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2/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真的要離開現在的工作,你的理由會是什麼?

在農曆年前後,要轉職跟要離職的人,應該都陸續開始行動了,也或許年後就到新公司報到了。根據人力銀行調查,10位上班族中有9位有過離職經驗,至於30至40歲的上班族平均離職次數3次。
說到離職,雖然不敢說經驗豐富,但還是有過幾次經驗。特別是對照自己職涯早期的離職經驗,有時回想總會覺得,要是時間重來,或許可以用更細緻和成熟的方式處理,會多點試驗的耐心,可能會少更多遺憾。
說到離職理由,有人說不是「人」就是「錢」。要不就是跟上司、同事不對盤,就是錢給少了心覺得委屈,但再怎麼說「人」和「錢」,都是我們無法直接控制的變因,而只有離職這個決定是掌握在你手裡。你有沒有想過,要是你真的想離開現在這份工作,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一、工作沒有發展性?
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是這份工作自己做太久沒有累積太多經驗或技能?還是是整個公司,甚至是整個產業明顯走在景氣的下坡路上?如果是前者,可能需要盤點一下自己在現有職位上累積了多少專案經歷、人脈資本甚至是金錢?畢竟一分錢一分貨,薪水就是自己身上最實際的標價,如果薪資萬年不動,要不就嘗試轉換工作角色、爭取更大專案、管理職或是其他轉職選項,鬆動既有結構,也打破職位和薪資的天花板。
若是後者,可能得思考一下,是公司的狀況不好,還是整個產業都不好?是不是有機會到外頭試試水溫?如果是整個產業不好,自己的退路在哪裡?在科技引領的業務跨界發展趨勢下,無論是FinTech還是MarTech,想想自己是否有橫向發展的機會?如果技能不足,是否可以趁還在職期間,利用公司學習資源多學一點?或是在下班後去外頭上課補足所缺技能?
二、跟上司、同事不對盤?
雖說人和人相處很看磁場,如果不對盤難免會有摩擦。但職場說白了不是來交朋友的地方,每個人進入職場不都是要以自己的能力賺取報酬、希望有空間可以發揮所長,或是成就無法靠一人成就的事情?如果跟同事不對盤,最多是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只要不要彼此拖累、相敬如賓也倒還過得去。但要是跟上司不對盤,可能得好好想想,到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上司的問題?
上司會很大程度決定職場的滿意度跟你可以在職場上發揮的空間。想像上司是球場上的教練,而你是球員。如果上司不讓你上場打球,一直讓你坐板凳,可以問問是自己球技不佳、無法為團隊加分,還是上司沒看到你的優點?在職場上,無論如何都盡量要讓上司喜歡或至少不討厭自己,無論是把上司當客戶經營、把上司的KPI當作自己的KPI,或是成為上司手機裡的快速撥號按鈕,在有重要任務時,成為可讓上司放心交辦事情的人。
但若是上司有個人的議題,無論是過於情緒化、沒有方向、不會帶團隊、不懂大老闆需求等,讓在底下工作的人都苦不堪言,這時也不用太客氣,以不同的氣力分配模式在工作上騰出空間和時間,持續找尋內外部機會。無論是向其他部門打聽合適職缺尋求內轉機會,或往外尋找找尋其他機會,也透過人脈打聽未來的上司評價,讓自己有變成自由球員的機會。
工作雖佔了人生很大部分,但卻不是人生的全部,沒有工作值得犧牲大把時間或健康,換來心力交瘁的結果。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適時停損與保持轉換彈性,或許才是能在職場持盈保泰的不敗原則。
Photo by Magne.me on Unsplash
Photo by Magne.me on Unsplash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