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0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籍推薦|心理韌性:顛覆起跑點迷思,教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

  • 書名:心理韌性:顛覆起跑點迷思,教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
  • 作者:陳品皓
  • 出版社:親子天下
  • 陳揚的小小介紹:     心理韌性就是心理學的堅韌性(Resilience),這一詞的字根是來自於拉丁文「resilire」,意旨回彈或重新回復之意,也是泛指人或物體具有彈性、韌性或抗壓性,即便受外在擠壓仍能迅速恢復的一種力量或特質(Oxford disctionary, 2019)。堅韌力就像是一個人內在的彈簧,它可以承接外在的壓力,也可以讓它彈回(恢復)個人原本的樣子。     本書作者用了「贏在起跑點」的例子做了開頭的引導,很常我們都會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但其實真正的關鍵不是在於開頭能跑多快,而是能跑多久,跟我們耳熟能詳的龜兔賽跑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嘗試用很簡單的概念讓我們知道,一個人可以「持續的跑」內在的心理機制與素質有哪些。心理起跑點優勢的核心包含「自信」與「安全感」,而「自信」又包含「自我效能」及「自我價值」。作者提供這樣的架構讓我們很簡單的理解孩子內在運作的心理模式應是如何,幫助我們可以協助孩子,繼續在人生的這條路上長跑。     本書提供了許多心理學理論、實際例子、反思問題及操作方法,幫助我們教養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是個簡單易懂的好書。
重點句子與評析
心理韌性不僅是從逆境中復原,真正更重要的是,他具備了一種心理素質,能幫助他從適度的傷害、錯誤、挑戰、壓力或挫折中「獲益」。也就是說,心理韌性不僅能讓一個人在逆境中復原,同時也在這些經歷中帶來進化與成長的契機。(P.48)
心理韌性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就在於此,它並不是挫折容忍力而已,更是一個在挫折中成長的能力,在這多變的社會環境當中,這是一個生存很重要的能力之一。
不少大人看到孩子因為失敗而低落難過時,可能會忍不住說:「你不夠努力,所以沒資格難過。」「我早就跟你說了,你現在弄這什麼東西,還好意思哭!」「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類的話語。「不努力,所以沒資格難過」這邏輯乍聽似乎有道理,但事實上根本不通。(P.138)
任何人不管有沒有努力,遭遇挫折都會難過。這種難過跟努力無關,而是因為在乎事情的成敗與評論,是這份在乎的念頭帶來失落與難過,而「努力」是孩子不想再次挫敗而做出的補償。所以「會難過」反映出孩子的在乎,「不想再難過」帶出下一次改進的機會。可惜的是,我們很容易忽略這些情緒所帶來的力量。(P.140)
這是我們大人很常會做的事,或許你也會對你身旁的伴侶跟家人說類似的話語。可能是因為我們本來就身處在一個「厭敗」的文化之中,那些失敗與挫折,為了要找理由與怪罪的人,就會怪罪到當事人身上,肯定是那個人不夠努力,所以才會造成失敗的結果。然而這個人身上的挫折、難受又有可能會引發你自己的焦慮感(對於失敗的焦慮),所以才會急於把這些感受撇的一乾二淨。這也就是我們常在實務現場上聽到憂鬱症案主對我們說:「每個人都希望我好起來。」我們的社會文化很難讓我們一直處於低潮、失敗的狀態,因此會排斥這些感受。但其實他們是一群最不需要聽這些話的人(他們腦內就會不斷地這樣責備自己)。同理,孩子失敗時,我相信內在的負向感受,已讓他們足夠難受,他們需要的是陪伴與引導,而非責備。
國內外已有非常多的研究一致指出,不管是兒童、青少年還是成年人,人際關係的品質與好壞,往往是決定心理韌性強度的重要關鍵之一,但人際關係往往也是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常以為,心理韌性應該是孩子本身的特質,忘記它也受很多外在條件的影響。(P.167)
過去,我們對孩子人際關係的重點會放在朋友多不多、功課好不好、質與量夠不夠;現在,我們知道關鍵在於彼此連結的品質。(P.189)
「人際關係」其實是心理健康很重要的一環,但在功利主義的社會文化下,是我們很少重視的一塊。作者提醒了我們需要更去關注孩子們的交友品質,朋友的相互鼓勵是增加個體自信心很重要的元素之一,這也會帶來心理韌性的提升。
最理想的狀態是,孩子不僅能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能重視自己的需求,不會因為貢獻自己而失去自我。要培養這樣的態度,其實須要家長對孩子肯定,鼓勵孩子坦誠說出自己的需求,並且支持他的表達,讓孩子理解到,他不須要為自己表達需求而感到羞愧或為難。(P.193)
有時我們看到孩子扭扭捏捏、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會感到很不耐煩;這時請別忘記,孩子也須要克服心中的擔憂,才可能說出自己的需求。因此,家長不妨將步調放慢一點,給孩子一點時間醞釀、準備,我們只要清楚自己的原則,維持可以接受的界線就好。(P.194)
我在實務現場很常強調,「親子關係」是所有教育的基石。當你提供了開放、友善的一份親子關係,孩子就能在這樣涵容的關係下,長出屬於自己的形狀。這就像我們看許多園藝造景處理樹木的過程一樣,我們當然可以嘗試把樹枝掰彎,長成我們期待的樣子,但那確實不自然、不真實,這並不代表這棵樹存活不下來,但代表這棵樹要變成原本自己的樣子,就會著實地困難。越是僵硬的長大,內在的彈性便會越小,也就失去發展堅韌性的機會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陳揚 諮商心理師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