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政治》—沒有終極證成,才是民主存在的動能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慕孚(Chantal Mouffe) 在本書中所要處理的問題如同書名所示的是政治的回歸,政治性消弭的當代,也同時是施密特在20世紀提出「政治性的概念」時的背景,那時是韋伯所稱的理性化、官僚化的國家,而祛魅的過程中將非理性的元素與以去除的同時,主體性格、意志以及決斷都被抹去,而例外狀態的決斷者作為主權者(sovereign)的觀念正是施密特(Carl Schmitt)恢復16世紀國家超驗性(transcendence)嘗試。而慕孚所談的政治,即為施密特式的政治。

政治性的概念是獨立於道德善惡、藝術美醜、經濟盈虧的「朋友與敵人之劃分」敵友的劃分有著這種意義:它標誌著一種聯結或分離、組合或解組的最後緊張度;它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能夠自立,而不必同時使用到所有那些道德的、美學的、經濟的或其他的劃分。政治性質的敵人,不必然是道德性質的惡,也不必然是美學性質的醜;他不必是作為經濟上的競爭者而出現,甚至與他做交易,可能還有好處。他就是另類(der andere)、陌生者(der Fremde)。」敵人就是非我群者的他者(the others),同時「我們」的形成也因他者作為「不可或缺的外在」(constitutive outside)才有可能,「我們」與「他們」隨時可能因為差異上升到否定我群的存在而具有鬥爭性質,進而政治性的場域躍升於檯面上,換言之,在任何場域中的不同群體,都因具有真實的鬥爭可能性,使得政治性作為獨立範疇而存在。「它必須被理解為所有人類社會都內含的,並且決定了我們的存有處境( ontological condition )的一個向度( dimension )。」

而慕孚的所要解決的就是多元民主的困境,施密特是自由主義的最強批判者,但慕孚是以批判性繼承的方式來使用施密特的觀念。西方民主的概念原先與共產主義相互依存,而冷戰隨著蘇聯垮台結束後,不可或缺的外在消失,民主概念也因此模糊,於是「多元民主如何存在?」成為了問題。

多元民主的存在,必須將社會中的他者當作敵人(enemy),而應視作對手(adversary),此乃承認其正當與合法性,我們或許反對他想法,但不反對他的權力存在基礎。但敵人的觀念仍然存在,不過是適用在不接受民主規則而將自身排除在政治共同體外的人。

「對「共識」和「全體一致」的幻想,一如反政治( anti-politics )的主張,都應該被認為是民主的致命傷,因而應該被拋棄。」這也對應到施密特所提到多元團體存在的前提,是以國家主權者的意志一元政治決斷為前提,主權者的意志決斷作為政治狀態—日常法治的規範狀態與例外狀態—創造者,且為例外狀態決斷者的主體,此一元性也將導致「國際」秩序的多元主義。

政治界線若消失則將產生空洞(void),而這將會形成由其他極右認同形式的群體所取代,例如族群、民族、宗教性質的鬥爭,而這將會是反民主的,於是對手回歸到政治場域中的敵人,必須被鬥爭,物理性的消滅。欲避免這個後果,則必須承認政治的本質,而非否認。如同哈伯馬斯所設定的理性溝通規則,認為衝突終究都能解決,對於多元民主並非解決方案,卻是陷阱。

並且,施密特所批判者為自由主義卻非民主主義,區別自由與民主是重要的,自由主義是認為個人在進入社群前就具有自身的權益而獨存,然而這卻只是「個人主義」與「政治自由主義」於19世紀偶然的結合而已,個人於此等思想中是被理論化唯獨存於社會的單子,是無羈絆的,但這種抽象式樣的個人卻預設了個人的本質,此種理性主義的思維對於說明多元主義的民主是無力的,理性主義對自由主義的將民主的不確定性給否決,而將特殊當作普遍,而這正為極權主義的特質。(自由主義所認定的政治團體也具有共同的目標,而這目標不過是增進自我利益的工具性質)

「如查爾斯·泰勒正確地指出的:『所有形式的原子主義都有一個基本的錯誤,就是它未能考慮到:自由的個人(連同他自己的目標和渴望——它們的正當回報,正是它所想要保護的——)是(在多大程度上)只能存在於一種特定的文民之中的;要經歷多麼長久的發展、法治的長久發展、平等尊重的長久發展、文化的長久發展——才能產生出現代的『個人』。』」

本質主義的問題也出現在社群主義的思想中,社群被以共善的觀念理解,而倫理與政治也沒有區分,然而這同樣也是以偏概全地對於民主的多元性質忽視,反過來說,現代多元民主的特質之一即為:「共產」概念的不存在。然而,社群主義中強調人被鑲嵌(embedded)於群體中的性質,即身分認同萌發於同一語言、意義與實踐的社群—接受某種公民交往的規則(公共性, respublica),規定追求自我滿足與行動的行為規範,則是慕孚建構多元民主中的主體的重要脈絡,而這些規則認同將會創造出共同的政治身分,由此認同所創造的繫帶,對於公共的關懷,因此是動態的,而動態性,而這也是多元民主社會主體存在的樣態。

勒芙(Claus Lefort) 指出的現代性為權力空位(empty place),權力、知識、法律都暴露在徹底不確定性中,權力消失於國王形體及其超驗權威後缺席,終極合法性來源消失,社會不再是一致性的,最後正當性不再可能即為社會現代性的特質。如同拉岡(Jacques-Marie-Émile Lacan)指出主體地位極為空缺地位(place of the lack),慕孚所提出的激進民主方案排斥無差異人類本質」的抽象普遍主義,也拒絕社群主義式的共善,特殊、多元、異質的特性是人作為主體應被承認的—而這些是被抽象人(Man)所去除的,所謂的主體是指:

「我們就可以將社會行動者理解為:它是由「主體位置」的總和所構成的(這些位置永遠無法被固定在一個封閉的差異系統裡),它是由各種分歧的論述所建構的〔這些論述之間沒有必然關係,而只有多元決定( overdetermination )與置換( displacement )的不斷運動〕。這樣的多元且矛盾的主體之身分「認同」,因而永遠是偶然的且不穩定的,只是暫時固定於那些主體位置的交會點上,並且有賴於特定形式的認同過程」

此種不對既存體系提供終極證成並非相對主義、虛無主義式第對所有觀點作相同評價,相對的,民主的不定性透過這樣的進路動搖了原先固定的公私邊界,使其成為被建構的且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無止盡的對抗所產生的張力,將是維持民主社會的動能,而在其中所交織出的各種詮釋,也將創造出各式各樣繁茂的主體圖像,這並非我們應該擔憂的,卻是我們應該維護的,

「正是同一邏輯和差異邏輯這兩者間存在著的緊張,界定了多元民主的本質,並使它成為一種特別適合於現代政治裡那種「不可決定」( undecidable )的性格的政府形式。我們絕不應哀嘆這種緊張,而是要感謝它,把它看成是要去捍衛的,而非要去消滅的東西。這種緊張,也表現為我們「個人認同」和「公民認同」之間的緊張,或是「自由原則」和「平等原則」之間的緊張。事實上,正是這種緊張,構成了最好的保證,使得現代民主方案能夠存活下來,並且能讓多元主義進駐。想去消滅這種緊張,只會導致「政治性」的消亡和民主的瓦解。」

承認差異、承認多元、承認政治,並且擁抱不定性,是多元民主社會存在,所必須要有的立場。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2會員
386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791 「永遠,我永遠也忘不了這個夜晚,集中營的初夜讓我的一生變成漫漫長夜,並且重重鎖上。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些煙霧。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些小孩的臉龐,他們的身體在靜謐的藍空下變成一縷青煙。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387 社會契約論是理解當代政治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而這所特指的正是盧梭(J. J. Rousseau)的著作《社會契約論》。他對於霍布斯的萬人對萬人戰爭(bellum omnium contra om
阿Q,阿Q,是所有使用中文的人都知道的一個人,他並不只是虛構小說的角色,而總是在我們身邊,因為這是中華文化的產物:中華國人。而使用「正傳」為名,可是也有來頭的,畢竟列傳、自傳、內轉、外傳、別傳...等等,都不符其實,所以魯迅用了「本傳」之體,但因自承風格卑下是「引車賣漿者流」,故而不予僭稱。那
因為反送中運動的抓捕中才知道鄧小樺,而總是被書名以及設計的我也就無懸念地買了這本書,而我慶幸地是因為這本書作為墊腳石,讓我認識到更多的香港作家,而雖然這本書在不到中間就以開始進行對書展的論說(雖然前言都有說,但我都直接買了才看前言),所以說沒有些氣餒是騙人的,然而這仍無礙於前些篇章中對「書」這
「我剛才提到了靈感。被問及何謂靈感或是否真有靈感之時,當代詩人會含糊其辭。這並非他們未曾感受過此一內在激力之喜悅,而是你很難向別人解說某件你自己都不明白的事物。 好幾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我也躲閃規避。不過我的答覆是:大體而言,靈感不是詩人或藝術家的專屬特權;現在、過去和以後,靈感總會去造訪某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721 向上!我們怎麼知道「上」是指哪裡呢?因為我們是立體國的人,我們是在一個有三個維度的空間生活。但是對於平面國的人來說「向上」他們不知道哪裡是「上」,反而會以為是要「往北」,這就是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791 「永遠,我永遠也忘不了這個夜晚,集中營的初夜讓我的一生變成漫漫長夜,並且重重鎖上。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些煙霧。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些小孩的臉龐,他們的身體在靜謐的藍空下變成一縷青煙。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387 社會契約論是理解當代政治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而這所特指的正是盧梭(J. J. Rousseau)的著作《社會契約論》。他對於霍布斯的萬人對萬人戰爭(bellum omnium contra om
阿Q,阿Q,是所有使用中文的人都知道的一個人,他並不只是虛構小說的角色,而總是在我們身邊,因為這是中華文化的產物:中華國人。而使用「正傳」為名,可是也有來頭的,畢竟列傳、自傳、內轉、外傳、別傳...等等,都不符其實,所以魯迅用了「本傳」之體,但因自承風格卑下是「引車賣漿者流」,故而不予僭稱。那
因為反送中運動的抓捕中才知道鄧小樺,而總是被書名以及設計的我也就無懸念地買了這本書,而我慶幸地是因為這本書作為墊腳石,讓我認識到更多的香港作家,而雖然這本書在不到中間就以開始進行對書展的論說(雖然前言都有說,但我都直接買了才看前言),所以說沒有些氣餒是騙人的,然而這仍無礙於前些篇章中對「書」這
「我剛才提到了靈感。被問及何謂靈感或是否真有靈感之時,當代詩人會含糊其辭。這並非他們未曾感受過此一內在激力之喜悅,而是你很難向別人解說某件你自己都不明白的事物。 好幾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我也躲閃規避。不過我的答覆是:大體而言,靈感不是詩人或藝術家的專屬特權;現在、過去和以後,靈感總會去造訪某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721 向上!我們怎麼知道「上」是指哪裡呢?因為我們是立體國的人,我們是在一個有三個維度的空間生活。但是對於平面國的人來說「向上」他們不知道哪裡是「上」,反而會以為是要「往北」,這就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媒體環境已經演變。媒體不再追求中立,積極追求分化,偏好特定意識形態。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探討了新的政治化並非真正的政治參與,而更像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當代媒體環境的運作模式和媒體的政治化演變。
Thumbnail
從共產陣營垮台後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到川普上台、槍械、種族、性別等左右派分裂急劇加速的《身份政治》,再到這本《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政治學者福山以著作提出他對現實的解釋與思考。 在本書裡,他對美國「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政治體制及原則面臨的威脅,表達了高度的擔憂。因此,本書率先重申自由主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14.〈政治的弔詭〉   政治在人類存在扮演何種角色?權力之於歷史是何種關係?呂格爾認為,權力可以說沒有歷史,權力的歷史重複其自身、標誌時代;權力的歷史即是政權不斷更迭的歷史。國家由人組成,同樣有善有惡,善的部分即國家政治的理想與目的,其目的應連結於哲學本身的根本意圖、連結於善與幸福,
Thumbnail
不論你是傳統藍綠支持者,是柯粉或柯黑,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政治確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未來這幾年,白色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該怎麼瞭解白色力量的崛起?為何年輕人拒絕藍綠?厭惡建制不是台灣特產,或許是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們可以從水島治郎的《民粹時代》一書的考察裡,進行深入的思考。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現代媒體環境已經演變。媒體不再追求中立,積極追求分化,偏好特定意識形態。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探討了新的政治化並非真正的政治參與,而更像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當代媒體環境的運作模式和媒體的政治化演變。
Thumbnail
從共產陣營垮台後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到川普上台、槍械、種族、性別等左右派分裂急劇加速的《身份政治》,再到這本《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政治學者福山以著作提出他對現實的解釋與思考。 在本書裡,他對美國「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政治體制及原則面臨的威脅,表達了高度的擔憂。因此,本書率先重申自由主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14.〈政治的弔詭〉   政治在人類存在扮演何種角色?權力之於歷史是何種關係?呂格爾認為,權力可以說沒有歷史,權力的歷史重複其自身、標誌時代;權力的歷史即是政權不斷更迭的歷史。國家由人組成,同樣有善有惡,善的部分即國家政治的理想與目的,其目的應連結於哲學本身的根本意圖、連結於善與幸福,
Thumbnail
不論你是傳統藍綠支持者,是柯粉或柯黑,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政治確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未來這幾年,白色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該怎麼瞭解白色力量的崛起?為何年輕人拒絕藍綠?厭惡建制不是台灣特產,或許是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們可以從水島治郎的《民粹時代》一書的考察裡,進行深入的思考。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