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的話題爆紅。 其中一個導火線是公視的劇場 “你的孩子不是妳的孩子”。說實在,剛好看到第四集的孔雀,並不是看很有懂。因為加了許多魔幻的元素,諸如孔雀可以講話、可以交換能力。也許導演不想太鉅細靡遺地說明在我們求學過程中,究竟有那些難關跟遺憾。也許我最近看太多兒童卡通以至於對於抽象思考的能力衰退許多。但看著幕後花絮中導演略帶哽咽地說著自己為什麼要選這樣的主題拍攝。還是有不少莫名的觸動。
[1] 又有鑑於朋友貼了大陸節目的片段,小女孩跟媽媽的吐槽,媽媽的回應方式,其實都顯現出親子在溝通方面的無力。女孩希望爸媽不要用激將法、不要對比自己跟學霸閨蜜的成績,肯定自己的努力。媽媽則認為即便對於孩子的讚美或肯定或許有所忽略,但自己的出發是期勉孩子建立良好習慣與方法、甚至調整心態知道人外有人,而且自己的期勉其實都是孩子能力範圍內可以做到的。
[2]
豪哥提到成人班的學生期望可以和小孩順利溝通,關於這樣的主題可以簡短說明如下:
大部分人認為成功的溝通在於「聽懂」對方所說的話,但其實「聽懂」的概念並不那麼簡單,至少有「兩種」層次的「聽懂」。聽懂的第一層是「理解」對方話語的內容,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怎麼一回事,在腦中畫出圖像來,我不反對這是聽懂,但大部分人認為這就是聽懂全部。
「聽懂」的第二個層次是被對方的話語所「影響」。舉例,如果我對一個人說「外面快下雨了」,我不只希望他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而已,可能還希望他帶一把雨傘出門,或乾脆別出門。再設想,如果你跟某個人說「那杯是毒藥」。對方聽完後,說我完全懂你的意思,而且我也不想死,接著一口氣把那杯灌了下去,你一定會懷疑他到底有沒有聽懂你說的話?
我們希望我們的話能「影響」聽話者的行動,而不是對方永遠說我知道你說什麼,我確實理解了,但行動上又是另一回事。這是「聽懂」的第二個層面。
當然,每個人都是在當了爸媽之後才開始學習當爸媽。了不起自己的兄弟姊妹有小孩的話,提早重新感受小孩成長的過程。但大多數的情況是連自己都顧不來了,何況管他人小孩的成長教育。我的外甥跟我差13歲,從他出生到長大,其實沒有太多可以一起的互動。 另一方面,現代父母悲哀的地方在於,聯繫的管道比以前更頻繁密集,互相影響的力量也更大。我們以為在追求的是自由化,卻說不定反而變得制式化。比方說,TED的演講被批評為更流於形式,像是一場表演而沒有多少的思想價值。迪士尼收購福斯20世紀之後,對於拍片內容也會產生干涉。人作為一個群體生活的動物,難免不自覺想吃跟人家一樣的東西、做跟人家一樣的事,尤其當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 不知如何是好,其實是一個很常發生的狀態。人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有自己的困難要面對,能夠決定如何行動的,也只有自己。然而,作為平凡的人,我們無法完全把握行動的後果。所能依靠的,或許是同儕、或許信仰,或許只有足夠強大自信、願意對行為的結果承受完全責任的人,才有足夠的勇氣不倚賴其他就能前進。
親愛的孩子,將來當你越讀到這篇的時候,應該已經不記得我們昨天玩的讚美人的遊戲。跟你玩這個遊戲,其實是想提醒你也提醒自己該怎麼多讚美而少一點尖銳的批評。由於親子位階的不平等,與其說不知道自己無法掌控你的人生,倒不如說我更恐懼因為自己讓你走向失敗或負面的人生。 人的生命力很強大,卻也不見得有想像中的強大。很多時候,不經意的意外就是會造成一生無法復原的傷害。我們也很難拿捏 “保護”跟 “掌控”之間的分寸,又該如何定義好與壞?說謊不好,但寫小說可能需要強大的說謊能力。信仰是好,但又如何分辨你遇到的是神給的考驗還是祝福。小時候,你眼中甚麼都知道要怎麼做的大人,很可能只是把自己的不安隱藏得比較深而已。 溝通這件事很難,困難的點在於我們可能很難從語言文字表面的意思讀懂說話者所想要表達的真正情緒。教育這件事情很難,因為當人生只有一次,我們不能完全卻肯定甚麼樣的經歷,對你才是好的。可是我相信,當我們還能提醒彼此有愛,在互相摩擦跟咆嘯的過程哩,還能找到包容理解與尊重的可能。
你是我的孩子,我是你的老子,forever!
2018.8.15