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案例小教室]雜談-下班後的休息(下班儀式與柴格尼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下班前我們當然都在上班工作,而在工作中最令人困擾的事或許就是中途被打斷,包含接電話、會議、訪客,以及下班時間到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原本在做什麼,進而產生了焦慮感;而下班導致工作中斷的狀況,有的工作者還沒脫離工作狀態,但因為下班時間到了,吃飯或者回家後都容易沉浸在工作尚未完成的心理之中。

什麼是柴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



raw-image

柴格尼(Bluma Wulfovna Zeigarnik)是20世紀初的蘇俄心理學家,他的實驗成果被人以他的姓氏命名,主要指出:[我們常被未完成的工作支配著]。

而在工作場域很多人都會聽到同事說晚上睡不好,因為很在意某個案件、項目、專案等等,也許自己就是那個太在意而無法入睡的案例。尤其在下班前未完成的工作是最具有長時間的[殘留],可能會猶豫要不要加班,但有其他因素無法加班時,可能在接續做其他事項的時間裡反覆思索著[未完成],這就是柴格尼效應。

用下班儀式來中止柴格尼效應,開啟下班後的休息時間


raw-image

最近在看《深度工作力Deep work》這本書,作者提到下班儀式*與柴格尼效應,以下班儀式來中止柴格尼效應,很難一開始就有作用,但是透過練習能夠拿回注意力的掌控能力。

剛開始走到準時下班必須要讓自己接受準時下班會發生的問題,包含著終止跟同事的下班後閒聊、把工作擠壓在上班時間內避免加班、與工作對口反覆確認時間,以及對工作的在意等等。其實最難的是對工作的在意,長達8小時的工作時間,在一天結束前無法完成常讓人耿耿於懷,但工作大多是連續性的,今日的未完成正式明日工作開始,透過下班儀式確實可以降低或中止柴格尼效應的影響。

我回想起我下班前的習慣性動作──把未完成的案件闔上,擺放在辦公桌的正中間,這個就是我的下班儀式,而儀式一完成時,我好像就進入了[下班的狀態]。並不是有這個儀式就馬上有作用,一開始仍有焦慮的感受,透過反覆的執行這個儀式後,才養成屬於自己的切換模式,相較於其他同事,確實我對工作放下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對於下班後的生活經營,像是運動,能夠自由的安排。

因此,對於下班仍會有焦慮感的工作者來說,建立屬於自己的下班儀式是可以嘗試的切換方式,除了幫助自己有效地轉換到下班後的休息時間,也能後蓄積後續上班的動力。

*關於下班儀式,《深度工作力Deep work》的作者提出我覺得很重要的兩個重點:第一、下班儀式應該要能夠確保每一件未完成工作都經過檢視確認,不是把工作都放著而已,而是清楚的知道所有狀態;第二、儀式的程序該像是固定的運算法則,有一些固定的步驟,當這些步驟完成就是儀式完成。

希望喜歡職場案例小教室的閱讀者可以多多追蹤、訂閱、贊助、參與課程喔~

粉絲團連結,觀迎追蹤與按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沛瑩(青雲姐姐)的沙龍
40會員
270內容數
講述有關職場的法令議題以及處理方式
2020/11/08
不得不說現在有許多人在發生勞資爭議後,往往採取不溝通、不合作、不聯繫的方式處理,無論是勞方或資方我都有看過。 但這對雙方絕對沒有好處。
2020/11/08
不得不說現在有許多人在發生勞資爭議後,往往採取不溝通、不合作、不聯繫的方式處理,無論是勞方或資方我都有看過。 但這對雙方絕對沒有好處。
2020/09/09
大約自今年七月起[職場案例小教室]就沒怎麼更新了,目前經營方式多用一個個案例做介紹,不過似乎成效不彰,少部分文章閱讀率高,大部分普通,且常見案例也分享了不少。 之後會再調整經營方式,十月初會再復起更新。 感謝持續支持的舊雨新知。
2020/09/09
大約自今年七月起[職場案例小教室]就沒怎麼更新了,目前經營方式多用一個個案例做介紹,不過似乎成效不彰,少部分文章閱讀率高,大部分普通,且常見案例也分享了不少。 之後會再調整經營方式,十月初會再復起更新。 感謝持續支持的舊雨新知。
2020/07/15
[分析要點] 簡易判斷可以將以「醫療所必需」視為判斷標準,但排除掉伙食費及證明書相關費用。
Thumbnail
2020/07/15
[分析要點] 簡易判斷可以將以「醫療所必需」視為判斷標準,但排除掉伙食費及證明書相關費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覺得不行時,就是工作的開始」。愈是遇到困難的狀況,愈該相信一定有破除困難的路,並專心一致朝這條路前進,此時,命運之扉必將為你開啟。~~稻盛和夫(*註1)💡
Thumbnail
💡「覺得不行時,就是工作的開始」。愈是遇到困難的狀況,愈該相信一定有破除困難的路,並專心一致朝這條路前進,此時,命運之扉必將為你開啟。~~稻盛和夫(*註1)💡
Thumbnail
研究情緒多 發現一件事情 情緒就跟「初戀」一樣 會一直留在心裡 回想一下你的第一次(第一次戀愛!別亂想) 是不是有想做卻沒做的事 如果當時做了什麼,也許初戀 會有更好的結局 在心理學稱為「蔡格尼效應」 經過實驗 人們對「對未做完的事情」 常常耿耿於懷,不斷回想 例如 ▪️因請假沒做完的工作 ▪️因為
Thumbnail
研究情緒多 發現一件事情 情緒就跟「初戀」一樣 會一直留在心裡 回想一下你的第一次(第一次戀愛!別亂想) 是不是有想做卻沒做的事 如果當時做了什麼,也許初戀 會有更好的結局 在心理學稱為「蔡格尼效應」 經過實驗 人們對「對未做完的事情」 常常耿耿於懷,不斷回想 例如 ▪️因請假沒做完的工作 ▪️因為
Thumbnail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手上多個項目同步處理,腦中一個念頭讓你起身,或許只是想拿個釘書機整理報帳單據,但就在起身的剎那,就突然忘了原本要做什麼。一日下來筋疲力竭,待辦清單刪除許多,卻又無限新增。好不容易下了班,工作思緒依然塞滿腦海,你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不容易睡著後,鬧鐘響起,新的一天已翩然而至。
Thumbnail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手上多個項目同步處理,腦中一個念頭讓你起身,或許只是想拿個釘書機整理報帳單據,但就在起身的剎那,就突然忘了原本要做什麼。一日下來筋疲力竭,待辦清單刪除許多,卻又無限新增。好不容易下了班,工作思緒依然塞滿腦海,你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不容易睡著後,鬧鐘響起,新的一天已翩然而至。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想法,但是我在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告訴我自己:要把工作跟私人的時間切開。到現在工作了好幾年,我還是秉持著這個原則,一下班沒事的話就是回家去做自己的事,我覺得目前看來還真的是一個蠻正確的做法。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想法,但是我在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告訴我自己:要把工作跟私人的時間切開。到現在工作了好幾年,我還是秉持著這個原則,一下班沒事的話就是回家去做自己的事,我覺得目前看來還真的是一個蠻正確的做法。
Thumbnail
⁡ 最近的職場演講或諮商工作,都和個案或員工談到「職場情緒耗竭」,也就是個人因為工作而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以及工作的意願。 ⁡ 我自己在工作上曾經有過兩次的情緒耗竭經驗,真的就如同有三階段的變化。 ⁡ 1.覺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 ⁡ 2.感覺精力燃燒殆盡、沒有精神,每天只想等下班,一到
Thumbnail
⁡ 最近的職場演講或諮商工作,都和個案或員工談到「職場情緒耗竭」,也就是個人因為工作而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以及工作的意願。 ⁡ 我自己在工作上曾經有過兩次的情緒耗竭經驗,真的就如同有三階段的變化。 ⁡ 1.覺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 ⁡ 2.感覺精力燃燒殆盡、沒有精神,每天只想等下班,一到
Thumbnail
你有收假疲勞的困擾嗎?總在假期結束的隔天,帶著無精打采的狀態去上班,結果影響工作表現。 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別擔心,我想藉由今天的文章,分享4個我自己會使用、能有效幫助我快速恢復身心平衡、擺脫收假疲勞,重新掌握工作與生活節奏的方式,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Thumbnail
你有收假疲勞的困擾嗎?總在假期結束的隔天,帶著無精打采的狀態去上班,結果影響工作表現。 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別擔心,我想藉由今天的文章,分享4個我自己會使用、能有效幫助我快速恢復身心平衡、擺脫收假疲勞,重新掌握工作與生活節奏的方式,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Thumbnail
「為什麼你總是可以準時下班?」 今日事今日畢,放過工作上事事追求完美的自己,準時下班就是要好好愛自己 列清單很花時間?
Thumbnail
「為什麼你總是可以準時下班?」 今日事今日畢,放過工作上事事追求完美的自己,準時下班就是要好好愛自己 列清單很花時間?
Thumbnail
提到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國外媒體常以「初戀」為例來說明。我在我的臉書上提到,臉友們也是反應熱烈。不過,如果只注意到「初戀」,那就小看蔡加尼克效應的重要性了。我們的大腦如果被「未完成的任務」一直糾纏,工作效率就容易變差,焦慮度也會隨之上升。
Thumbnail
提到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國外媒體常以「初戀」為例來說明。我在我的臉書上提到,臉友們也是反應熱烈。不過,如果只注意到「初戀」,那就小看蔡加尼克效應的重要性了。我們的大腦如果被「未完成的任務」一直糾纏,工作效率就容易變差,焦慮度也會隨之上升。
Thumbnail
身為職場資歷最淺的菜鳥最擔心的事,莫過於「和大家不一樣」,不準時下班,儼然已是職場的潛規則,左顧右盼又不知所措的你又是什麼時候打卡下班呢?然而,晚下班真的能夠代表你的工作表現嗎?其實只要懂主管的心,用對工具,下班時間一到,我們一起帥氣轉身離開。
Thumbnail
身為職場資歷最淺的菜鳥最擔心的事,莫過於「和大家不一樣」,不準時下班,儼然已是職場的潛規則,左顧右盼又不知所措的你又是什麼時候打卡下班呢?然而,晚下班真的能夠代表你的工作表現嗎?其實只要懂主管的心,用對工具,下班時間一到,我們一起帥氣轉身離開。
Thumbnail
在下班前我們當然都在上班工作,而在工作中最令人困擾的事或許就是中途被打斷,包含接電話、會議、訪客,以及下班時間到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原本在做什麼,進而產生了焦慮感;而下班導致工作中斷的狀況,有的工作者還沒脫離工作狀態,但因為下班時間到了,吃飯或者回家後都容易沉浸在工作尚未完成的心理之中。
Thumbnail
在下班前我們當然都在上班工作,而在工作中最令人困擾的事或許就是中途被打斷,包含接電話、會議、訪客,以及下班時間到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原本在做什麼,進而產生了焦慮感;而下班導致工作中斷的狀況,有的工作者還沒脫離工作狀態,但因為下班時間到了,吃飯或者回家後都容易沉浸在工作尚未完成的心理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