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這詞最近跟著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火燙到不行,可以說是取代能力的論述用高級辭彙中的五月天(這樣會不會得罪五迷?)。實際範疇上,大家還是遇到同樣的問題:跟能力有什麼不一樣?素養導向真的比較符合學生需求嗎?許久以前,我就主張,這是個教學認識論的改變,但看執行面,似乎跟我的想法不太一樣。於是,看到這本書之後,就推薦圖書館買(結果跟法律關聯度極低),然後在還書壓力下,把它看完。
這是本有點年紀的書,一個日籍天文物理學家談科學素養。內容大部分是科學史,少部分談到他對於科學教育,以及一部分對於未來科學研究的看法。大抵而言,對於一個想要了解科學素養的內涵而言,從科學發展史的角度理解科學是怎麼回事,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而從作者分析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可以增進對學科界線的新理解。
二十年前,日本也面臨了課程時數減少的問題。作為科學家,作者一樣憂慮授課方式及授課內容。這些問題看起來很有既視感,臺灣在這幾波教改中,也面對類似的問題。作者提出了,當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效率的提升,但我們似乎分配太少時間,去思索效能的問題。也就是當效率提升之後,如何減少資源的投入,但有相同的產出。
於是,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想,有個問題可以繼續思索:當教育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逐步累積,我們更清楚如何有效學習之後,那麼,減少授課時數還是問題嗎?我們有想清楚,學習時間這麼長,學生的生活真的更幸福了嗎?推薦這本書給關心類似問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