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31正職和約聘管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公司我帶了20人的團隊,其中約聘人員佔了顯著的比例。
上次的calibration,因為某種原因,我放掉了一個正職人員的缺,這導致後面約聘人員的管理遇到挑戰。接著幾個月,我一直在思考到底要怎麼管理約聘、帶領組織轉型,甚至中間有一度過不了我自己這關,跟我主管提了離職。
我一直在想這議題,想來想去想不清楚,後來我想想,還是用老方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寫下來,看看從第三者的角度來思考,會不會比較好一些。
對於中階主管(我這個角色來說)、現況描述:
  1. 過去約聘和正職混用,在新創時期是非常有效的作法。新創的世界百廢待興,在我一開始只有約聘缺的情況下,正職和約聘混用、用正職的缺來獎勵表現好的約聘,這讓我小組產生高績效。同時,因為組織規模小,基本上都是我手把手帶每個人,所有的組員照我的標準作業、然後我的標準是超高標準,以戰養戰的方式讓我帶出一批量好質優的組員。
  2. 我的團隊在五年內從2人擴充成20人,不可避免開始需要分切小組。大部分的組員不是我帶、另外,標準也有不一致的情況發生。我花了很多時間在sync下面幾組的標準,基本上是在做一個標準化的動作。
  3. 過去任務繁雜,梳理系統和流程、專案的形式比較容易有重點(亮點)。
  4. 過去五年做了非常多基礎建設。
現行做法的優點:
  1. 僧多粥少的方式,可以激發約聘人員的企圖心。把透明度拉出來,約聘人員會清楚彼此的表現,組內的管理容易、跨組的管理還是要sync。
  2. 正職人員是我的王牌,我很擅長用A配小2打出一手好牌。我也不介意弄髒手跳下去做,其實這樣的做法很適合團體戰。
現行做法產生的問題:
  1. 正職缺稀罕,沒有的那年約聘看不到希望很容易就會異動。
  2. 正職和約聘的界定不清楚,溝通管理會有個模糊不清的地帶。
  3. 團隊越來越大,分工不明確無法建立有效的回饋機制(分不清是誰做的,無法給適當的獎勵)
對於中階主管(我這個角色)、下一步的任務:
  1. 組員不一定是我帶,組員績效如何用具體量化的數字呈現出來,這是我要定調出來的。其中包括:約聘的標準、正職的標準、約聘轉正職的門檻。
  2. 標準(暫訂):約聘根據SOP來執行既有任務,需要做基本但不複雜的溝通,KPI以量為主;正職對於自己的工作內容能自我優化,能做跨小組甚至跨部門複雜的溝通,可以參與討論協助凝聚共識;約聘轉正職的門檻,該約聘的量能至少要達標x次以上,該約聘有能力自己設計標準化流程,可套用y%以上的情境、標準化流程是誰來做都會達到幾乎一樣的水位。
  3. 績效和回饋機制的建立,我手頭上的牌目前有:
  • 年度評等(這個直接反映年終獎金)
  • 正職(這個我不一定會有)
  • 職等(這要看組員能力到哪裡,但基本上能力有到可能會拿到)
  • 大組特殊獎項提名(提名是我可以掌控的、但得獎要跟其他組比賽)
  • 組內我可以設計獎項(這個幾乎在我的控制範圍內,但我要另外跟主管談)
對於我主管,他的角色:
  1. 正職這種稀缺資源,要拿來給最稀罕的人才、打新的市場或是鞏固既有的江山。
  2. 組織是否能夠正常運作,他遇到的問題跟我一樣。
  3. 1-down最好是穩定。
目前一線約聘的角色:
  1. 通常介於23~28歲,大學畢業第一或第二份工作。
  2. 一般大學畢業的薪水,大概是30K?(這裡我可以溢價一些來增加穩定性,要跟HR確認目前的薪資行情)
  3. 在意的是正職、其次是薪水、再接下來是職等,然後是職涯規劃。
  4. 會分享情報,通常會自然熟。
我這個團隊比較合適的管理方式:
  1. 用約聘來做量大且穩定的產品。(約聘的人數比較多)
  2. 用正職做變動快或出錯率高的產品。(正職控盤的能力通常比較好)
  3. 正職自己跑專案,小組長定期確認進度。(正職自己控、較容易拿到其他票)
  4. 小主管帶高潛力的約聘跑專案,做出亮點。(有亮點通常賣相會比較好)
在這樣的管理方式下,再想一次我要做的:
  1. 跑專案對於約聘來說,是一種獎勵、是一個機會。這個要清楚地跟小主管還有約聘成員溝通。
  2. 約聘在跑專案前,需要有某種檢核機制,這機制要設計出來,也要透明溝通。
  3. 量大穩定的產品,需要有自律的約聘日復一日地執行。(Baseline:我要找喜歡做重複的事情的人;Plus:在重複事情裡面會自己做分析優化)
我要怎麼跟我的主管談:
  1. 目前A組缺2個正職(NGD產品+審查訓練員)、B組缺1個正職(P產品,不含調走支援給技術組的I成員)
  2. 正職跟約聘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管理上有一定的挑戰。
  3. 我的組的約聘成員多,沒有建立一套機制,約聘看不到未來、流動率會高。
  4. 我支持我的主管配置正職,但我這裡如果連續2年都沒有正職的缺進來,流動率會變高,我要跟他提前說明這個風險。
  5. 流動率對於我團隊績效的影響,我要讓他知道。流動率高的約聘,可能是表現好被其他團隊挖走的、看不到未來的,當然也有PIP的。
我希望主管給我的協助:
  1. 如果可以的話,能不能請其他組長分享約聘轉正職的標準,可以sync一致的轉正標準那會更好。
  2. 如果當年度我小組沒有正職缺,我能不能有一些特許調薪來留住優秀的約聘。(這個不能講,講了之後可能會沒有正職缺)
我自己的心理建設:
  1. 工作的職掌是我扮演的其中一個角色,它不代表我。(我個人極度排斥階級)
  2. 我不用和別人比,因為每個人拿到的牌不一樣。
  3. 我信任我的主管,他有他的角色,我們兩個在做的是角色和角色的對話。
我擔心的點:
  1. 我這組(防守組)跑專案的機會比其他進攻型的組來得低。
  2. 我很擔心我的主管叫我守就好,我個人應該會覺得百般無聊,但角色扮演我還是演得下去。
  3. 我擔心流動率過高、我hold不住這個盤。
寫這段文的感受和體驗:
怎麼樣建立出來一套模式,我糾結了好幾個月,中間的情緒起伏強烈到我都受不了。在思考五六個月之後,腦袋裡面還是一團棉絮、我寫出來之後自己比較清楚怎麼管理。即使那個當下確認再確認,我心裡面一直很懊悔當初放掉了那個正職缺,但我那時有那時的想法,這時有這時的想法。我這麼在意這件事,後來也真的想得稍微清楚點有個頭緒來建立這機制,那就這樣吧!放下、然後接受。我當初做不到的,那就是真的做不到。但我可以學習成長,讓之後變得更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0會員
16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九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爸爸自從上次西提牛排聚餐後,對我的態度似乎好了一些。過去沒有擁有過的美好事物,在電梯前那個擁抱後,關係不再是那樣的絕對零度,對話稍稍開始有點溫度,至少我是那樣想的。 我試著打幾次電話給我爸,想跟他聊聊天。但可能是口是心非,也或者是真的沒那個習慣,每次打電話都是幾秒鐘就掛斷。我爸爸這麼省錢的人,不喜
泥作陳師傅的名字叫做陳力禮,他都自稱叫做阿力阿(台語發音)。我這幾天跟著陳師傅邊看、邊監工、邊聊天,陳師傅知道我是個非常在意細節的人,他找了厲害的貼工師傅希望完工後可以順利交件。貼磚的施工很安靜,我很確定不會吵到樓下鄰居。我們敲定了週六,我跟我太太提前到了冠軍磁磚在內湖的展場。國內的磁磚生產品質很好
(今天想先寫水電,中間的木工和油漆我另外再補) 工序上面來說,水電是跟著泥作進場的。像我之前用人體的比喻一樣,水電是神經、是血液。所謂的基礎工程,其實就是在講一間房子的骨幹、一進一出的循環。 起家厝的裝修因為遇到壞泥作的關係,前期水電劉師傅進場三次,我對他感到很過意不去。劉師傅大概是163公分左右,
昨天上完最後一堂薩提爾的教練課,是練習怎麼在壓力下覺察,包括覺察自己和覺察他人。課程裡面做了三種人格的區分:看自己、看別人、看事情。一個事件的發生,會觸發壓力、引發情緒,這個課程是要教導學員怎麼去辨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感受、觀點、期待、和渴望。 講完概念後就是一對一的練習,分享者講自己和重要關係人的
磨石子做完後,就是要找鐵花窗。前屋主做的鋁格柵真的太醜了,軟軟的、離窗戶只有25公分,什麼也不能做,使用效能極低。拆除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說要全拆,所以我家現在是沒什麼防盜狀態的工地(說實在話也沒什麼可以給人偷的)。 我想要做鐵花窗!但鐵花窗還真的不好找,找到的都是鍛鐵(西式那種一堆花花草草、很繁瑣的
我爸爸自從上次西提牛排聚餐後,對我的態度似乎好了一些。過去沒有擁有過的美好事物,在電梯前那個擁抱後,關係不再是那樣的絕對零度,對話稍稍開始有點溫度,至少我是那樣想的。 我試著打幾次電話給我爸,想跟他聊聊天。但可能是口是心非,也或者是真的沒那個習慣,每次打電話都是幾秒鐘就掛斷。我爸爸這麼省錢的人,不喜
泥作陳師傅的名字叫做陳力禮,他都自稱叫做阿力阿(台語發音)。我這幾天跟著陳師傅邊看、邊監工、邊聊天,陳師傅知道我是個非常在意細節的人,他找了厲害的貼工師傅希望完工後可以順利交件。貼磚的施工很安靜,我很確定不會吵到樓下鄰居。我們敲定了週六,我跟我太太提前到了冠軍磁磚在內湖的展場。國內的磁磚生產品質很好
(今天想先寫水電,中間的木工和油漆我另外再補) 工序上面來說,水電是跟著泥作進場的。像我之前用人體的比喻一樣,水電是神經、是血液。所謂的基礎工程,其實就是在講一間房子的骨幹、一進一出的循環。 起家厝的裝修因為遇到壞泥作的關係,前期水電劉師傅進場三次,我對他感到很過意不去。劉師傅大概是163公分左右,
昨天上完最後一堂薩提爾的教練課,是練習怎麼在壓力下覺察,包括覺察自己和覺察他人。課程裡面做了三種人格的區分:看自己、看別人、看事情。一個事件的發生,會觸發壓力、引發情緒,這個課程是要教導學員怎麼去辨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感受、觀點、期待、和渴望。 講完概念後就是一對一的練習,分享者講自己和重要關係人的
磨石子做完後,就是要找鐵花窗。前屋主做的鋁格柵真的太醜了,軟軟的、離窗戶只有25公分,什麼也不能做,使用效能極低。拆除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說要全拆,所以我家現在是沒什麼防盜狀態的工地(說實在話也沒什麼可以給人偷的)。 我想要做鐵花窗!但鐵花窗還真的不好找,找到的都是鍛鐵(西式那種一堆花花草草、很繁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力資源招募的角色和變化。透過討論招募在人資中的重要性、進入人資領域的捷徑以及企業中的招募趨勢,強調了人資工作在現代社會中的關鍵地位。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有一回在該月份新進x職級以上的員工,收到一場與高層主管面談的邀請。名義上是增進交流,實際上大概是來會會這些拿著優渥薪水的新人有幾把刷子。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工作執行中,部門一定會遇到同仁請假或是人員異動,代理人機制設計可以降低同仁請假或是離職所產生的風險,也就是營運上作業風險。本文將會說明如何進行「代理人機制設計」。
Thumbnail
組成本地團隊職務功能大致確定,能夠放進去的新血;絕大部份都是行業的新秀。為了滿編一個基本的隊伍,剛開始只能依照他們的背景和資歷,以及面試時展露的性向,所有位置都一一填滿之後,也正式可以運作了。 儘管人力資源的投資須着眼長期發展,但是;初期的人力結構不宜過多層級,最好組織盡量的扁平化。一來符合初期階
Thumbnail
你接到一個很重要的專案,其中蘊含了許多非你專業可評估的需求。因此,你要從兩位同事中挑一位副手加入專案團隊。你會怎麼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力資源招募的角色和變化。透過討論招募在人資中的重要性、進入人資領域的捷徑以及企業中的招募趨勢,強調了人資工作在現代社會中的關鍵地位。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有一回在該月份新進x職級以上的員工,收到一場與高層主管面談的邀請。名義上是增進交流,實際上大概是來會會這些拿著優渥薪水的新人有幾把刷子。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工作執行中,部門一定會遇到同仁請假或是人員異動,代理人機制設計可以降低同仁請假或是離職所產生的風險,也就是營運上作業風險。本文將會說明如何進行「代理人機制設計」。
Thumbnail
組成本地團隊職務功能大致確定,能夠放進去的新血;絕大部份都是行業的新秀。為了滿編一個基本的隊伍,剛開始只能依照他們的背景和資歷,以及面試時展露的性向,所有位置都一一填滿之後,也正式可以運作了。 儘管人力資源的投資須着眼長期發展,但是;初期的人力結構不宜過多層級,最好組織盡量的扁平化。一來符合初期階
Thumbnail
你接到一個很重要的專案,其中蘊含了許多非你專業可評估的需求。因此,你要從兩位同事中挑一位副手加入專案團隊。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