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我的 花錢 觀念大大改變,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我開始學習如何 溫柔 的對待自己。
而這其中的轉折,是因為我發現花錢的方式可以反映出我們照顧自己的方式。
從以前我就被父母灌輸了一種思維,那就是用自己不喜歡卻安穩的工作8小時,去換取睡覺8小時,以及醒著的8小時的穩定生活。
本來我也覺得這種換取思維聽起來很有道理,一直到我從我的信用卡帳單發現,我的花費怎麼隨著收入提高依然居高不下且節節高升,並且會有一種隱性的心態:“恨”這種工作賺來的收入,一直想要把這種錢花掉,拿來補償、犒賞自己的心態。
我想,我可能是把自己對於不能從事心目中的理想工作,反而去做自己不是很有熱情卻穩定收入的一種割捨交換感,變相地反映到我的心態上,讓我不喜歡這種因為被迫交換賺來的錢,因此會有想要趕快把它花掉的不珍惜感。
即使賺很多的我,對於未來沒有值得讓自己努力奮鬥的長期目標,短期花錢兇猛、洩憤。
從這點的覺察,我發現到一件事,那就是以前的自己從來沒有覺醒,關於金錢、食物、物品之類的情緒覺察與辨別問題,只是照著旁人或是社會標準所灌輸的觀念來餵養自己。也因此活在別人的標準裡總是有一種不舒心的“不快樂感”,怎麼做都不對。
也是因為此層次覺醒,我回想起過往在跟男孩子約會交往的階段,因為防備心強,過度強調獨立自主性,永遠都不喜歡某方請客的不平等關係,也永遠都不會放任自己被“請客”,讓對方有把柄要求交換什麼什麼的,長久以來讓自己從 ”天真可愛的女人“ 變成 ”過度理性的(女)漢子“,並且也降低自身在和他互動時,以女性的角色佔上風的程度。(例如撒嬌或是柔軟說服)
硬逼自己獨立自主的天性,其實是本身自己好面子的執著,不願成為別人的負擔,也不允許自己溫柔。
而近年來,我慢慢從過往太過硬性的態度,因而受傷,漸漸轉換為開始好奇並逐漸接受所謂溫柔的態度,而我也發現散發溫柔氣息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強迫自己溫柔的對待,而是 “接受那個能夠溫柔看待事物的自己,然後去面對這個世界”,也就是先以溫柔的態度去感受各種人事物的意思,而不是急著去做些什麼。
也正因為如此,當我發現我開始使用溫柔的力量,例如溫柔的花錢或是降低自己過高的防備心與異性相處時,流過身上的感覺與能量,會比較有意識的「流入」與「流出」,而不是像過往般,只為了凶狠的發洩,而無意識的讓金錢流過自己的手;或是原生家庭教育中無法正面承認與教導情緒的存在,因而給得過多的警戒或防備心,讓別人的好意付諸水流,讓自己成為不通人情的“硬女子”。
而下列是我最近正在學習突破自己過往過於硬直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