科(國、數、英、地理、地科、物、化) 國文:課本、講義、補充文選⋯⋯總之都是背誦的內容,像是詩的流變,文體的演變,不過因為真正考時也有許多課外無從準備的內容,所以是班上許多人的罩門。 數學:範圍看似不大,但實際上題型變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是一門「部定必修」課程,就是全國高中生不分學校、不分組別,皆須修習,且課程內容會列入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範圍。 相較於傳統課程,這是一門非常重大的課程改革內容。 我自己恭逢其盛。 還記得108課綱即將正式登場的那年暑假, 想到「探究與實作課」即將來臨, 那全新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學習不該是一場吃苦能力的比賽,當學生可以放棄自己討厭的科目,將時間完全投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時,學習就會是邁向自己期待的未來,塑造理想自己的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課程的評分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條件,課程內容、在教什麼才是,然而同學好似重視前者的比例大勝後者。
Thumbnail
一次月考一名高中生大概要讀多少才能招架呢? 以我們班舉例,這次我們是考七科(國、數、英、地理、地科、物、化) 國文:課本、講義、補充文選⋯⋯總之都是背誦的內容,像是詩的流變,文體的演變,不過因為真正考時也有許多課外無從準備的內容,所以是班上許多人的罩門。 數學:範圍看似不大,但實際上題型變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